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九州万灵记 >第七回 哭孤山寺
    想到自己要被吃,乩月又吓得哇哇大哭。

    武思议也哭道,“呜呜,哭什么,你只知道哭,哭有用吗?”

    “我......我们也要被吃了!”群童听见两人哭,一个比一个哭得厉害。

    唯独公输步没哭。

    乩月蓦地顿住,整个人僵硬,脸上一阵发呆。

    武思议吓了一跳,“呜呜......你......你怎么了?你怎么了?”

    乩月擤了擤鼻涕,又继续哭,“我鼻涕流进嘴里了!呜呜!”

    便在这时,山下火光骤起,刀剑相拼,群小童停止哭声,朝着山下细观。

    却见山寨中精光四射,血沫横飞,竟似有人在打斗,想来是那个道士。

    公输步叹口气,“我们死了也罢了,却要害得那个大师父一起送命。”

    武思议暂止哭声,打气道,“不不不,那个大师父,看来很是厉害,想来不久就能来救咱们。”

    乩月说道,“可是......可是这些山贼这么多,那个蛇......那个蛇又那么厉害,他一个人......一个人怎么打得过!”

    武思议本来想安慰自己,没想到乩月又说出泄气的话来,泪水更是止不住。

    不一会儿打斗即止,整个山寨突然死一般的寂。

    群小童一阵绝望,都心想那道士准被群山贼杀了。

    谁知刚过片刻,黑风四起,沙石狂卷,山巅小棚摇摇颤颤。

    乩月又大哭出声,“妖怪来啦!妖怪来啦!”

    黑风习习,火光缥缈,柱子摇摇欲坠。

    众孩童心里莫的一阵惊恐,皆吓得痛哭流涕,一阵挣扎。

    武思议虽然在众孩童中年龄最大,但她身形却是最瘦,气力又是最足,没想到一阵挣扎,小手竟从捆着的绳中挤弄而出,身子悠地钻了出来。

    武思议一得自由,当即绕到别的孩童身后替他们一一解开。

    片刻之间,便有数个孩童得到解救。

    那些得了自由的孩童本该去救同伴,谁知都仓皇而逃,哪里还顾及他人,唯独武思议孤身解困。

    不足盏茶功夫,群童均得自由。

    最后剩下公输步和乩月还捆在柱上,公输步对着武思议说道,“先救她!”

    武思议绕到乩月背后,替她解绳。

    谁知那绳子系的死紧,一时半会儿竟没解开。

    风越吹越大,眼见那怪物就要来了,武思议仍是找不着门路。

    乩月吓的更是哇哇大哭。

    这心里一急,武思议更是解不开。

    “刀刀刀!”公输步从旁提醒。

    武思议四下一搜,哪里有刀,急道,“你们......你们等着!我下去找刀......就......就来救你们!”扭头便向山下跑。

    乩月见她一走,哇哇大哭。

    山巅阴风肆肆,点燃的火把“噗”地一声便被吹灭了,除了山寨的火光,四周暗无天日。

    这时一道雷劈下,狂风更甚。

    只见远处山巅出现一个黑影,朝这边奔来。

    那怪物来了!

    武思议还未回来,乩月的脸早已吓白了,恐惧之中晕了过去。

    惊魂之际,公输步忽挣脱而出,连忙摇醒乩月,解开她的绳结。

    公输步心智沉稳,远过其他小童,武思议慌乱之中没解开的,他竟然解开了。

    却见那黑影并未冲他们而来,转而是冲下山去,追击先前四散奔逃的小童,所过之处,小童尽无。

    两童携手逃下山。

    跑了两步,公输步忽然止步,“不行,现在下山,正中那怪物,须得向山上跑。”于是又向山上跑。

    两小童攀得山来,山石嶙峋。

    每十步一枯木,百步一尸骨,道上偶遇乌鸦,呱呱而叫,端的是惊悚异常,肉跳心颤。

    但与先前那怪物比起来,好过太多。

    两童上山,果然未再遇大险,顺利深入山中。

    行了半个时辰,两童已是颇为疲惫,又一道惊雷闪过,面前出现一个狭窄的山口,道口有光,隐约是一座寺庙。

    两童逃入山口,直至寺庙前。

    寺庙破败不堪,内是残垣,外是断壁。

    不过,寺庙前的小道却打扫得干干净净。

    庙内点灯,香火以续,当是有人居住。

    这样的山竟然有寺庙,难以想象。

    两小童大喜,进得庙中,却见一个白须老僧披着落破袈裟,敲鱼念经。

    公输步有了在泽林中的教训,不敢贸然上前。

    白须老僧凝神念经,不闻身外之事,过了半个时辰,这才颂毕。

    他站起身,背对着他们,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若似月没有人了吗?竟派两个小孩子来对付老僧。”

    公输步听得云里雾里,不知其意,但他似乎早已觉察到了他俩。

    公输步回道,“大师父,我和妹妹逃难路过,能不能讨一碗饭?”

