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农家团宠小福医 >第一百四十四章 秘密
    

    姜氏这话也说出了其他人的心声。

    而立在一旁的夏盛脸憋的通红!

    原本一家人一条心,可是压不住日子越过越穷,从前都还有个盼头,想着家里能出个读书人跟着出人头地,可是如今连续五次都没考上,人人都不免得有些心灰意冷。

    夏老二媳妇李氏瞧着自己儿子脸憋的通红,很想说句话,可是她瞧着站在不远处夏柱和夏天两个半大的小子,又想起来今年还未曾下一滴雨,终究是没再开口!

    “爹,大哥,二哥,既然这样,我这倒是有个法子。”夏家老三打破的沉默说道:

    “要不就先让盛子跟着下田干些活,横竖那些字儿他都学了不下百遍,平日里得了空,就算不去私塾他都可以自己温习,就算是明年继续考,也能省下不少银子……”

    听到这番话,所有的人眼前一亮。尤其是老三媳妇,瞧着自己男人的眼里都泛着光。

    所谓的识字读书,不仅仅是交些书费就够的,还有笔、墨、纸、砚,单单这些,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若是他们能与王夫子打好关系,到时候只需一封介绍信,明年照样可以参加童声的考试。

    “好好好”,夏老头听了这话,显得有些激动:“老三,就属你脑子最活,这事就交给你去办。”

    说到这下老头就下了坑,背着手在屋里转来转去,当下就吩咐道:“看看家里还剩下多少东西,一定要备出点像样的礼,还有,盛子,你和你三叔一块去,谁都知道王夫子是这十里八村最好说话的人,这事指定能成……”

    当下屋内所有的人都动了起来。

    对于这个结果,都长舒了一口气。

    去考童生,无非就是在县里花些吃、住、用、的钱罢了,横竖加起来也不过几百文,但要是说供一个学子读书的话,少说一年也要三五两。

    三五两银子,都能娶两个婆娘了!

    熟多熟少,谁心里都有一杆秤。

    等着所有的人都散了,夏盛也松开了揉的皱皱巴巴的衣衫。

    同时在心里长舒了一口气。

    说实话,他并不想继续读书。可是这话他是打死也不敢说出来的。

    就好像他背负着一家人的信念,继续死读书,死读书成了唯一的理由。有时他感觉自己都要崩溃了。

    幸好幸好……

    这事就这么定,夏老三和夏胜把家里能拿的的东西几乎都拿走,然后两人大包小包的就直奔王夫子的家去。

    了了这么一桩事,剩下的人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原先的时候家里喂着一头猪和几只鸡,可是最后越过越穷,所以就卖了,如今家里的米缸也见底了,老二媳福李氏很自觉地背了个最大的被背篓上山捡些柴火和野菜。当然,她拽着自己的两个闺女,阿花和阿青一块去。

    阿花还好,她从来都是换个隐形般的存在,不争不抢的,家里人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就像她娘似的,很自觉的背起了个背篓。

    不过阿青却嘟囔了起来。

    上山捡柴捡野菜,可不是个轻生的活。

    像他们这个村里,穷的不在少数,这离家近的地方的野菜早就被人给挖光了,想要找野菜就得去山里边。

    虽然说这山上没什么野兽啥的,可是架不住蚊虫多,还有蛇,这一来一回的,不仅吃不到晌午饭,还累,双脚指定会磨出起几个血泡儿。

    那血泡儿挑破了之后,可是生疼生疼的!

    这活计她自然不想干。

    不过还没等她说什么,二姐阿穗就说起话来:“阿花,阿青,你们和二婶快去快回,瞧这这太阳都老高了,再耽搁下去,等到天黑,这背篓也怕是装不满,唉,我和阿果要不是还要帮着奶绣花,指定和你们一块去了,如今家里穷的都快没有米下锅了,多两个人,还能多找点野菜不是?”

    这言下之意,阿穗就是讽刺着二房一家人把家里的钱给霍霍完了,干点苦活累活怎么着了?

    要不是因为供着夏盛读书,她们夏家也不会穷的连份像样的嫁妆都置办不起,弄得如今自己都十六了,还没有人来提亲。

    无非就是嫌弃他们家穷罢了。

    哼,就算她阴阳怪气,怎么了!

    阿青听了这话也不再吱声,要是放到从前,她早就推三阻四的呛起声来,可是这次她亲哥又没考上,自觉理亏,麻溜的背起了背篓。

    远远瞧着,恨不得那背篓都能把人给装下去。

    阿穗的心,这才觉得好受一点,不过她也要快点和阿果帮奶捻线绣花,不然一会儿阿奶又该骂她了。

    这时候阿花抬头瞧了瞧,正好瞧见大伯娘家的夏柱和三婶家的夏天提了几个水桶。

    当下就跑了过去,小声的说道:“三哥,四哥,你们摸鱼的时候,能不能给我带回来一些田螺,也不要很多,几个就行!”

    说这话的时候,阿花显得有些不安。

    夏柱疑惑的瞧了瞧,田螺那东西都是剁碎了喂鸡吃的,如今他们家又没有鸡,阿花,要这干什么?

    不过呢?阿花从来没求过他办过什么事,他对这个妹妹也是有点心疼的。当下就爽利的应了。

    然后就和夏天兴致勃勃的去河里逮鱼去了。直到他们窜出去老远,身后还传来夏老太的叮咛嘱咐声,说什么让她们注意点,不要去水深的地方云云。

    如今天气虽然暖和了,可也不能时常泡在水里。

    然后阿花回过头来对她奶说了句:“奶,我们也走了”

    夏老婆子看都没看阿花她们一眼,转身就去了屋里。

    那话音就像刮风似的,别人都听见了,却没有刮进他奶的耳朵。

    阿青就在旁边,幸灾乐祸的笑着。

    她娘李氏见状,不轻不重的拍了一下子。

    母女三人就不再耽搁,立马朝着山上奔去。

    不过,阿花扶着背篓的手,却有些颤抖。

    她的颤抖并不是因为在这个家里不受重视,

    而是,她有一个秘密,有一个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的秘密。

    夏家村三面环山,所以开荒并不容易,大部分人家也都有几亩二等良田,不过也都是祖上传下来的。而村子里为数不多的上等良田,也都让王财主家买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