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三国之北境之王 >第437章 渡江
    虽说新任的丹阳令是袁术的手下,但他能指挥的只有几百郡兵,而城外驻扎着六千多兵马,虽说都是清一色的新兵,但丹阳令心里很明白,自己如果贸然出击的话,简直就是以卵击石,因此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对城外的兵马不闻不问,反正他们要不了多久,就会折返青州的。

    第二天清晨,太史慈并没有立即率兵出发,而是对兵马进行了重新编组。虽说都是新兵,但来自丹阳县的新兵经过了好几天的训练,多少有点兵的样子,再加上他们兵器甲胄齐全,看起来还是听唬人的。因此太史慈把他们和於潜县的新兵进行混编,每百人里,丹阳兵占七成,於潜兵占三成。

    重新编组军队的事情,说着简单,做起来却特别繁琐。等忙完这一切之后,已经差不多中午了。队率想到现在已经是中午,就算出发赶路,也走不了多远吗,便要停下来扎营,便向太史慈请示:“先锋,你看我们是否在这里再停留一晚,等明日再出发?”

    对于队率的说法,太史慈在心里是非常认同,假如在这里多停留一晚,可以让丹阳兵和於潜兵之间多磨合磨合,等第二日出发时,双方的关系应该变得很融洽了。但当他抬头看到远处丹阳县城墙上晃动的人影,便明白自己继续停留在这里,只会让城里的丹阳令担惊受怕。要是把他逼急了,派人去向袁术求救,到时自己的这支兵马是否能安全地离开扬州,也是一个问题。

    权衡了利弊之后,太史慈果断地命令:“拔营,启程!”

    队率一向对太史慈的命令,都是不打折扣的,既然太史慈说要启程,那就命令兵马拔营启程就是了。而於潜令却跑过来对太史慈说:“子义兄,今日刚刚完成了兵马的编组,不如在此地再停留一天,明日再出发如何?”

    太史慈用手里的马鞭朝远处的城墙一指,说道:“使君,你看看那边城墙上晃动的人影,假如某没有猜错的话,新任的丹阳令肯定也在其中。毕竟这么大一支兵马驻扎在城外,对他就是一个威胁,如果我们不离开的话,想必他也不会安心。”

    听太史慈这么一说,於潜令才发起远处的城墙之上,果真有不少的人影晃动,肯定是丹阳令带着人在坚守营寨的动静。他转念一想,假如自己和丹阳令易地而处,看到有这么一支兵马驻扎在城外,就算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任何敌意,但自己依旧会寝食难安的。

    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於潜令便不再反对太史慈立即拔营启程的命令了,相反,他还希望兵马能早点离开这里,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安营扎寨。

    见到太史慈的兵马启程,沿着观察朝北而去时,站在城墙上偷窥的丹阳令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个让自己担心的瘟神终于离开了,自己今晚总算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谁知这时,他的一名亲信凑过来问道:“使君,你看是否需要派人去通知公路大人,请他派出兵马追杀……”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挨了丹阳令的一个耳光。丹阳令冲着他恶狠狠地骂道:“蠢货,你这个天生的蠢货。你有没有想过,要是将此事向主公禀报时,他问我为何不早点禀报,甚至还听任这支兵马离开时,我该怎么回答?”

    亲信原本是想拍拍马匹,让自家老爷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谁知却拍在了马腿上,不光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冤枉挨了一巴掌。虽然他嘴里没说什么,但心里却对丹阳令心生怨恨。

    太史慈的兵马离开了丹阳县,朝着北面进发时,队率走过来向太史慈请示:“先锋,明日我们的兵马就可以到达长江边,但是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船只,把兵马渡过去啊?”

    太史慈他们来的时候,只有五十来人,过长江之时,还是分乘两只船,才把人全部度过来。如今五十多人变成了六千多人,要把这么多人都渡到长江北岸去,所需的船只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想到这里,太史慈立即吩咐队率:“你立即率二十名骑兵,赶到长江边,想办法多收集一些船只,以便供大军渡河之用。”

    “先锋。”听到太史慈的这道命令,队率有些为难地说:“仓促之间,小的到什么地方去找那么多船只啊?”

    “这是你的事情,”太史慈面无表情地说:“不管你是去偷、去抢,反正在明日大军到达长江边之时,某要看到足够的船只。”

    虽说新任的丹阳令是袁术的手下,但他能指挥的只有几百郡兵,而城外驻扎着六千多兵马,虽说都是清一色的新兵,但丹阳令心里很明白,自己如果贸然出击的话,简直就是以卵击石,因此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对城外的兵马不闻不问,反正他们要不了多久,就会折返青州的。

    第二天清晨,太史慈并没有立即率兵出发,而是对兵马进行了重新编组。虽说都是新兵,但来自丹阳县的新兵经过了好几天的训练,多少有点兵的样子,再加上他们兵器甲胄齐全,看起来还是听唬人的。因此太史慈把他们和於潜县的新兵进行混编,每百人里,丹阳兵占七成,於潜兵占三成。

    重新编组军队的事情,说着简单,做起来却特别繁琐。等忙完这一切之后,已经差不多中午了。队率想到现在已经是中午,就算出发赶路,也走不了多远吗,便要停下来扎营,便向太史慈请示:“先锋,你看我们是否在这里再停留一晚,等明日再出发?”

