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残悲篆 >第七十二章 同流合污
    见姚范醉倒,丈天涯大骂不已,其醉倒后,替换族老回来,监视蛮族的任务便只能自己替他完成,之前说好,全都由姚范一力承担的应允,化为了泡影。

    别无他法,只得放下杯中酒,向着谷外而去,

    出谷之前望了一眼从早晨蛮兵退去之后,便一直昏睡到现在的肖遥,心疼不已,知道其因耗费神识而不支,遂昏睡不已,只希望在此期间,蛮兵不要发动进攻,能让其好好休息休息。

    望着肖遥熟睡的脸庞,想起了已将其纳为弟子,暴躁的情绪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笑逐颜开爬上了肥硕的脸庞。

    蛮族退兵之后,自己将想要纳其为弟子的想法告知肖遥,起先肖遥不敢答应,但当听得丈天涯各论各的言论,思考过后,便欣然同意了。

    毕竟丈天涯的想法虽较为奇异,在域内还从未有人如此施为。但其想出的办法并未坏了规矩,不失为良策,让人无可挑剔,无话可说。

    宗门与宗门,丈天涯与觅山宗,肖遥与安元宗,互相之间泾渭分明,绕过了忌讳和底线,只要不越雷池半步,宗门的责罚便落不到师徒二人头上,依此法,即便肖遥想多拜几个师傅,亦无人可管。

    更何况,丈天涯将在不久之后将远去他域,是否有人能获知二人为师徒关系还得两说,一旦刻骨成功归来,其境界必定一飞冲天,到那时,便能在域内横着走,更不怕别人的指摘。

    丈天涯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愿意在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的情况下,纳肖遥为弟子。

    是因为心血来潮,自己的弟子并无出色之人。又或者是跟姚范赌一口气,其底下的弟子皆为天赋异禀之徒。再或者是因为打从心底里就高看了肖遥一眼,喜欢得紧,觉得其将来必定能够成材,等等等等。

    最终,丈天涯将自己纳肖遥为徒的行为归结为“眼缘”二字。

    沉睡中的肖遥,当然不知道丈天涯的想法,此刻,其识海正在慢慢的扩大,经过丈天涯施放的大火灼烧,又扩大了一倍不止,若此刻有人探查其神魂,必定惊讶不已,一个八岁孩童的识海,竟然与入途境后期的修士相当。这与其以己身为阵眼是分不开的。

    翌日清晨,熟悉的唿哨声再次响起,假寐的众人依旧跃然而起,迷雾将视线遮蔽,响箭划过天空,崩开后化为兽首图腾,蛮兵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向谷内进发。所发生的一切与昨日并无二致。

    唯有不同的是,泥墙倒塌的声音轰然响起,和蛮兵手上的长木,变为了连片的厚实铁板,按照谷内的地方大小,铸造在了一起,被蛮兵举过头顶,向着高墙进发。

    之后发生的情景,若前一天一般,虽然无长木助燃,但有身俱木灵根的姚范配合丈天涯施法,烈火灼烧得居然比前一天更强,更猛。

    整场屠杀比前一天快了不少,令后续未到的蛮兵望风而逃,缩了回去。

    由于一众修士有了经验,火势一停,未待族老安排,便主动跃下高墙,仔细的翻找搜罗起来。日上三竿之时,便已全部搜罗完毕,然后回归高墙,吃喝了起来,轻松无比。

    就这样,一周之内,蛮族前前后后进攻了不下十次,但次次因为族老与两位长老处理得当,使得蛮族损失了不少蛮兵。高墙却屹立不倒,固若金汤,自身未损失一兵一卒。

    令一向毫不怜惜蛮兵生命的蛮族首领,渐渐心疼了起来,不再无故的命令大批的蛮兵,蛮攻蛮打。

    毕竟这样的无止境的消耗,却止步不前,是谁都承受不起的。未获得任何战果,还损失了一大批部卒,说出去,任谁脸上都挂不住。

    蛮族首领的所作所为若放在其他时候,并无差错。若非有大阵守护,丈天涯一众人等能靠着坚固的防守,放手施为,进可攻退可守的话,早已被其攻破,根本不会损耗那么多蛮兵,

    只因固有思维作祟,自从踏入望乡岭以来,胜利总是来得非常容易,久而久之便骄怠了起来。再加上,在再进攻一次便能踏平的想法蛊惑下,才招致一次次的失败。当发现蛮兵的死伤超过其预估之后,终于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亦发现了端倪,知晓凤尾谷的厉害。便开始调整策略,不再枉费蛮兵性命,猛冲猛打。

    姚范与丈天涯趁这段时间搜罗了不少灵石与宝物,每次击退蛮兵之后,私藏起所有收获的一成,作为将来去到外域所用。将身上自带的储物袋塞得满满当当。

    若非恰逢其时的从蛮兵身上新搜罗到了几个储物袋,两人必定无处继续私藏斩获,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财富归入肖城,白白流走。

    与此同时,身上穿的,脖子上戴的,腰间挂的,脚上套的,都换了一轮,均为品相绝佳的宝物,任谁看了都分外眼红。

    渐渐的,族老发现了些许端倪,发觉搜罗来的灵石、宝物总是莫名的缺少些许和不翼而飞,又见两位长老在这几日,比来之前财大气粗了不少,稍加留意便发觉是其二人在背地里捣的鬼。

    但还未待其询问一二,自己却被丈天涯拖下了水。一番“好言相劝”之后,收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财货,初时忐忐忑忑,不断的推诿,分到几次之后胆子便大了不少,笑逐颜开的与二人“同流合污”了起来。还美其名曰“收获”。

    一众修士都有察言观色的本事,见三人收获颇丰,亦分外眼热。遂,悄悄的有样学样,虽不敢明目张胆,但私下亦将心仪之物纳入自己的口袋,偷摸着收起几块灵石。时间久了,同样积累了不少身家。

    肖遥则在高台上默默的望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抱着不参与也不揭露的心态,将自己置身事外。

    并非其不眼红,只是觉得用不了多久此地发生之事,必定会被城内知晓,只是时间问题,或许此时此刻众族老与众长老便已有所发觉,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