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1983年 >654章 大佛寺剪彩
    第二天上午放学后,潘大章带温小芹开车朝马子口走去。



    马子口的福松岭就座落在楂林岗斜对面,站在河堤上还可以清晰看见造纸厂的烟窗在冒着白烟。



    这年头没有什么排污环保的意识,许多排污量比较大的工厂都开始依河而建,方便从河中取水,又把污水直接排入河中。



    谁都没意识到有什么不对。



    此时河中水还是一汪清澈的河水,里面还有不少游动的各种鱼类。



    俞督河上还有不少渔夫摇着小船在捕鱼。



    河里还有不少大船在运着货物。



    多年以后才发现整条河再也看不见游动的鱼类,流动的河水早已浑浊不清。



    再也看不见大船在水路上航行。



    才意识到整条河都受到了人为的污染。



    后来才开始整治。



    潘大章开车到了俞督河堤上,才发现从东河大桥旁边新修了一条水泥硬化路。



    前面福松岭山嘴上被削平了一处几十米宽的石壁。



    临河方面修了一条几百台级的石梯,许多村民正在朝上面新建的大佛寺走去。



    抬头看见处在半山腰的大佛寺鞭炮声不断,焚烧的香火特别旺盛。



    侧面山嵴上还建了一尊七八米高的观音菩萨像,手捧玉瓶,慈眉善目地俯瞰往上爬的信徒。



    山脚下来了无数的村民,这些人应该是来自俞督县下属的各个乡镇。



    全县有九个镇十三个乡共一百万人口,在冈州地区都算是最大的一个县。



    以前许多人都在私下烧香拜佛,现在政策允许了,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又开始活跃了起来。



    大佛寺落成这样一件大事,肯定吸引了全县的虔诚人士过来烧香拜佛。



    潘大章把车停在堤坝路旁边的草地上。



    一块荒地上,有人在收费看管单车和摩托车。



    他们沿着水泥路朝大佛寺方向走去。



    却意外碰见以潘晨光为头人的月舟村朝拜团,总共有十几个人。



    几个年轻力壮的青年挑着祭祀用品,纸钱香烛,还有各种米果制品。



    一对锁呐,敲锣的、打鼓的,热闹非凡的沿着水泥路朝大佛寺走去。



    在人群中他看见了老妈的身影。



    但是她没有看见大章两个在路边。



    小芹想张嘴叫妈,潘大章对她说:“不用叫她,她也没时间理我们。”



    前世的老妈对于这件事还更是超乎常理的热情,附近所有的寺庙她都走遍了。



    潘大章经常去阻制她。



    现在看来完全是不必要的。



    她没有读过一天书,社会上的许多大道理,你跟她说,她也理解不了。



    但是世上有神明这件事,她是确信无疑的。



    你把她仅有的这一点信仰都剥夺掉,末免大残忍了。



    接着又看见许多其他村的,同样是十几人一组,吹吹打打去上山祭拜。



    两人继续朝前走,到了山脚下。



    旁边空地上立了一个临时帐篷,旁边一张牌子,上面写着:贵宾接待登记处。



    潘大章想:大概这是接待县乡领导的地方,和自己没什么瓜葛。



    他同时还在考虑:今天大佛寺人多,估计也没地方吃饭,现在都已经十二点了,老凌说的典礼宴席应该没有落实处。



    这时帐篷内走出一个人把他叫住了。



    是宗教文物局的陈树军。



    “小潘,一伙人都在这里等你,还以为你不来,派小刘去学校找你了。来,到帐篷这里来。”



    他瞪眼对贵宾登记那个人说:“瞪大一双牛眼,人到了你面前都不认识。这个就是潘大章同学。”



    帐篷内有一张桌子,坐着齐建科、林正熙、还有凌翔爸,还有一位穿僧衣的老和尚。



    潘大章进去跟众人点头致意。



    陈树军对老和尚介绍:“一念师傅,这位就是潘大章,三尊菩萨神像就是他从河中捞起来的。”



    老和尚合掌念佛道谢:“潘施主做了一件大功德的事,造福了全县的百姓。”



    齐建科对潘大章说:“所以今天的剪彩仪式等都必须等到你来,我们一起剪彩。”



    他对大家说:“即然小潘来了,我们就上去寺门口,举行落成典礼剪彩仪式!”



