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娱美人 >第39章 营销
    钟忆甜攥紧了票,用深呼吸平息自己略微激动的心跳。她在心底里头告诉自己:不要这么没出息,不过是运气好,抢到了午夜场第一天的票,破天荒来熬夜看电影而已,上学的时候没有做过什么疯狂的追星举动,现在都工作了几年,要淡定,要成熟。

    然而刚刚平静下来一点,看到前后左右,那些带着各自喜欢的明星纪念品,还有少数聚集在一起喊口号玩的粉丝们,她还是觉得自己在干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被压抑了多年的年少轻狂在这一刻被点燃。傻就傻吧,失去理智就失去理智吧,青春就是要随性一些。

    找了一会,钟忆甜发现了一群人手里有李玉橙的海报,似乎和另外一堆有莫知惶应援物的团体发生了少许争执。她不由得会心一笑,在网上蹲过粉丝群的都知道,这两个大美人的拥趸特别复杂,有喜欢一个讨厌另外一个的,也有两个都喜欢得不行却不爱看他们在一起的,还有就要看两个人合作的,虽然经常合作去刷各种支持行动,私底下又天天掐成一团。

    本来还想过去打招呼,说不定能够在这个城市中认识一些新朋友。可是看到这种场景,她还是有点不太适应,等他们消停点吧。

    就在这些犹豫中,电影放映厅已经开始检票了。不管是来搞线下宣传的还是粉丝互掐的,都立刻停了下来。毕竟自己追的偶像才是正事,进场看偶像的新电影排在一切之前。

    钟忆甜抢票的运气不错,位置不是太偏,就是有点靠前。不过她也算有点经验,带了个小颈枕,至少抬头的时候不会觉得难受,就当做小时候看球幕电影吧。

    大城市的追星族一般都是正当年的年轻人,素质还是比较好的。经过了进场短暂的混乱,大家都对号入座,平静地等着电影开始。

    钟忆甜没有买什么零食,因为看电影会特别投入,不管是什么影片,中途吃东西都有点破坏情绪,喝水多了又容易上厕所。不过看着左右的人都在吃爆米花,她还是有点嘴馋,咳,回头散场了去吃宵夜去。

    没等她想好要吃哪一家,要控制吃多少免得变胖,灯光便昏暗了下来。

    合作的公司多,就代表了电影片头的广告数量多。有些日子没看电影的钟忆甜感觉被各路制片公司的广告又开了一次眼界,就是起伏巨大的音效是真的有点吵。

    约莫过了几分钟,正片才开始。开头字幕只是飘过了时间是1942年,接着就是古老的竖版报纸,让观众看到了头条新闻是汪伪的成立,然而再一闪,就是大幅的惨案照片——诸多新贵接连被害,从照片切入的镜头还非常有层次地拍了他们死亡之前的片段。

    钟忆甜看得很认真,发现了好几个没有出现在预告片的大牌演员都有出演被害人和凶手,多半是客串。从这几个电影片段就能看出实实在在的质感,确实是实力雄厚的大制作。不管自己喜欢的李玉橙和莫知惶有多少戏份,能够出演重要人物,已经非常好。

    剧情铺垫非常快,就是很少看这类有点烧脑影片的钟忆甜也大致明白了,新党和汪伪在搞暗杀,然后被察觉了潜伏者,对方要调查出来,顺便进行反杀。

    随着一条假消息被发出,漂亮得让电影画面亮了几个度的李玉橙,穿着制服摇曳生姿地出场了。这是一个非常流畅的长镜头,“顾晓梦”拿着电文递送给“李宁玉”破译,然后被送到了“金生火”手里,身边闪过了“吴志国”,接着就是穿着制服都难掩娇怯的“白小年”莫知惶转手,最后落点到了司令的办公室。

    关键人物依次露面,钟忆甜抱着胸口压制兴奋,李玉橙真的太美了,杠杠的大花瓶,尤其是和沐妄鼎交接的那个回眸一笑,真的是让人骨头都酥了。至于莫知惶,额,还是很帅气的,虽然有点娘娘腔,但是不会叫人恶心,反倒显得可爱,和“褚赢”判若两人,男神演技惊人啊。

