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与您为伍 > 第六十六回 ?此非当务之急
    

    说来也巧,师父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没打算直接去找君六了。

    天亮之后,我坐在客栈大堂,等师父和君十三下来,我们一起去闹宴席。君十三是早早起来了,可是师父很反常,日上三竿了还没有动静。

    我去师父房里一看,得了,这老头子还睡着呢。也不怪他,这么多天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生觉,昨天还累成那样了。要是放到二十年以后,我估计也是那样,不会这么快就恢复过来。

    那个小二的手艺真是不敢恭维,浪费了二厨切配好的那些菜。我问掌柜能不能我自己动手做饭,掌柜的也答应了,只是说,做出来的东西,要是吃出了问题,和他们店无关。

    我又不是没做过饭,还能弄个半生不熟菜,玩儿命的拉肚子?

    可我真去了厨房以后,还真觉得有可能。菜不新鲜,起码放了有两天了,有的肉都变质了,瘦肉都发白,进而发黄了。

    我看小米还保存的不错,没生虫子,没变色。就只能煮一锅小米粥了,怎么都比饿着强。小米刚下锅,掌柜的不放心又过来看看。说是豫州人早上吃别的东西,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的美味。

    那我就不服了,有本事他来做啊,一问,他就不说话了。那我还是自己熬粥吧,一句话没激出来掌柜的好胜心,吃不着掌柜说的胡辣汤了。

    客栈的后厨,跟家里的后厨可不太一样。我寻思说做几个配小米粥的小菜什么的,翻来翻去,也不知道做什么好,就炒个鸡蛋吧。

    鸡蛋也是个不争气的东西,这么容易保存的东西,怎么还臭了。没辙,就放了点红糖,别的玩意儿实在是没什么能用的了。

    吃饱了肚子……其实没怎么吃饱,粥这种东西吧,对别人来说能不能饱我不知道,对我来说,饱得快,饿的也快。跟师父在姑苏城待了几年,苏式汤面我可没少吃,就算之后离开了那里,我也钟爱面食,那个才是我认为早餐的首选。

    这都是小事,去给君六找点乐子是大事。

    我可不愿意为了混进宴席而剃头发,扮不了和尚扮伙夫嘛,君十三就让她扮成……嗯……扮成什么好呢……伙夫吧,油烟太重,她不喜欢……挑夫吧,还得干活……那就让她扮歌女?不行不行,她要知道我存着这个心思,我得让她活活打死。

    那就让在外面接应我吧。

    要说这个知县吧,跟客栈掌柜说得差不多,还算是比较能照顾百姓的。

    寒冬腊月,厨房里面热得待不住人,好几个灶台一起开工。可还是盛不下这么多的厨子,知县就派人在厨房门口又垒了几个简易的灶台,还添了几块砧板。外面和里面,那可是冰火两重天。担心这帮厨子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的,愣是搭了一个木板房。一点儿寒风都透不进来,灶火正好足够取暖。

    这让我对这个县官的好感,增加不少。

    从古到今,阶级都划分明确,正是常听到的“士农工商”,士处在最顶尖的地位。又有“学而优则仕”这样的话,仕是所有读书人的终极理想。“士”和“仕”是有不小的差别的,不过放在这里,几乎可以同等视之。

    这意味着,取仕之后,进入了朝廷,就不能再用百姓的要求来要求他们了。作为父母官,这些人真就跟父母似的。要不就是像那些糟糕的父母那样,只想着从孩子身上攫取利益,要不就是像不了解孩子的父母那样,时常产生误会和矛盾,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只有极少的一部分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再用成年人的眼光去判断对错,给出合适的建议和指导。

    这位知县,就是少有的这种,真正可以说是爱民如子的地方官。

    在假装和那些厨子闲聊的时候,他们都说自己是自愿来的,甚至是报名来的。知县大人体察民情,惩罚奸商,为这些个苦命的人谋福利。县城的治安也是极好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都因为知县在处理完公务的闲暇时间,经常亲自带着衙役捕快巡街。

    还制定了仅限于县城内的举报制度。

    为富不仁也好,为虎作伥也罢,凡是让黎民百姓敢怒不敢言的,都可以写匿名信,投到知县专门设置的邮筒里。知县会派人一一核实,还不知派一批人,有明察,有暗访,必须得有一个能够服众的结果。

    按理说,治下太平,升迁是迟早的事。可是就因为知县大人刚正不阿,得罪了上头,一直得不到提拔和重用。

    对于本地百姓来说,当然是好事了。可是,对于知县本人来说,如此辛苦的工作,还得不到重视,换了是谁都不能接受。

    从这帮厨子的话中,我觉得这知县并不那么在意升官发财的事情,并不那么在意被提拔。不过不被重视,却让他经长黯然神伤。因此,他更加拼命的为百姓谋福祉,起码得对得起这些百姓。

    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些百姓也不是无情无义的人,个个感恩戴德。

    这样清正廉洁、处事公道的知县,怎么还跟君六扯上关系了呢?还是得亲眼见到才能证实。

    厨子不是跑堂,出不了厨房的门。我就佯装身体不适,他们赶紧让我休息,给我找了一个稍微安静一点的房间。

    等他们走了之后,我立马一个鲤鱼打挺,生龙活虎的,没有半点刚才那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得罪了!”

