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华山诸天 >第三章 千里寻功 古墓丽影
    终南山与华山虽同在陕西境内,但在出行如此困难的古代,真要去一趟,普通人少说也要十天八天的。

    一路之上,他们逢镇落脚,遇店歇息,不疾不徐的赶着路,顺便讲解一些江湖上的规矩,黑道上的暗语。

    这一日,三人行的饥渴,见前方有一间茶水摊开在路边,便径直走了上去,准备喝口茶歇歇脚。

    三人寻了个干净些的方桌坐下,薛公远环视了四周,将手中剑轻轻往桌子上一放,喊道:“主家,来壶茶,有吃的也随意上点。”

    摊主闻言将手中毛巾往身后一批,喜滋滋的过来应道:“好啦,客官您几位稍作,茶水马上就来。”

    片刻就有一身着粗布衣衫的黄毛丫头将茶水点心端了上来。

    三人便吃便聊,不时讲些讲江湖的趣闻。

    正此时,突然远处奔来一匹骏马,马上一名劲装骑士腰悬弯刀,背插一杆黄色三角骑,正疾驰而来。

    这马行的迅疾,马蹄踏处,尘土飞扬,激起一片黄茫茫的尘幕。

    “他奶奶的,赶着去投胎么。”一众歇脚的行客纷纷叫骂不已。

    “这是行镖的趟子手?怎生这般着急?”鲜于路诧异道。

    “许是有紧要之事,常理来讲,走镖的以和为贵,万不会如此行事。”

    薛公远久在江湖行走,见多识广,闻言为他解疑。

    只是事不关己,三人倒也不会多管闲事,随意喝了点茶水,吃了块糕点,便又行上路。

    如此走走停停,过了七八日,终于到了终南山下。

    此时全真派虽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但仙山福地自来不缺僧庙道观,一路行来,上山之人络绎不绝。

    不过这些游人大多去往前山的庙宇,到了山脊,便已人烟稀少。

    终南山脉地域宽广,连绵不绝。真要寻找全真派旧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三人一路询问、探访,终于在三日后找到了一片废墟之地。

    废墟之地占地极广,虽遍布断壁残垣,其中也是杂草丛生,破败不堪,但依稀可见往日辉煌时的大气与壮观。

    看着眼前的一幕,鲜于路唏嘘不已,若是早生几十年,或许还能一睹这顶级门派的落日余晖,此时却已是万万不能了。

    “师兄,我去后山一趟,你们在这里等我。”鲜于路倒不是怕两人知道古墓派的事情,只是有这两人在场,有些话确实不好出口。

    依着倚天剧情来看,此时尚有古墓传人留在此处,或许除了那黄衫姑娘外,还有其他人留存。

    不过鲜子路也不抱着一定能找到的念头,只是来了这书中圣地,自然要尝试一番。

    可惜此时古墓之中有人,要不然找到后潜入其中,寻找到王重阳留下的九阴真经残篇和古墓全真两派武功,岂不美哉。

    可惜生不逢时啊。

    鲜于路想着书中曾说,古墓派在全真教后山,又有蜜蜂环绕,想来此时有人活动,应不难寻找。

    如此这般又寻了一个时辰,终于在一片密林后发现了一群蜜蜂的踪迹。

    顺着蜜蜂的来路,鲜子路迈开步伐,轻身跟上。

    果然在一片苍翠之中,发现了一处低矮得类似墓葬的建筑。

    此时古墓因遁龙桩已经封锁,只留有溪流之下的一处入口。

    但此时的神雕大侠后人自不会还如先祖一般,墨守陈规,困于古墓之中。

    所以鲜于路片刻就在不远处发现了一排排简易的房舍。

    房舍依山而建,木屋竹林,花团锦簇,一派桃源仙境。

    到了跟前栅栏处,鲜子路停下脚步,运起全真心法,吐气出声道:“全真遗泽,特来寻访前辈高人,还望现身一见。”

