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公子玉璃之凤归 >第十四章 流言
    堂堂祁国宰相的夫人,在靖朝送来的礼物前倒下了,这种事情,便是言书有一百张嘴大约也难说清楚了,所以,他到了现场后干脆两手一笼,往那儿一站,一句话都不说。

    以他如今的身份,只要他不愿意表态,也没人敢贸然上前,只敢熙熙攘攘的拥簇在宰相身后,三言夹杂两语,不轻不重的想要靖朝这些人给个说法。

    “唉。”元夕不恭不敬的摆出一张看好戏的嘴脸,挤在言书身后鬼祟道:“我以前闲着无聊的时候看话本子,倒是见过不少这种场面。当时只觉得热闹,如今落到自己身上了,才发现这种事儿,原来这么刺激。”

    可不是刺激嘛,明明什么都没做,却莫名其妙成了万夫所指的罪魁,郁闷的是你还百口莫辩。

    毕竟,所谓宅斗那都是有无数“确凿”的证据等在那儿,再加上环环相扣的计谋,饶是言书嘴巧,能够撇开一处疑虑,也抵不过旁的去。

    言书微微转头,以旁人看不到的角度微笑道:“你现在在这儿说的高兴,等会儿要真打起来不还是得劳您出手吗?学人家瞧热闹,小心这热闹落到自己头上。”

    “嘿,言公子,您这话说的倒是轻巧,感情这阵仗不是冲着您来的?”元夕气笑了,阴阳怪气的顶了回去。

    “倒是冲着我。”言书笑道:“只是我跟你又有什么区别呢,难不成你就忍心眼睁睁的看着我被旁人诬陷不成?元夕,你好狠的心呐。”

    这两人……

    若不是形势所迫,吴衾恨不能直接甩袖子走人。

    都说这言三公子风流倜傥,男女不禁,从前听见旁人说道,吴衾还只做是花色传闻,听听笑笑也就过去了,如今看来,这何止是传闻呐,简直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打情骂俏全凭兴致,半点不看场合。

    那么多人围着呢,恨不能把手指伸到他们鼻尖儿上怒骂……

    吴衾确信,若不是言书身份特殊,他们这些人这会儿大约早被就地正法了。

    还有那宰相夫人,半死不活的晕倒在那儿,周遭围着一群云衫香鬓的姑娘哭丧似的抹眼泪,也不知这宰相府是怎么回事儿,就这么由着自家主母不成体统的在地上躺着,半点也不觉得丢人难堪。

    难不成这捉贼竟比自家脸面还要要紧不成?

    等了半晌,终于有医师跟着仆从着急忙慌的跑了出来,大约是从花园里来的,跑的急了外衫下摆上还沾了些许泥泞。

    狼狈是狼狈了些,可该有的礼数一点都不能少,大夫一手提着衣裳下摆,一手拎着药箱,火烧屁股似的跪下后恭恭敬敬的磕了头,眼看着宰相不慌不忙的抬手示意后这才转身去给夫人看诊。

    一番操作行云流水,叫人不得不心生感叹:这祁国的民风果真彪悍,男女同席也就罢了,如今主母晕倒了第一时间不是隔离人群,反而就这么就地看诊,实在是闻所未闻。

    吴衾在一旁看的皱眉,又不愿意去问言书,只好自顾自的冰着,甚至隐隐期盼这两个“长舌妇”一般的男子能再不顾场合的打情骂俏一会儿,好把自己有的困惑都解了。

    诚然,吴衾也知道自己这种念头比这两臭小子还要不合时宜,可那又如何?八卦这种事儿,难道不是天性?

    简单的查看后,大夫终是良心发现,指挥着慌神的下人将衣鬓散乱的主母抬了下去,而后附到宰相身边小声的汇报着自己诊断的结果。

    再然后,便是跟着一道下去,履行医者的本职了。

    在这之前,元夕也曾见过不少医者,或者如康长海那般沉稳端正的,或者像许渐吉那样面上老实实际一肚子坏水的,可不管是哪一种性子,遇上病患的时候总能在第一时间赶去救治。

    作为医者,那几乎成了他们的一种本能反应。

    可眼前这一位倒是与众不同的紧。

    比起病人,他更关注当权者的反应,见时行礼,走前拜别,有条不紊却又冷漠无情。

    还有那宰相,也实在奇怪的很。

    元夕凑过去,将大夫小声汇报的话鹦鹉学舌了一回:“这夫人大约是真中毒了,问题也确确实实出在咱们送来的那盏屏风上头,只是我看那宰相的表情,倒像是不准备与咱们盘算的样子。”

    元夕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在那不成样的大夫说完情况后,作为丈夫的朗坊并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关切模样,只是清淡如水的点了点头,不痛不痒的回了一声:“好。”

    自家媳妇儿危在旦夕,也不知这一声好到底是从何而来。

    “宰相走到这地步,哪里是那么容易被看穿的。”言书回头看了看元夕,坦然道:“不从远的论,单看咱们太傅在世时的样子,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嘴上说着宠爱尊敬,背地里却能杀人于无形。

    这些在官场上杀伐果决的人,原本就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若是一味表里如一,又怎么能成功坐上宰相之位?

    真才实学固然重要,阴损腹黑却也是一点都少不得。

    元夕是个极会接受教诲的孩子,听得这话深觉有理,不觉点头道:“这却是了。”

    要不是这样,那夫人也实在太可怜了。

    宰相夫人被抬走后,原本还只是小声絮叨的人群逐渐沸腾了起来,虽不是沸反盈天的哭天抹泪,却也难掩悲戚之色,蜂蛹的人群不知何时正朝着言书几人一点点靠近,想要讨个说法的话语也渐渐成了体系,一字一句不留情面的钻到了他们耳朵里。

    “都说这靖朝人心狠手辣且卑鄙,如今看来倒真成真了。宰相大人好心好意款待他们,不知感恩也就罢了,偏还用了这样歹毒的方式,简直欺人太甚。”

    “可不是!要不是他们不成样子,咱们朝廷怎么会和他们打起来?也亏得皇帝心慈,不计前嫌与他们公主和亲,到头来竟还是这样忘恩负义,简直就是蛮荒境地的白眼狼。”

    “唉,你听说了吗,当初帝后大婚,大君似乎还骚动过一回,那可是死了不少人呐。如果真是天定姻缘,怎么会有这样的灾祸?”

    “是了是了,我还听说啊……”

    都说市井小民的嘴最是难缠,一字一句都是听说加臆想,却又能编排的有板有眼仿若亲见。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果然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