    “你是!”

    打晕了一个官差,扒了他的衣服,给他拖到了我刚才休息的房间,从里面把房门锁上,我再从窗户翻出去。

    爱民如子的知县,手底下的也是体恤民情的官差啊。这个天气,放在外面不管,说不定就冻死了,我只好如此了。多费了点时间,也就这样吧。

    还好我之前有过易容的经验,再换张脸,我就不信他们认得出来是我。

    端起两盘菜,从厨房,顺着走廊,穿过重重卫士把守,来到县衙前。这还真是一个清水衙门啊,有的那些装饰,明显是才准备好,挂上去的,跟斑驳的梁柱,差别明显,让人不得不看得出来。

    县衙地方不大,与其在憋屈的房间里面,不如就像这样在院子里。中间点起了几堆篝火,为这些和尚取暖。

    上菜的时候,我顺带瞅了一眼知县,怎么说呢,有点眼熟,一时之间又认不出来。

    这帮子和尚,果然是不太一样。有的衣着朴素,衣服上都是补丁,有的肥头大耳,衣服脑满肠肥的样子。反正是形态各异,就像是罗汉堂当中供奉的五百罗汉一样。

    坐在知县身边的,是熟悉的白马寺僧人的衣衫,那个人我却没有见过,一点印象都没有。

    运足耳力,能听清知县和白马寺和尚的对话。两个人看动作、神态和表情都是无比亲昵的样子,说的话可不是那样。

    知县说的是,宁死都不会让白马寺做大。和尚说的是,有本事就来抢。

    这个知县倒是有意思,我得会一会他。

    问问别的官差,那人说宴席是按照三日三夜准备的,晚上也会派人值守,时刻准备为所有的和尚准备吃食。嘿,这得花多少钱啊,敢情这个知县跟我之前听说的不一样啊。那官差又小声跟我说,每个厨子都按照原来的价钱请过来的,宴席的材料也是知县派专人准备的,至于这些钱,并不是知县私用了公款,而是把这些年省下来的俸禄都拿出来了。

    嗯……这个知县的日子也不好过啊,未免苦了一些。

    和尚们都有各自的修行,不会待到太晚。知县也没有留太长时间,白马寺那个和尚走了之后,知县也回去休息了。

    我在窗外的走廊上,循着呼吸,找到了知县。

    他还没有睡,还在处理公务。也是,白天的时间都用来陪那些和尚了,正事儿可不得耽误嘛。

    “知县大人,小民有事,要跟您商量。”

    “这位大侠,请进。”

    有意思,倒是洒脱,没有一点惊慌的样子。

    我推门进去,坐在知县对面的凳子上。

    “不知道知县大人,和白马寺有什么瓜葛。”

    “这位大侠,这是在下的私事,还请不要过问。”

    “那我偏要问呢?”

    “那就手上见真章吧。”

    “哟?还会武功?”

    知县从桌子底下抽出一把剑,就要跟我比划比划。

    “慢着!”

    “怎么?怕了?”

    “你这剑是哪儿来的!”

    “剑?与你何干!”

    “快说!不说你就得死!”

    “哼,我会怕死?未免太小看我了。”

    “那就送你去见我师弟吧!”

    “师弟?”

    “我要为我师弟报仇!”

    “等等,是师兄吗?我是胜行,徐胜行啊!”

    “胜行?你弟弟叫什么?”

    “师兄……我弟弟叫治行,现在在兵部任职。我们原籍姑苏,住在姑苏城外,太湖边,木渎镇……”

    果然是胜行,得有十多年没见过了吧,没想到现在都是正七品的官了。

    胜行神色一正,拉回了正题。

    “师兄,你没死啊。”

    “废话,我不在你面前坐着呢么。我要是鬼,进得来公堂吗?”

    “这倒也是……”

    “什么叫‘这倒也是’,白马寺那个是怎么回事啊,仔细说说吧。”

    胜行把他知道的都告诉了我。

    就因为君六,我骂白马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还一次比一次恶毒。胜行的话一说完,我突然还有点不好意思了。

    “白马寺和白马寺,不是同一个白马寺”,这是胜行的原话。我们见到的白马寺,并不是那个禅宗祖庭,只是有那个空壳子罢了。真正的白马寺的僧人,其实早就被打杀,要不就是被赶走了。我说怎么上次去见君六的时候,没有见到弘舟他们。

    我问胜行,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胜行告诉我说,从一百年前开始的,每一段时间,就会莫名其妙消失一个人。僧人是出家人,可不是石头成精,也有家人。失踪僧人的家人,没等到如期而至的信件,就去寻人。

    去烧香拜佛的信众有很多,不方便在那个时候动手,白马寺就声称那些人是下山去布道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就是有那个楞的,就在山下等着,实在等不来,就来报官了。