    陈树军说:“对,我们上去吧。吩咐斋堂准备午餐。”



    一行人朝上走去。



    来到大佛寺门口,看见前面整个俞督县城全都俯瞰在眼底。



    寺庙后面一座几丈高的白塔,大佛寺有三层楼高,后院还有一栋平房建筑。



    福松岭整体呈尖角,象船首位置。



    在这里建一座白塔,据说是另有深意。



    俞督河在马子口这里婉转向下,整个俞督县城地貌就像一艘飘泊在汪洋上的大船。



    请赣省最有名望的风水大师,在这里勘测了十几天时间,终于绘出了现在这幅建筑图。



    呈报上级主管部门,意外做到了批准。



    当时建造花费了几百万。



    有人说那个风水大师就是龙虎山张天师嫡传弟子张天宇。



    这时一位穿道袍青年从庙内走了出来。



    他跟齐建科热情聊了起来。



    “齐总,你说的那个叫潘大章的年轻人就是眼前这位吧?”



    齐建科替他们两人介绍。



    “对,他就是我们俞督县的大才子,全国有名的作家和诗人潘大章同志。”



    他对潘大章说:“张天宇大师,师承龙虎山道教真传,你们可以认识一下。”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www.yeguoyuedu.com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潘大章伸手跟他握在一起。



    “张大师,认识你很高兴。”



    “潘同志相貌不凡,一看就是龙腾虎跃人物,幸会幸会!”



    前世潘大章也听说设计大佛寺的人,是文物局花高价从外地请来的大师。



    据说他开始来这里定吉穴位的时候,亮了一手就惊服了几个干部。



    他指着一处干燥之地说:“从这里挖一米深,有热气冒出,丢生鸡蛋入内可以捂熟。应该在此处建一座数丈高白塔镇住。”



    他说俞督县地貌就像是一艘大船,在船首位置插一根竹杠,才可以把大船稳住。



    他对领导说以前俞督县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历史上出了许多大人物。



    但是近十几年,俞督县好像一个能人都没有出。



    张大师说俞督县的风水运势都受到了俞督河的影响,必须将船形地貌用锚杆稳住才行。



    老和尚吩哟几名寺内和尚,点燃香烛,准备横幅用来剪彩。



    寺庙大门口有一个大香炉,村民都在上面点燃红烛,线香。



    由于烧香的人特别多,香炉内很快就插满了香烛。



    从寺庙内烧香的邹秀花走出大门,一眼看见了大章两人。



    “你们两人怎么在这里?既然来了,你们年轻人也要给菩萨烧烧香,拜拜菩萨,让神明保佑你们。”



    她带温小芹去寺庙门口香火摊买了一把大红蜡烛和一把线香。



    她说:“祭拜菩萨的香烛都要自己出钱买才灵验。”



    大章告诉她自己是被特意邀请过来的贵宾,等下跟县老大一起剪彩的。



    邹秀花特别高兴。



    “我儿子真的有出息,可以跟县老大一起剪彩,不仅是我们潘家的荣誉,也是我们村全乡的荣誉。”



    她督促大章两人去燃香炉,还特意交待他两人要虔诚拜菩萨神明。



    潘大章看几位和尚还在忙着做准备工作,他携小芹去香炉前点香。



    先点红蜡烛,再拿三根小指粗线香。



    潘大章点的三根线香都燃起了明火,而且火星四溅,还听见噼啪作响的声音。



    插在香炉内,火焰还在燃烧。



    许久,线香顶一截几寸长的白灰向内弯曲,底部依旧有明亮火焰不熄。



    旁边一念老和尚看了惊讶无比。



    “小潘真的是大富大贵的命,上香跟普通的人都不一样!”