    对于队率的说法,太史慈在心里是非常认同,假如在这里多停留一晚,可以让丹阳兵和於潜兵之间多磨合磨合,等第二日出发时,双方的关系应该变得很融洽了。但当他抬头看到远处丹阳县城墙上晃动的人影,便明白自己继续停留在这里,只会让城里的丹阳令担惊受怕。要是把他逼急了,派人去向袁术求救,到时自己的这支兵马是否能安全地离开扬州,也是一个问题。

    权衡了利弊之后,太史慈果断地命令:“拔营,启程!”

    队率一向对太史慈的命令,都是不打折扣的,既然太史慈说要启程,那就命令兵马拔营启程就是了。而於潜令却跑过来对太史慈说:“子义兄,今日刚刚完成了兵马的编组,不如在此地再停留一天,明日再出发如何?”

    太史慈用手里的马鞭朝远处的城墙一指,说道:“使君,你看看那边城墙上晃动的人影,假如某没有猜错的话,新任的丹阳令肯定也在其中。毕竟这么大一支兵马驻扎在城外,对他就是一个威胁,如果我们不离开的话,想必他也不会安心。”

    听太史慈这么一说,於潜令才发起远处的城墙之上,果真有不少的人影晃动,肯定是丹阳令带着人在坚守营寨的动静。他转念一想,假如自己和丹阳令易地而处,看到有这么一支兵马驻扎在城外,就算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任何敌意,但自己依旧会寝食难安的。

    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於潜令便不再反对太史慈立即拔营启程的命令了,相反,他还希望兵马能早点离开这里,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安营扎寨。

    见到太史慈的兵马启程,沿着观察朝北而去时,站在城墙上偷窥的丹阳令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个让自己担心的瘟神终于离开了,自己今晚总算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谁知这时,他的一名亲信凑过来问道:“使君,你看是否需要派人去通知公路大人,请他派出兵马追杀……”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挨了丹阳令的一个耳光。丹阳令冲着他恶狠狠地骂道:“蠢货,你这个天生的蠢货。你有没有想过,要是将此事向主公禀报时,他问我为何不早点禀报,甚至还听任这支兵马离开时,我该怎么回答?”

    亲信原本是想拍拍马匹,让自家老爷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谁知却拍在了马腿上,不光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冤枉挨了一巴掌。虽然他嘴里没说什么,但心里却对丹阳令心生怨恨。

    太史慈的兵马离开了丹阳县,朝着北面进发时,队率走过来向太史慈请示:“先锋,明日我们的兵马就可以到达长江边,但是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船只,把兵马渡过去啊?”

    太史慈他们来的时候,只有五十来人,过长江之时,还是分乘两只船,才把人全部度过来。如今五十多人变成了六千多人,要把这么多人都渡到长江北岸去,所需的船只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想到这里,太史慈立即吩咐队率:“你立即率二十名骑兵,赶到长江边,想办法多收集一些船只,以便供大军渡河之用。”

    “先锋。”听到太史慈的这道命令,队率有些为难地说:“仓促之间,小的到什么地方去找那么多船只啊?”

    “这是你的事情,”太史慈面无表情地说:“不管你是去偷、去抢,反正在明日大军到达长江边之时,某要看到足够的船只。”

    虽说新任的丹阳令是袁术的手下,但他能指挥的只有几百郡兵,而城外驻扎着六千多兵马,虽说都是清一色的新兵,但丹阳令心里很明白,自己如果贸然出击的话,简直就是以卵击石,因此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对城外的兵马不闻不问,反正他们要不了多久,就会折返青州的。

    第二天清晨,太史慈并没有立即率兵出发,而是对兵马进行了重新编组。虽说都是新兵,但来自丹阳县的新兵经过了好几天的训练,多少有点兵的样子,再加上他们兵器甲胄齐全,看起来还是听唬人的。因此太史慈把他们和於潜县的新兵进行混编,每百人里,丹阳兵占七成,於潜兵占三成。

    重新编组军队的事情,说着简单,做起来却特别繁琐。等忙完这一切之后,已经差不多中午了。队率想到现在已经是中午,就算出发赶路,也走不了多远吗,便要停下来扎营,便向太史慈请示:“先锋,你看我们是否在这里再停留一晚,等明日再出发?”

    对于队率的说法,太史慈在心里是非常认同,假如在这里多停留一晚,可以让丹阳兵和於潜兵之间多磨合磨合,等第二日出发时,双方的关系应该变得很融洽了。但当他抬头看到远处丹阳县城墙上晃动的人影,便明白自己继续停留在这里,只会让城里的丹阳令担惊受怕。要是把他逼急了,派人去向袁术求救,到时自己的这支兵马是否能安全地离开扬州,也是一个问题。

    权衡了利弊之后,太史慈果断地命令:“拔营,启程!”

    队率一向对太史慈的命令,都是不打折扣的,既然太史慈说要启程,那就命令兵马拔营启程就是了。而於潜令却跑过来对太史慈说:“子义兄,今日刚刚完成了兵马的编组,不如在此地再停留一天,明日再出发如何?”

    太史慈用手里的马鞭朝远处的城墙一指,说道:“使君,你看看那边城墙上晃动的人影,假如某没有猜错的话,新任的丹阳令肯定也在其中。毕竟这么大一支兵马驻扎在城外,对他就是一个威胁,如果我们不离开的话,想必他也不会安心。”

    听太史慈这么一说,於潜令才发起远处的城墙之上,果真有不少的人影晃动,肯定是丹阳令带着人在坚守营寨的动静。他转念一想,假如自己和丹阳令易地而处,看到有这么一支兵马驻扎在城外,就算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任何敌意,但自己依旧会寝食难安的。

    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於潜令便不再反对太史慈立即拔营启程的命令了,相反,他还希望兵马能早点离开这里,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安营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