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夫人她每天都想和离 >第三十五章 家有子侄,名唤汀兰
    时人都道白远濯冷情冷心,却不知他只对外人那般,对那些他在乎的人,他再是温柔不过,再是妥帖不过,再是周全不过。

    只前世今生,沈听澜都不在白远濯在乎的人范畴之中。

    她执勺的手顿在半空中,汤面晃荡着,扭曲她的倒影。

    沈听澜突然就觉得这顿饭不香了。

    她草草吃过,以不舒服为由先行回去,也歇了请宵夜的心。

    ——

    甜甜是被朗音抱回来的,她养好了伤,穿着一套海棠单裙,过来的时候,正好碰见在角门晒太阳的甜甜。

    沈听澜把不情不愿的甜甜揽进怀里,无情的镇压甜甜所有挣扎。

    “孟小姐瘦了许多,她叫哥哥给夫人您传信,说是等她彻底瘦下来了,再来找夫人。”朗音爱笑,说话时笑容殷殷,亲人得很。

    沈听澜笑道:“她藏着掖着不愿意出来见人,是为了几日后的踏青吧。”

    今年风调雨顺,龙心大悦。是以春祭在即,陛下有意携百官一路踏青去祭陵台。

    听说百官受邀,妻眷亦可同往。

    朗音笑意更深,“奴婢可不知孟小姐的心思,还是夫人亲自去问她罢!”

    继而,她神情一肃,笑意淡下去:“夫人,您叫我接近芸娘,已有进展。”

    先前沈听澜叫沈思思去调查这件事,可后来沈思思要负责府内的事情,这个任务就交到了朗音手上。

    “奴婢以注资为由,将芸娘约了出来。”

    朗音将约在哪里,约在何时一一说了,方问:“夫人可要去见见芸娘。”

    不该去见的。

    旧部凋零,沈听澜手边没有多少可用之人,若是芸娘已倒戈秦君,她此行便是狼入虎穴。

    可沈听澜还是去了,天香楼天字上房,房中她与芸娘相对而坐。

    席上佳肴美酒,却无人问津。

    芸娘打量着沈听澜,略带疑惑的问:“要给万宝斋注资的人是白夫人?”

    “您知道我?”

    芸娘点头,“白大人一掷千金为夫人,是坊间美谈。”

    沈听澜松了一口气,又有些怅然。

    时光飞逝,曾经牵着她的手,教她辨物识字的芸娘,而今也认不出她了。

    “注资一事,不该找我,万宝斋的总事不是我。”芸娘见沈听澜不说话,斟酌着说道。

    她会来这一趟,是因为朗音私下找她,要求与她谈事。芸娘想过后,倒是同意了。

    不过,她并不是来为万宝斋拉资的。那些钱,最后都会落入总事的钱袋里。

    思及此,芸娘眸中闪过一丝厌恶。

    沈听澜笑问:“你做不得总事的决定?”

    芸娘奇怪的看沈听澜一眼,“芸娘不过小小一个拍卖?如何能左右总事?”拍卖,乃是主持拍卖之人的称谓。

    “可据我所知,你是万宝斋总部的金牌主持,是万宝斋最早的旧人,还入股了万宝斋……”沈听澜的声音干涩。

    芸娘深深的看了沈听澜一眼,似有所思,“那都是从前了,现在的芸娘只是个拍卖。”

    沈听澜心中一滞。

    以芸娘的脾性,她必不会自己退出万宝斋管理层,只能是秦君逼迫。可沈听澜想不明白,芸娘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既秦君逼迫至此,为何她还要留在万宝斋?

    沈听澜眨了眨酸涩的眼睛,将满腔心绪深埋,笑谈:“我的确有做生意的打算,不过不是想和万宝斋总事做,而是和你做。”

    话语中的深意重重,芸娘却无动容之色,她只是扬着睫羽,定定的瞧沈听澜,“白夫人,您看着有些像我的一位故友。”尤其是那双眼睛……

    “像谁?”沈听澜用力稳住自己的声音。

    芸娘回过神来,笑得苦涩:“陈年往事,不足道。”

    “我无心于俗事,恐不能与白夫人合作,就此别过。”芸娘起身向外走。

    沈听澜也跟着起身,“万宝斋落入贼党之手,你不想反正拨乱吗?”

    芸娘顿了顿,回头看她:“白夫人,大楚的万宝斋……”她欲言又止,终只是道,“不会长久,白夫人若是想注资,挑其他家更好些。”

    说完,推门离去。

    朗音目送她下楼,见芸娘没有当即离去,而是与天香楼掌柜攀谈起来,“掌柜,你可曾见过一位姑娘?她是我家子侄,姓沈,名汀兰,岸芷汀兰的汀兰,年约十九。”

    沈汀兰?

    没听说芸娘有什么子侄啊……

    朗音摩挲着指尖,半张脸藏在上头镂空屏风投射下来的阴影里。

    四月十六,春回大地。

    钦天监卜,宜出行、祭拜。

    一早,沈听澜就被沈思思喊起来:“小姐,今儿个要去踏青,再不起就要迟了。”

    白府女眷对踏青不感兴趣,邱姨娘嫌踏青无美食,白之州琴坊有约。

    沈听澜本也不想去,可孟希月特意叫人来传话,要沈听澜一定去陪她。

    想起与孟希月的约定,她也只好抛弃温暖的被窝,起身更衣。

    踏青,自是要穿得新嫩一些,沈听澜换上果绿色的单裙,又画了个元气妆,右眉侧后方上点青艾,左眼前下侧点鹅黄小花。

    白远濯早已在马车上等她,他今日换了新制叶绿春衫,倒去了几分寒气,也有了春日的生机。

    其余配饰一切从简——白远濯自己不是个简朴的,可沈听澜整顿门风一事从未停歇,翡翠居、群英阁相继犯错,她顺势严立规矩,阖府上下无敢进犯。

    白远濯也跟着移风易俗,不再张张手,就有几千两流走。穿着配饰上,均由沈听澜钦定送去前院。

    如果说以前白远濯就是行走的几万两,那么现在就只是几千两了。

    沈听澜倍感成就。

    二人同行,分坐一方。

    祭陵台在皇城旧址,也是现皇陵。一路上经桃柳高岸,岸上是桃林,岸下是柳林,也正是踏青休息之地。

    马车一路向西,与其他人家的马车在城门口汇集。

    沈听澜拨开天青色的镂纱小窗,探出头去看见车队最前停放着几尊贵驾,那是皇家的车驾。

    吉时一到,车队如泄洪的水般出了城门,无数车轮在土路上留下条条交错的车轮印。

    桃柳高岸。

    白远濯先下了马车,伸手要扶沈听澜。

    沈听澜眉头微动,扶着白远濯的手也跟着下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