    潘大章心想:这是偶然现象,并不是什么兆头现象。



    温小芹和其他村民上香情况一样。



    老妈也听见了老和尚的话,她怂恿儿子去庙内几尊神像前上香。



    她敬神拜神多年,也知道上香时着火是大吉之兆,说明儿子的未来将会富贵齐天,令人羡慕。



    在一个香炉着火可能是偶然现在,但在其他几个香炉着火,事情就真的不简单了。



    大佛寺有三处供村民上香的香炉,寺庙大门前,庙内三尊神像前,还有观音菩萨像前。



    潘大章随手取了一对红蜡烛,三根大线香,跟温小芹进了庙内。



    三尊被他从河内捞起的神像,在烛光照映下,金光闪闪,神采飞扬。



    其中那尊手臂受了损伤的神像也得到了修补,完整如初。



    潘大章上香的情景还是跟刚才一样。



    跟在后面的老妈和一念老和尚都感到无比惊讶。



    又去观音像前上香,也是一样情景,同样的线香别人去点就没有这种情况。



    返回到寺庙大门口。



    陈树军在面向几百个村民,介绍大佛寺被洪水冲毁,到潘大章在俞督河捞起神像,县领导拍板重建。



    大佛寺在俞督县百万群丛心目中难以替代的重要的作用。



    经过张大师的勘测,选择这一个风水宝地重建大佛寺。



    经过建筑工人半年多劳作,现在终于把大佛寺重新建筑起来了。



    新的大佛寺比原先老的大佛寺,占地面积更大,建筑得更宏伟,以后将成为俞督县的地标性建筑,是全县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他大声宣布:请齐建科和潘大章同志为新的大佛寺落成剪彩!



    潘大章跟齐建科在众人的鼓掌声中,剪了彩。



    然后鞭炮声、唢呐声响彻云霄。



    一念和尚请几名领导和潘大章和温小芹等人到后面食堂吃斋饭。



    他知道邹秀花是潘大章母亲,也有心邀请她去吃饭。



    却四处都没有找到她。



    虽然是斋菜斋饭,但是也搞得很丰盛。



    或许是大家都饿了,个个都吃得很香。



    潘大章还跟齐建科、林正熙、陈树军和另外几人,坐在一起边吃饭边聊天。



    从他们的介绍中,知道那个一念老和尚才是真正的和尚,在祁河边老的大佛寺,当时也是他一个人守寺。



    全县算得上是真正和尚的恐怕只有他一人。



    新寺建成后,靠他一个人也打理不过来,于是就多招了几个人。



    饭后,潘大章跟几位领导打过招呼后,准备开车回月舟村。



    一路上还有许多赶来看看新寺庙建成的人群。



    有村镇来的,也有县里各单位的人,因为今天是星期六,有些单位下午是休息的。



    潘大章意外在人群中看见了舅舅二兄弟。



    老大邹春国和老三邹建国。



    他忙走前去招呼:“舅舅,你们今天也有空来这里看热闹?”



    温小芹也主动走前去叫舅舅。



    邹建国看见他两个笑呵呵地说:“大章,你们这是准备回去了?”



    邹春国对他说:“正好碰见你,跟你说件事,不然我都说特意去找你了。”



    “有什么事?”



    看他神情严肃的样子,潘大章也认真地听他说。



    “是这样的,你外公那个坟墓,现在公路局在那个地方准备建一座新桥,恰好落在你外公坟墓旁边,所以那坟墓要迁移。上级发了通知,通知书放家里了,叫你妈有空去家里,商量一下,这事该如何处理。”



    邹春国把事情原委告诉了他。



    因为老妈那一脉在水南村已经没有其他人了,自然外公迁坟的事只有落到老妈身上了。



    潘大章记得前世也有这件事,不过好像是发生在二年后,是86年靠近年底的时候。



    邹春国那时还在村小当校长,他即刻通知堂姐来处理这件事。



    因为那里不仅有大伯的墓地,也有爷爷的墓地。



    爷爷奶奶生有男丁二人,老大年纪轻轻抽大烟把自己抽死了,比父母都还先走。



    少妻不久就抛女离家走了。



    邹秀花是一直由奶奶抚养长大的。



    后奶奶去世,邹秀花才去月舟村寻母,嫁给潘柴久为妻。



    记得当时潘大章在铁珊笼矿上班,星期六回家,母亲才告诉他这件事。



    当时邹秀花跟几个堂弟商量的结果是全部事情都委托邹春国几个堂弟,处理亡父的后事。



    她付200块钱费用。



    200块钱对当时只有六十多块钱退休工资的潘柴久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费用,顶上三四个月的工资了。



    当时没有意见。



    但是后来邹秀花去水南村走亲戚,有人对她说:“那些坟地迁移,公家每户都是补贴了五百块钱的。”



    而且山脚下那几间倒塌的老宅,重新划了一块地基,补助了一千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