    果然,五个人都被假情报的泄露案件,聚集到了一个孤岛般的城堡中,想来预告片中的那些场景,就发生在这里了。

    其实故事的套路有点像那些与世隔绝的破案故事,所有人都有嫌疑,但是凶手就在这里。比较懂刑侦片的人都开始推理思考到底谁是“鬼”,不同明星演员的粉丝则为自己偶像鼓劲,就连莫知惶的粉丝在经历过预告片的洗礼后,也都淡定了,发现“白小年”这个角色不仅重要,貌似在剧情中的表现还很有味道,他们竟然有些兴奋,曾经差不多是靠美貌出道的男神,出息了呀。

    只是不曾想,“白小年”第一个被淘汰出局了。也是从这里,剧情的残忍开始升级。大家慢慢不再聚焦在“破案”上,而是倭国人的无情虐待。怀疑了“白小年”,那就严刑拷问,问不出来那就逼着他的直属上司动手杀掉,可以说将他内心的希望都泯灭。

    钟忆甜没觉得自己感性,更不觉得“白小年”无辜,但看到他临死前的眼神,依旧潸然泪下。

    还不等观众的情绪缓和,“武田”对“李宁玉”的羞辱式审讯也开始了,同时,之前和“顾晓梦”争吵过的“吴志国”竟然强行闯入非礼她,一直到监听的人赶来才算是结束。

    自此,所有人的神经都绷紧了,原本还能保持克制的集体用餐场面被撕碎面纱,原本平稳的镜头变得微微晃动,又或者从狭缝中探出,让每个人都有些心神不宁。

    冤死了一个人,倭国人感觉被侮辱了智商,开始不耐烦了,高压气氛一点就着。终于,随着一根香烟出场,“顾晓梦”咬了“吴志国”,“李宁玉”又咬了“顾晓梦”,“吴志国”被刑讯到半死,“顾晓梦”被“武田”拷问。

    钟忆甜第一次看到李玉橙如此苍白寡淡的妆容。她还是很美,哪怕发丝散乱,唇色发干,就连皮肤也在亮光之下暴露了层层细纹,仿佛苍老了十岁,她的眼睛里面都是无尽火光。受尽酷刑后,家人被胁迫,她假装妥协,拼尽最后的力气只求速死。

    看到这里,钟忆甜也忍不住想问一句:值得吗?抛却优良的家境和挚爱的亲人,投身看不到头的黑暗,忍受烈火焚身的痛苦,死在无人的角落,她真的不会后悔吗?

    泪水模糊了眼睛,“顾晓梦”临死前的面容已经看不清。钟忆甜是有带纸巾的习惯,连忙拿出一包,擦去了眼角泪滴。

    后面的剧情还没有落定,假情报已经传出,“顾晓梦”这个鬼也被抓,那么埋伏的倭国军人还是能够斩获他们想要的。不过渐渐明朗的画面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天亮了,没有人进入埋伏,“武田”因为擅自行动被贬,助纣为虐者也都没有好下场。似乎一切都悄无声息地结束了,直到“吴志国”的脸出现。

    钟忆甜是真的忘记了他,她也知道旧党中并不是全员坏蛋,“吴志国”应该就是有打过硬仗的战士,只是跟错了队伍,还被“顾晓梦”诬陷,差点和“白小年”一般死掉。

    谁料,这个死里逃生的“吴志国”竟然隶属于新党,还联系到了“李宁玉”。也是在他们平静的谈话中,谜底被彻底揭开。

    钟忆甜痴痴地看着“顾晓梦”和“吴志国”接头后,那被浓妆艳抹堆砌妩媚到了极致的脸蛋上,缓缓露出比“贝微微”还要纯净的笑容。在这样艰难的困境中,看到战友是一件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哪怕没有时间聊天,没有机会交换意见,却比海誓山盟的恋人更加默契。

    等到“顾晓梦”甜蜜的嗓音低低地念出了一早便缝制在“李宁玉”旗袍上面的遗言,钟忆甜感觉自己心脏都被人揪住了,身边的座位上,也似乎隐约传来啜泣声。

    原来,她在那么早就已经预料到自己的结局,依旧坦然赴死,所以大半个影片里面的嬉笑怒骂,都是踩在死亡线上的告别吗?这便是“存亡之际”,“奋不顾身”吗?那些存在义务教育课本上面的词句,原来不仅仅是过时的口号吗?

