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纪宋之始 >第38章 妖孽的诞生
    “兄长授业,从不严令谦死读,而是带谦观诸事,引谦思其意。如同天上日月,世人皆知日月轮转,可又有谁能知,日月尚有对立时?”

    李纲立刻反驳道:“一派胡言,若非日月同辉,何以对立?”

    钱谦笑了,笑的十分开心,“先生,可曾亲眼所见?”

    “吾自然......天道轮回,何以见之?”

    “既不见之,何以断言?”

    将了先生一军,钱谦并未就此罢休,而是借着话题,继续说将军庙之事。“庙中残破,谦不以为然,兄长却面露愧色,为谦讲明,庙乃是百姓感恩面涅将军狄青而立。”

    “狄青庙?”老先生李纲还真不清楚,这庙中到底供奉着哪位神仙。

    钱谦道:“谦问兄长,庙之残破,何以面对先人。兄长道:非重事,吾更希望你去想,庙因何而立......或功勋,或德行,钱谦思虑许久,兄长便给谦讲了面涅将军生前之事。”

    李纲忍不住点头,想必方晨有意劝导钱谦,效仿忠贤。

    可他没想到,钱谦紧跟着说道:“谦以为兄长借先人,助谦扶正性格之缺,引为正途。可谦错了......”

    李纲没忍住,出声道:“为何错?”

    钱谦摇头不知,叹气道:“兄长言:不该如此。”

    不该如此?

    是在惋惜狄青的遭遇?

    还是在叹息庙宇破败之相?

    又或许......

    李纲联想到了朝堂,突然生出一丝明悟,七十七日罢相,对他而言,何尝不是一种羞恶?

    忠君报国,最后却被官家避讳,离开临安府之前,他曾亲口言:不该如此!

    如今记忆重叠,他很快想到了其中关键。

    难不成这小子是在惋惜大宋?

    可他不过一幼童,怎能得知朝中事?

    世间真有妖孽否?

    “你这问题,老夫无以作答,安心坐下听讲。”一切事放在后面,如今他不过是一名教书先生,自当以学生课业为主。

    看着钱谦,又会想起几日前,那个羁傲不逊的小子,李纲突然很想笑。

    他被罢相又如何?

    迟早有一日,会有人替他重回朝堂,夺回他失去的颜面。

    不过那小子,还得找人查查更好。

    依旧是品读论语,与往常不同,李纲多次喊钱谦问话,整篇圣人言,问了足有三成。

    钱谦一改往日怯懦,对答如流,惊呆了所有人的预料。

    爷爷所言无误,钱谦若能改掉缺点,日后定能成为一代大儒。

    如此善学,为何以前唯唯诺诺,不愿表现?

    钱谦的那位兄长,究竟对他做了什么?

    仅仅七日便可将钱谦调教成如今这般,若换做自己呢?

    一直生活在爷爷的照顾之下,李少英比许多同龄人要懂事的多,作为李纲的独孙,眼界更加宽广。

    为何先前会替钱谦说话,不过是见钱谦转变,借此机会缓解二人关系。

    说不准某一日,钱谦就会被爷爷收入门下,到时若自己与对方针锋相对,岂不是手足相残?

    一日学课,李纲心中忍不住惊叹,钱谦就是天生的读书人,若能苦读十年,必定一朝登第唱名。

    钱谦终于展现出了自己的天赋,善读好读,书过一遍,意知三分。

    不仅证明了李纲的眼光没有问题,更证明了方晨对他的教导,深入人心。

    方晨用了七日,去培养他的自主思维。

    不同于其他学子的人云亦云,为读而读,钱谦很清楚他是为了自己读书,是书中至理而读书。

    钱谦没想过科举,方晨更是一次都没提过科举二字。

    兄弟二人默契十足,在他们二人眼中,科举轻如鸿毛。

    钱谦希望,自己能做到兄长所言,为自己而活。

    下学后,李纲让钱谦将一句话带回家中,告诉他钱家有福。

    钱谦似有猜测,并未着急离去,而是跑到李少英面前,问道:“李同窗,谦有事想问。”

    “钱谦,你要问什么?”

    “敢问李同窗,谦不曾得罪与你,你却多次针锋相对。丝毫不顾谦之父,先生更不曾过问,为何?”

    李少英面露难色,不好作答。

    钱谦更加肯定心中猜测,笑道:“谦已猜到,既然如此,前事一笔勾销,还望今后互帮互助。”

    李少英急忙点头,“自是应该,钱...钱同窗。”

    回身对着尚未离去的李纲一拜,随后背起竹筐,钱谦快步离开学堂。

    李少英背后出了一层冷汗,钱家这二位都是妖孽吗?

    李纲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好!甚好!少英,派人回府,老夫今日要痛饮几杯。”

    “是,爷爷!”

    马车上,钱谦紧握双拳,终于想清楚几日前,兄长为何会被先生责怪。

    一切都是因为他。

    先生叫他带话给兄长,却说钱家有福。

    钱家之福何在?先生又想通过他告诉兄长什么?

    为何自那之后,兄长再不去学堂?

    如果一切都是因为自己,那么所有问题都可以解释得通!

    钱谦的记忆力很好,他记着一年前,钱有为安排他进入学堂时,曾对他说过。

    “若你能拜到先生门下,我钱家便可光耀门楣。”

    起初不理解,入了学堂,不就是拜在先生门下吗?

    如今,一切都有了最合理的解答。

    先生,要收他做门生。

    而在那之前,先生因为他的性格问题,一直在犹豫。

    兄长的出现,给了先生一个更好的选择,所以......

    所以兄长为了他,不惜今后再不踏入学堂半步,就向兄长入学前所言,总不能叫人欺负了谦哥儿一样。

    哪怕是兄长自己,也不愿阻拦他的路。

    兄如此厚待,叫弟如何心安?

    回到府中,钱谦先去见钱夫人,“娘,先生说,钱家有福了。”

    钱夫人听后喜极而泣,急忙道:“晨儿出门未归,你且叫人去县衙,知会郎君。”

    果不其然,钱谦猜对了。

    “可是娘,我不想拜在先生门下。”

    “什么?你胡说什么?”钱夫人顿时就愣住了,指着钱谦问道:“谁告诉你的?”

    钱谦不愿,心有不甘,“正是因为兄长,谦受之有愧。”

    “那你就更该拜师,才不费晨儿一片苦心。”

    钱谦反问道:“那兄长呢?”

    “晨儿他...他......”钱夫人也没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