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三国之北境之王 >第287章 董承举荐
    三日后的上午,韩湛带着黄忠以及五千骑兵,护送着五万长安的百姓,朝邺城的方向进发。郭嘉、荀攸、徐庶等人将他送到了城门,临分别之前,韩湛再三叮嘱三人说道:“这几日又有五六万百姓报名,要把他们都安全地护送到冀州地界,你们肩上的责任可不轻啊。”

    “请主公放心,”郭嘉向韩湛表态说:“嘉与诸公一定不辜负主公的信任。”

    韩湛望着面前的三位谋士,心里在想,这几位可是三国时代最出类拔萃的谋士,若是连他们都办不好这些事情,那么还有谁能办好呢?于是没有再多说,只是朝三人拱了拱手,翻身上了战马,带着陈到等人去追赶前面的黄忠去了。

    在经过五日的跋涉之后,大军来到了函谷关。远远地望着关隘上飘着的“韩”字大旗,韩湛感慨地说:“若是汉升和董国丈没有及时地夺取这座关隘,估计我冀州大军如今还被困在关隘的东面不得寸进,更别说到京师击败李傕、郭汜等人了。”

    听到韩湛的夸奖,黄忠连忙谦虚地说:“主公过奖了,黄某不敢居功。我军能夺取函谷关,董国丈功不可没。”

    不久前被派来守御函谷关的董承,听说韩湛带人来了,连忙出关相迎。还隔着老远,董承就躬身施礼:“属下参见主公!主公一路鞍马劳顿,且入关歇息吧。”

    虽说韩湛一直骑在马上,但连着赶了几天的路,人还是感觉有些疲乏。既然董承要自己入关,便顺水推舟地答应了下来。

    在守将府里,董承为韩湛设宴洗尘,同时打听韩湛对自己下一步是如何安排的。他先举起酒樽敬了韩湛一樽酒,随后试探地问:“主公将长安的百姓都迁往了冀州,不知对这函谷关是如何考虑的?”

    别看董承没有直接问,你打算如何安置我?但韩湛还是从他的话里,听出了弦外之音,连忙说道:“如今长安和雒阳两地,都已经是人烟稀少,函谷关守与不守,都是无关轻重。等长安的百姓撤完之后,董国丈也率兵放弃此地,返回邺城吧。”

    听说韩湛打算让自己回邺城,董承顿时喜出望外,他连忙起身朝韩湛深施一礼,说道:“如此,董某就多谢主公了。待长安的百姓一撤完,董某就放火烧掉此关隘,随大军一同撤回邺城。”

    对于董承准备烧毁函谷关的说法,韩湛并没提出什么反对意见。他心里想,反正这个鬼地方十几二十年内都不会有什么人烟,留人在此看守,真的没有什么必要,一把火烧掉是最省事,免得有强人占据此事为非作歹。

    又饮了一会儿酒,董承忽然有些为难地说:“主公,属下有几个故交,那是昔日白波帅的属下。属下打算招揽他们加入冀州军,不知主公的意下如何?”

    一听到白波帅,韩湛便知道是黄巾军的余部,没有立即表态,而是反问道:“董国丈,不知是哪几位故交,不妨说来听听?”

    “他们分别是韩暹、李乐、胡才三人。”董承见韩湛听到白波帅,脸上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连忙接着说道:“他们的手下约有四五万兵马,若是能招入麾下,冀州军的实力又能大大加强。”

    如果是旁人,听说有四五万兵马的加入,肯定都高兴地找不到北了。但韩湛考虑的是这些人都是黄巾军的余部,里面的成员良萎不齐,若是贸然接受,对冀州军的形象恐怕会有影响。因此,不免踌躇起来。

    见韩湛迟迟不回答,董承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尴尬。在说这事之前,他就曾经仔细考虑过,根据他的经验,但凡是一名有称霸野心的主公,听说有四五万兵马的加入,会立即表现得欢天喜地。而韩湛听后,不管没有什么喜悦之色,表情反而变得凝重起来。他试探地问:“主公,假如您不愿接收他们也无所谓,属下回绝他们就是了。”

    虽然韩湛对收容这批兵马,心里有些不情愿,但他转念一想,若是对这支兵马不闻不问,听任他们在冀州地界活动,早晚必成祸害。与其将来派兵去清剿他们,但不如暂且收入麾下,然后再重新整顿一番就是了。想到这里,韩湛冲董承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是国丈推荐的人,想必不会太差。但不知国丈打算如何联络他们啊?”