    胜行接任知县的时候,也接手了这个烂摊子。他多少知道“天”的事情,也听说了我在江湖当中的事迹,正好可以名正言顺的调查。

    主要的线索有五条。

    第一,就是刚刚说的,白马寺的真相。胜行找到了一些隐藏在山中的真正的白马寺的僧人,消息是从他们那儿来的,他们也是因为知道了真相,才得以逃过一劫。

    第二,白马寺的住持,确实就是历代的君六,只不过,原来的君六,只负责掌管执法队,惩戒“天”的门人。从前几代的君六开始,私心起来了,才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第三,私军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调查的还不完整,只知道白马寺地下有一个庞大的地宫,绝大部分私军都在里面。这件事已经上报给朝廷,但是不知道被谁给压下来了,应该是君六在朝廷有同谋,地位还不低。

    第四,白马寺要做的这场法会,是要甄别那些大德高僧之中,哪些可以为他们所用。至于为什么要找和尚,不是很清楚。胜行知道了,就不能坐视不理,这场宴席,就是为了提前截住这些和尚,留下尽量多的人,让他们不为君六所用。

    第五,君六是个代号,谁都可以叫君六。

    我还没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两道气息破空而来,是师父和君十三。

    话还没说上半句,师父就要动手。胜行哪里接得住这一下子啊,只能我来挡。师父还真是收放自如,直接收手了。

    “肆行,你这是忘了张果的仇了吗!”

    “师父,这是胜行啊。”

    “胜行?胜行!”

    胜行眼含热泪:“师父!”

    师父怕是年纪大了,容易陷入过去的回忆中。拉着胜行就要出去找地方喝酒,可师父忘了我们没见徐氏兄弟已经有差不多十年了,也没人教他武功。更何况胜行在这些年中,通过科举,被派了一个知县的官职,哪还有那么多时间和心思修炼武功。

    胜行就被扯得四肢乱挥,在空中无法保持平衡。飞跃无数个屋檐,落在我们入住的客栈之后,胜行愣是吐了半天才缓过劲儿来。

    也是见到了师父,太过激动,胜行才不管身体不适,陪着我们一块儿饮酒。

    “客官,本店打烊了……哟,是您几位啊,里面请里面请。”

    “酒菜……算了,你拿酒来吧。饭菜我自己做。”

    “好嘞,嗯?知县大人在上,受小人一拜。”

    小二本来睡眼惺忪的,看我们是住客,才开门放我们进来。看见胜行,一个激灵,就醒彻底了。

    我是真的打心眼儿里觉得高兴,胜行能够受百姓爱戴,尊重成这样,我作为师兄,也感觉与有荣焉。

    而且还省了我的劲儿。我本来还寻思将就着炒点什么下酒,小二从柜台底下,拿出一个酒坛。里面藏着小二私藏的小咸菜,拿出来给我们分享。

    胜行不太好意思,但也抵不住小二的热情,就只好收下了。掰扯了半天,小二才勉强收下了胜行的钱。

    “来来来,胜行,一定要和师父多喝几杯。”

    “嗯……好,今日不醉不归。”

    胜行早就派衙役官差看管住了白马寺的人,也不怕他们晚上行事,见到师父高兴,多喝两杯也无妨。

    才喝了没几杯,胜行就感觉不胜酒力,脸色涨红。

    “行了行了,别喝了别喝了。”

    “这才哪儿到哪儿,继续继续。”

    胜行这几杯酒下肚,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了,活泼多了。

    “你看你那脸,我给你把把脉。你是不是肝不好啊。”

    “师兄,别被这个脸给骗了。想当初,我在翰林院……不对,是那个内阁,就在那儿等待分配的时候,就靠着喝酒容易脸红的毛病,骗过了不少人。那帮老东西想灌我酒,一看我脸色变了就开始得意,灌酒灌得更勤了。他们以为我不行了,才不是呢。这帮老小子就在毫无防备的时候,被我一把拿下。唉,真可惜,赌的是七品官,要是知道他们那么废物,我就赌五品官了。”

    “你这官是赌来的啊。”

    “要不然呢,朱祁镇这个玩意儿真不是东西,手底下一堆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人,我们这些真的心中有大抱负的,反而不受重用。别人靠买,我靠赌,都差不多脏。”

    “那我回去给他警告一下?”

    “那倒是不用,唉,我算是认清了,能保住一个地方就不容易了。谁知道我要是有一天位高权重了,是不是也会变成那样。”

    “对了,你说的那句‘君六是个代号,谁都可以叫君六’是什么意思。”

    “哦,对,没说完呢,那个君六啊。”

    砰的一声,大门被踹开,一队锦衣卫闯了进来,对着胜行,展出一张密令。

    “嫌犯徐胜行,违反《大明律》,自己走还是我们带你走?”

    “师父和师兄在这儿呢,有本事你们就把我带走。”

    “呵,你小子学会狐假虎威了。”

    “嘿嘿,师兄,给个面子呗。”

    “好,那我就给你个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