    白须老僧转身凝视于二童,“老僧既已居于哭孤山寺,便不愿再躲了,两位请显真身吧。”

    公输步听他说得好生奇怪,以为又是什么强盗匪人,不愿再与他言语,转身就走。

    白须老僧“哼”了一声,手持禅杖,当头打来。

    公输步惊魂失色,避无可避,一屁股坐倒在地。

    白须老僧的禅杖使到他眼前,忽然停住了,“你们为何不躲?”

    公输步吓得屁滚尿流,哪能言语,起身拽着乩月就跑出了寺庙。

    所幸白须老僧并未追出来。

    他想,父亲让他来哭孤山,是让他找一个依靠,不曾想山中所遇尽是匪寨怪物,还有一个恶毒和尚,二话不说就打!

    莫名其妙。

    二童离得寺庙远远的,找到一块巨石,栖身而上,只盼天亮那怪物一走,再行下山。

    天色已深,却无容身之所。

    哭孤山上,月黑风高,白石粼粼,二童彼此依偎,相护拥暖。

    又饿又困,何处是家?

    公输步体力不支,抱着乩月,昏昏欲睡。

    他想睡,乩月更想睡,但他不敢睡,他心知,只要一睡过去,二人可能就要与周身白石长眠了。

    “公输哥哥,快看,有仙女!”乩月忽然朝着一处山巅一指。

    乱石孤山,怎么可能有仙女?

    公输步以为她出现了幻觉,不以为然。

    “真的有仙女!”乩月搬过他的脑袋,又朝山巅一指。

    瞥眼间,白衣翩翩,六名女子从山巅飘下,果真是仙女。

    公输步精神蓦地一阵抖擞。

    什么样的仙女会出现在这样的地方?

    六名仙女翩然而下,并排而立,落在了哭孤山寺前。

    “阿弥陀佛,几位来得好生晚,老僧可等了好久。”白须老僧拄着禅杖,从寺庙中走出。

    公输步和乩月趴在巨石上,朝下而观,俯视着庙前一切。

    六名仙女各持长刀,没有说话。

    公输步此刻仔细一瞧,这些仙女头上长着白绒绒像兔子一样的耳朵,似仙又似妖怪。

    白须老僧在六名仙女之间扫视了一道,“你们的主子呢?”

    话音刚落,一阵风起,寒意突袭,月色落下,庙前一片银白。

    好似霜降。

    不对,是真的霜,扑在乱石上,扑在庙沿,扑在两童的手间。

    时值三月,怎会起霜?

    片刻间,又闻嗷呜叫声,夜晚凄凉,似狐又似狼。

    却发现有一个白衣飘飘的仙女立于山巅,那仙女的耳朵更长。

    她的背后是满月,她的黑影印在其上。

    “娥儿实在想不到,你竟躲在这个寸草不生的山上呢。”女人忽然开口,远远从山巅传来。

    她的声音比这山石还枯,比这月色还凉。

    白须老僧合十,“阿弥陀佛,惭愧惭愧,老僧隐居在此,竟然是为了苟且偷生。”

    他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山巅上的月影已经不见了。

    白须老僧垂头沮丧,叹了口气,“老僧日夜担忧,该来的还是来了。”

    只过了片刻,两童复又听到女人的话声,“可惜,娥儿寻了你二十年了,这才将你找到呢。”可她这次说话的时候,已经出现在了寺庙门口。

    话音一毕,女子朝着白须老僧走去。

    她每走一步,身上便有霜花飘落。

    远远一观,白璧无瑕,步生霜花。

    六名仙女已经够白了,可她一人比她们加起来还要白。

    她说她寻了白须老僧快二十年,那她多少岁了?

    可她的模样,她的声音,明明也就二十多岁。

    老僧将手中的禅杖在地上一震,“阿弥陀佛,既已如此,就请施主划清界限吧。”

    “夫君,我今日前来,不是来和你打架的,是要让你跟我回去的。”

    “阿弥陀佛,老僧法号竹定,不是你的夫君,施主莫要胡言。”

    “你就是我的夫君好嘛。”

    “老僧自决心于哭孤山寺出家,便已不是你的夫君。”

    对话忽止,一派寂静。

    两童一动不动,听着霜花女人和白须老僧的对话。

    霜花女痴痴地问道,“你们这些当和尚的真的好奇怪,把头发一剃,难道就不是同一个人了吗?难道你连自己是谁都不记得了吗?”

    “阿弥陀佛,一旦出家,便与前尘了断,断然不能再提了。”

    “好吧,既然你不记得了,那我就来告诉你,你真名叫公输齐,二十年前与我结下良缘,并且答应过我,要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