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唐晓声 >第十三章 朔风起时(二)
    第二天一早,当楚天舒再次见到张闻达时,他已经失去了两根手指,而整个平康坊则平静得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楚天舒吃了一惊,他没有想到冲突会剧烈又迅速到这种程度。

    在他的预测里,两大帮派应该先点起人马,隔着大街叫骂一番,继而在冲突中互相折损,而后中间人出来阻拦,江湖大佬出面调停,他听到风声,再作为当事人向张闻达道歉,顺便宴请对方的帮主,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后,顺理成章的提出一桩难事,让对方解决。

    等到关系到位了,他就会在波斯人离开长安前的最后一天临时告知对方有大富贵可求,利用对方去抢劫胡商,他顺势将目标除掉。

    但长安城的地下世界自有一套规则,以他没有料到的方式迅速压下了这骤然兴起的风波。

    “张兄,你这是怎么了?”

    张闻达苦涩的笑了一笑,说道:

    “一言难尽,楚老弟,是我自作自受,你不必挂心。以后在这驻凤楼,便好好待那文姑娘吧。”

    此时张闻达已是一枚弃子,钱,他自然是拿到了,但他坏了规矩,以后不可能再吃这一口饭了。

    “难道……难道竟是与那燕子楼有关?”楚天舒假装惊讶。

    “老弟,不必再问了。这等事情,非是你能插手的,我知道你与官府交好,但这平康坊里的事情,官府插不了手。”

    他此时陡遭大劫,意志消沉,敷衍两句便要离开,楚天舒也不便阻拦,只能暗暗叹息。

    钓了半个月的鱼,好不容易钓上来一条却脱了钩,虽然预料过事情不会顺利,但此时仍是有些失望。

    好在这只是一条最终保底的手段,现下丢了,再换上另一条便是。

    张闻达的内心则更加复杂,他对楚天舒有恨意,却不深,更多的是恨铁不成钢。

    你这雏儿,半点规矩不懂,跑来平康坊充什么胖子!平白丢了两根手指,还没处说理,这等冤枉,真真是意难平。

    话虽然如此说,他总不能找楚天舒的麻烦,人家现在在京兆府都挂上了号,那是重点保护对象,更不提每日里使钱如流水的做派,如果出了什么意外,白虎帮再剁的,就定然不是他的手指了。

    在这日复一日的消沉之中,他偶尔也会到彩楼买醉,但特意避开了驻凤楼与燕子楼,这种伤心之地,不去也罢。

    这天晚上,他在北曲的一家二流馆子过夜,折腾了半宿后,那娘子软软地趴在他身上与他说话。

    “……近日里驻凤楼可算是发迹了,虽说现下还未多赚多少银钱,但听说是借了楚天舒的光,好些富户大贾都跑去消遣,只盼着跟他喝一杯酒,把那凝霜糖的配方套出来呢……”

    此时白糖已经进宫,圣人见后大悦,听闻这糖还未有雅名,便钦点了尚食局去与产糖的商户商量起名,楚天舒推来阻去,又层层上报,最终还是由内府局程公公定了调。

    “我看这糖其色雪白,晶莹如霜,便唤作凝霜吧。”

    很快,这凝霜糖的美名便传遍了长安,宫中之人见了程园辅,都赞一句好名字----至于夸的是程公公,还是圣人,大家都心知肚明。

    至于在民间,那更是不必提。虽然平民百姓未必能看得懂这一个名字后面的弯弯绕绕,但流水般的铜钱还是能看懂的:现下谁要是能买到哪怕是次一品、次二品的凝霜糖,倒手出去,那也是好几成的赚头。

    张闻达听到凝霜糖的名字,心里有些不豫,便闭上眼睛嗯嗯啊啊地敷衍,那娘子见他并未打断,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说那凝霜糖,也不只是如何制成的,口味纯净,据传是甘蔗制成,但又与甘蔗糖毫不相似,有人拿了甘蔗糖去试制,都不得其法。倒是听说有几个波斯胡商,手里似是也有方子,也不知是真是假……”

    听到这里,张闻达皱起了眉头。

    “你这消息,是从何听来的?”