    钟忆甜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随着人流走出影厅的,只是感觉胸口有点空,又仿佛点燃了一把火,烫得她有点晕。所以当一个青年男子迎面走来,她都没有反应,快撞上了才勉强避开少许。

    “您好,看了《风声》,能麻烦您说说电影的评价吗?好看吗?您觉得可以打几分?”男子并没有在意钟忆甜的反应,大半夜看电影看得睡过去的都有,有些恍惚都是正常的,他随便挑了独自一个人的女孩进行访问,就是觉得对方比较好沟通,三言两语能说完了事。

    钟忆甜被拦住,愣了一秒才意识到,这个人不是无意识撞上,而是影院里面的顾客调查员。

    这个职业其实有点古老,在网络不发达的时候,它算是影院进行档期安排的风向标,今天问到十个人有八个说电影不好看,明天就可以削减拍片数量,减少损失。后来互联网信息流通,大家会将观影体验都实时发布,整体数据比线下问卷要靠谱许多,所以这个职位也近乎销声匿迹。然而网络水军,尤其是粉丝后援会这种机构,让网络评论出现了严重失实,大型影院为了运营计划,不得不又一次将这个职位弄了回来。线下的人总是要比网络上更加真实诚恳,影厅现场至少能够证明观众的付费身份,得到的反馈才是第一手消息。

    《风声》好看吗?钟忆甜脑子里又把问题转了几圈才明白,她斩钉截铁地道:“好看,十分。”不仅是为自己超级喜欢的李玉橙,更因为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中的“顾晓梦”们、“吴志国”们,还有他们勇敢无畏的信仰。

    调查员并没有想到会是这个分数,因为钟忆甜的表情和那些狂热粉丝的兴奋是完全两码事,有种疲惫的茫然,还以为她在观影途中睡着了呢,搞不好会有起床气,给电影打零分。他是不会想到,钟忆甜平日上班规律,有很久没熬夜到这么晚,此刻接近凌晨三点没睡,又经历了几番情绪起伏,虽然还算兴奋,但压根没有什么力气和那些常年熬夜刷剧打游戏的人比。

    当然,问了就要尽职尽责,他还是接着问:“能大概说一下觉得表现比较好的演员吗?或者剧情?”现场调查没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观众表达能力也不会很好,所以根据评分等级,让他们说一些关注点就可以了。钟忆甜说十分,那就是非常满意,可以咨询一些细节。

    钟忆甜脑袋被外面的凉风稍微吹得冷静了一点,转动快了起来。那要如何回答问题呢?最好不要以粉丝的身份乱夸,要用客观的态度进行表达,才更加可信。想清楚了,她才开口:“最亮眼的演员,应该就是李玉橙啦,又漂亮又演得好。其他的几个演员也都表现不错,我是不太懂演技,反正挺带入的,看到后面都忘记了他们明星的身份。剧情很厉害,蛮精彩的,比预告片感觉还好。”

    调查员在手上的表格简单填写了一下,非常礼貌地送上了一个小钥匙扣,算是配合调查的小小赠品:“谢谢您的回答。”就算钟忆甜有掩饰,火眼金睛又身经百战的小青年依然看出她是李玉橙的粉丝,他是没有看过影片,但是对演员多少有点常识,《风声》的主演,差不多每个的身份履历都吊打李玉橙和莫知惶,说他们表现合格是可信的,要说他们盖过其他演员,那就是粉丝滤镜过头了。

    钟忆甜当然不知道对方的腹诽,回答完毕就拿着小饰品回家去了。因为抢票不容易,影厅所在的位置离她家挺远的,夜班车没有相关路线,只能打车。这次看电影,不仅全价买票没优惠,还要付出不菲的打车费,对上班族打工人来说,就是真爱啊。

    看电影的普通观众和粉丝都陆续回家洗洗睡了,最多发个朋友圈之类的炫耀一下。但是职业影评人才刚刚开始工作。

    《风声》制作团队财大气粗,自然有打点到方方面面。首映礼是为了进行宣传,主要出席的都是明星和合作伙伴,力求做到闪瞎人眼。但是电影票房才是无可指摘的成绩,而票房后续都要看观众的反馈。

    相比于观众的口口相传,广大群众从很久以前就学会了参考职业影评人的意见,相当于有事没事问问“专家”。可能某个影评人和你想的总是很一致,又或者某个影评人说话非常犀利,那么他们所说好的影片,你大概率就会有兴趣去看看。同时,如果知名影评人对某个影片大骂特骂,观众在可有可无时就会避开那个影片,选择同期其他的作品。就算是新时代网络呈现了反权威的风潮,大部分人还是依赖于聚集效应,影评人你方唱罢我登场。

    所以,一般投入巨大的影片,都会提前给影评人们招呼一下,倒也不会求人家颠倒黑白乱说好话,那是砸招牌。而是如果觉得电影好,那就认真夸奖,如果不好,也轻点批判,不要反向操作,让一开始的营销推广直接胎死腹中。