    其人虽小,但功力已有火候,吐纳之间,真气流转,煞有声势。

    如此呼喊了数声,依旧无人应答,虽明知里面有人影绰绰,但他依旧不曾迈入一步,只待对方应答。

    如此又呆了片刻,鲜于路不免心中失落,怅然长叹后才讪讪而去。

    想是其中之人并不想见自己。

    鲜于路走后没多久,木屋之中,一名姿容艳丽少女仰头向面前中年长须男子问道:“爹爹,你曾经说过我们杨家先祖与全真有旧,这人分明用的是全真心法,爹爹为何不见。”

    中年男子摸了摸女童的头顶,笑道:“见了又怎样?不见又怎样,全真教已经消失了。就如同古墓派一样。”

    少女心下戚戚,但也没再追问,想及家传武学,心中情绪难宁。

    回到客栈,鲜于路越想越觉心不甘,全真教除了全真心法,全真剑法,尚有金雁功,天罡北斗阵等绝世武学,如此来宝山而空手回,实在不甘心。

    思忖良久,鲜于路便决定长居于此。

    并让薛罗两位师兄先行返山,跟师门长辈汇报。

    两人自然不依,若是鲜于路出了问题,他俩人却是担待不起。

    最后只得留下薛公远陪伴,罗行先回山禀明掌门和两位师叔祖。

    随后的日子,鲜于路每日都去古墓驻地附近游荡,或在门口附近打坐练剑,或在古墓边四处探查。

    如此数日,古墓中人也觉躲的厌烦,便不再隐藏行迹,自顾自的忙活各自的活计。

    鲜于路见了心中一喜,待要出言闻寻,却发现这些人全都佯做未曾看见他。

    他见了,不觉一愣,不禁哑然,无视到这种地步么?

    再一看这些人中,侍女仆役不少,心中不免对自己的想法又加深了几分。

    果然这时间不是所有人都如神雕侠和小龙女一样,耐得住寂寞,受得了简朴。

    见此情景,他也不着急,只每日带好干粮,练功不辍。

    如此这般,两不相扰下,又过了数日,一位似鲜花般娇艳的俊俏人儿,迈出了院门。

    少女年岁较鲜于路要大上几岁,却也不过碧玉年华,就这样静静的站在院门口看着他练习剑法。

    片刻后,少女笑道:“你这剑若往右三分,脚在天枢位,接一招浪迹天涯,效果会更好的。”

    鲜子路闻言一愣,继而按照女孩所言,使将出来。

    果然流畅通达许多,以前的窒塞之感荡然无存。

    尽信书不如无书,古人诚不欺我。鲜子路虽然有剑法书录,但一来没有前人练剑心得,二来没有精通此道的高人指点,自然练得不得要法。

    虽也是威力无穷,但其中精妙之处,却决然无法领会,断没有如此顺畅。

    鲜于路心头一喜,便又继续将余下的剑法一一使出,只见草坪之上,少年衣诀飘飘,剑光隐隐,好不潇洒。

    女孩似是毫无心机,见他出招有误,便出言修改,如此半刻钟后,全真剑法已然焕然一新。

    “谢姑娘指点之恩。”鲜子路虽不知这是少女天性纯良,还是家里长辈指使,但指点之恩是实打实的。

    “你这般耍法没来由的弱了全真剑法的威力,不过你年龄尚幼,却也算是有些火候。”女孩闻言轻笑,琼鼻皓齿,宛若玉雕。

    鲜于路被她纯善的笑容感染,也自笑了起来,年幼才有希望啊!

    如此之后,二人慢慢熟识起来,少女虽家学渊源,武艺不凡,但甚少外出,江湖阅历之上却也有些许不足。

    鲜于路日常讲前世的小说戏言当做故事讲给她听,只逗的她娇躯乱颤,笑魇如花。

    待到他修炼之时,少女边会在旁指点一二,或赞或贬,极为认真。

    一晃便是月余过去。这一日,少女打开栅栏门,说道:“小兄弟,我爹爹让你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