    “酒桌上好多商户都在传,近来已越传越烈了。说那楚天舒要在长安独占其利,又与波斯人约定以大批宝石来交换制糖之法,但只能去波斯制糖,不得在长安泄漏,听起来倒像是真的。”

    波斯人……

    张闻达若有所思。

    长安的波斯人,财力是不容置疑的,他们善于宝石鉴定,每来长安必有奇货,对于长安的商贾、富户、官员来说,波斯人不仅仅是商人,很多时候简直都已经到了战略储备的地步。

    你想要宝石彩珠?可以,找波斯人;要奇珍异兽?波斯人;要稀有皮货?还是波斯人。

    波斯人带来的这些东西,有很大一部分并不会到市场上流通,而是被人买下来囤积,每当需要疏通关节,打理人情时,拿出一件来,大事便可定了。

    这楚天舒在商道上是天才,他不可能看不到这一节。在归云居和白兔糖坊凶猛扩张的时候,最缺的,也就是上层的关系。

    而如果真的能在波斯人那里获得大量珍玩,那以后这长安商界,他便能稳稳地扎下根了。

    如此想来,这消息的可信度,似乎一下就上升了不少……

    他睡不着了。

    思考了一夜,张闻达下定了决心。

    楚天舒,我此举根本就没有针对你的心思。

    你放任秘法外流也不愿卖与自家人,确实合着商道,但我用我的办法去偷来、抢来,你又有何话可说呢?

    坊门一开,他便匆匆地跑了出去,他要去找一个人。

    崔琦。

    要说也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命中注定,因为某些楚天舒完全无法预料的原因,他分别在这一张棋盘的两个角星上布下的棋子,互相吸引着越靠越近,最后在天元上相遇了。

    张闻达找到崔琦时,对方才刚刚起床,正打算去楚天舒那里汇报昨日调查的进展。

    “崔兄,我这儿有一件差事,想要交于你,你且看愿不愿意接吧。”

    崔琦与张闻达身后的那些地下势力接触时一直抱有很大的警惕,虽然此前有几次曾经借助他的力量查探了消息,但那也已经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了。

    最近张闻达的遭遇他也早有耳闻,这时候卷入其中,岂不是以身饲虎?

    但他又没办法拒绝,两人还是有一份交情在的。

    崔琦为难地点点头,示意先听听。

    “事情是这样,城中有一伙波斯人,与楚天舒来往密切,他们似乎有些生意在做。我也不瞒你,我现在早已干不了那掮客的勾搭了,但手里还有点钱,便想自己做些买卖。”

    “那楚天舒是商道大才,我与他有些嫌隙,不便去搭他的船,但能知道他在做些什么买卖,想必从中分一杯羹还是不难的。”

    “我所求不多,你且帮我探听探听,那些波斯人,他们与哪些人来往,平日都在哪些地方消遣,买卖的物件主要是什么,近日有没有特别的货物需求,最好的,能知道他们离开长安,要到哪里落脚……”

    崔琦听了他的话,脸色变了几次,最终平静下来。

    “倒不是难事。那商队的名号最近都传疯了,依我看,他们若真有白糖的制法,早就该启程离开长安这是非之地了。张兄,你不会也是为此而来吧?”

    张闻达心里微微一紧,看来除了他,还有其他人在盯着这事,他必须要加紧确认。

    “若说不是,那是假了,能查到相关的线索是最好,但我真正看中的,还是其他边角生意。我老张经了大劫,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清清楚楚,这等大块的肥肉,我是吞不下去的。”

    话虽这么说,但他很有信心,如果崔琦能任事,仅凭他提出的那几个问题,得到的信息就足以推断出制糖法一事的情报。

    “好吧,一千文。”崔琦伸出一只手示意。

    “这……崔兄,贵了吧。”

    “不还价,张兄,我也不诓你,有人跟你要一样的东西,我开价一千二,人家不答应,我便回绝了。你且自己估量吧。”

    “八百文,让一步吧,崔兄。”

    “一步不能让,这事情虽然简单,但繁琐异常,我一个人如何做得过来,要寻几个伴当,哪处不花钱……”

    张闻达走后,崔琦掂量着手里作为定钱的两枚银铤,有些哭笑不得。

    行有行规,楚天舒委托在先,他便不应再接其他委托了,之所以最终接了下来,还是因为他久在牙行里打磨,练出了一种敏锐的直觉。

    他觉得,近日里来关于制糖法的种种事情多半与楚天舒有关系,张闻达的委托他接了,再报给楚天舒,说不定非但无害,反而会受他奖赏。

    更何况,谁跟钱过不去啊?要是楚天舒不同意,大不了钱退了不干呗。

    他在长安混迹十余年,情报上的事情是一把好手,但规矩嘛,却只挑自己喜欢的守----谁让你只出五百钱呢?。

    等到他进了楚天舒的门,把事情一说,从对方的脸色上,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银子你就收着吧,他让你干啥,你就干啥。我这边再多加一条,此后你跟他见面的每一句话,你都来这里复述给我听,酬劳里,我给你另加二百文。”

    “二百文?楚爷,您这打发谁呢?这等线报,放到别处我敢要两千文,您好好给价,我便当您没侮辱过我。”

    楚天舒笑了,这崔琦虽然生性跳脱,爱插科打诨,但见事极明,而且身上有种天赋----就如同他自己在经营运筹上的天赋一样。

    如果能拉到自己身边来,必然是一个良助。

    想到这里,楚天舒开出了一个让崔琦无法拒绝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