    《风声》的票是直接送到了所有有名有姓的影评人手中,不一定是午夜场,也可以兑换到其他时间,毕竟养生开始流行,总不能逼着对方熬夜。

    当然,喜欢熬夜的人不在少数。天还没有亮,第一份影评就已经火热出炉,登上了网络热议——

    《风声,于无声处听惊雷》一叶核桃

    “大概是这些年有了点名头,电影公司送了我《风声》的票,我一看,又是半夜,这是让我刚刚准备扭转过来的错乱作息继续下去?不过我喜欢,所以我去了电影院。

    “老实说,看了个开头,我就猜出了剧情套路,也就是那种悬疑刑侦破案的变种,每个演员也都是非常套路化的选择,比如现在正火爆的戴俊暇饰演第十五个耍酷角色,程京饰演第二十个老谋深算的黑手……具体数字不要太计较,我其实没认真数,粉丝可以进行补充——重点是从剧情到角色都是俗套的,唯独镜头的美感和故事内核半点不俗套。

    “为了不剧透,我简单说一下剧情,破案,杀人,解密,完结。非常精彩,环环相扣,至少我目前没觉得有显著的漏洞。

    “而镜头语言则让我为导演和摄影师疯狂鼓掌,真的,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种自然的运镜手法,就好像几十年前那位大师,将我幼小的心灵抓进了荧幕,再也走不出来。每一个人,就是有些显老的程京,我都想说一声,很美,不是说他的相貌,而是在镜头中的那种布局,像油画一样恰如其分,哪怕是预告片中那些一闪而过的刑讯场景,将平衡做到了极致,将残酷放大到了极致,因此,那些仅剩的美好,也被燃烧到极致。

    “我希望我的朋友们都能够去看《风声》,绝对不是因为这张午夜场的免费票,而是我特别喜欢,想要和你们分享。”

    一叶核桃是影评人中比较毒舌的那种,因为将几个超级烂片骂出了花,这两年迅速成名,被大量网友捧到了网红的地位。后来因为各家电影公司识趣,总是提前来打招呼,骂可以,轻一点,或者就慢一些,要知道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你是骂痛快了,人家上亿投资打水漂,搞不好买通了亡命徒给你一下。一番威逼利诱下来,圣人也会适可而止,所以他的影评开始变少了。没办法,夸了烂片等于自绝于粉丝网友,骂轻了和明面投降是一回事,还不如闭嘴当做没看。

    这次的《风声》他其实没什么想法,预告片挺精彩,但是这年头预告片比整个正片都要精彩无数倍,让人以为剪辑师都是用手负责预告片,用脚剪辑正片的。演员虽然都是实力派加上少许新星,但是导演是新人,不用调查也知道有些猫腻,搞不好就是年度烂片,把半个圈子坑一遍,这种事情经常发生,见怪不怪了。

    不过送票的制片公司有相熟的朋友,面子上面不能不顾,正好有空,票又送到了,那就看看,如果是烂片就当做没发生,继续装死呗。

    谁知道,整个电影长达一百四十分钟,他竟能够从头到尾认真看下来,结尾虽然没有跟着旁边的人一同落泪,内心也是饱受震撼的。破天荒的,才刚刚离场,就用随身的笔记本写就了别扭的“赞美”。也是因为他第一次放弃了谩骂改为夸奖,当他发布到了网络上,同样夜猫子的粉丝第一个高赞回复是:“你被盗号了?”

    部分网友觉得“一叶核桃”就是骂片子专员,这个夸奖会不会是反向操作?为了应付电影公司的压力?

    更多不熟悉影评人的网友则很意外,这么一个有点阴阳怪气的影评怎么就登上了热议榜单?

    万幸“一叶核桃”到了天亮睡觉的时间,没管自己的粉丝发散到哪里,直接断电躺下。电影公司的营销公关人士带着水军及时登场,把不好的新闻都压了下去,将一些普通观众发表的精彩赞美型影评给推上,才扭转了混沌的舆论环境。

    从商业逻辑上来说,首周票房基本占据总票房的一半左右,所以至少在这一周,所有人都会用尽全力维护作品口碑。这也是电影喜欢请粉丝多的明星演员的重要理由,不管质量如何差,在坏口碑流传开之前,说不定就已经回本,后面想骂便骂吧,钱都挣到了,躺平等观众忘记这个事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