    见韩湛同意收容韩暹、李乐、胡才等人,董承不禁长松了一口气,听说韩湛急于想见到三人,连忙说道:“主公,说来也巧,三人昨日来到本关,说想拜见主公。不知主公可否现在见他们三人?”

    “董国丈,既然他们三人在你的府中,为何不早点让他们前来相见。”韩湛笑着对董承说:“快点请他们出来相见吧。”

    董承向韩湛告了一声罪,起身走进了后堂。片刻功夫,就从里面带出三名顶盔掼甲的武将。三人在董承的带领下,来到了韩湛的面前,同时抱拳施礼:“韩暹、李乐、胡才见过亭侯!”

    “三位将军免礼!”韩湛连忙伸手虚扶了一下,随后对董承说道:“董国丈,请吩咐下人给三位将军准备酒菜,本侯要与他们开怀畅饮。”

    众人坐下后,韩湛在脑子里仔细回忆关于三个人历史,根据科普读物《三国演义》的记载,三人都是黄巾军的余部,特别是李乐,更是啸聚山林之辈,如果不是实在无兵可用,董承等人也不会将他们招来。

    三日后的上午,韩湛带着黄忠以及五千骑兵,护送着五万长安的百姓,朝邺城的方向进发。郭嘉、荀攸、徐庶等人将他送到了城门,临分别之前,韩湛再三叮嘱三人说道:“这几日又有五六万百姓报名,要把他们都安全地护送到冀州地界,你们肩上的责任可不轻啊。”

    “请主公放心,”郭嘉向韩湛表态说:“嘉与诸公一定不辜负主公的信任。”

    韩湛望着面前的三位谋士,心里在想,这几位可是三国时代最出类拔萃的谋士,若是连他们都办不好这些事情,那么还有谁能办好呢?于是没有再多说,只是朝三人拱了拱手,翻身上了战马,带着陈到等人去追赶前面的黄忠去了。

    在经过五日的跋涉之后,大军来到了函谷关。远远地望着关隘上飘着的“韩”字大旗,韩湛感慨地说:“若是汉升和董国丈没有及时地夺取这座关隘,估计我冀州大军如今还被困在关隘的东面不得寸进,更别说到京师击败李傕、郭汜等人了。”

    听到韩湛的夸奖,黄忠连忙谦虚地说:“主公过奖了,黄某不敢居功。我军能夺取函谷关,董国丈功不可没。”

    不久前被派来守御函谷关的董承,听说韩湛带人来了,连忙出关相迎。还隔着老远,董承就躬身施礼:“属下参见主公!主公一路鞍马劳顿,且入关歇息吧。”

    虽说韩湛一直骑在马上,但连着赶了几天的路,人还是感觉有些疲乏。既然董承要自己入关,便顺水推舟地答应了下来。

    在守将府里,董承为韩湛设宴洗尘,同时打听韩湛对自己下一步是如何安排的。他先举起酒樽敬了韩湛一樽酒,随后试探地问:“主公将长安的百姓都迁往了冀州,不知对这函谷关是如何考虑的?”

    别看董承没有直接问,你打算如何安置我?但韩湛还是从他的话里,听出了弦外之音,连忙说道:“如今长安和雒阳两地,都已经是人烟稀少,函谷关守与不守,都是无关轻重。等长安的百姓撤完之后,董国丈也率兵放弃此地,返回邺城吧。”

    听说韩湛打算让自己回邺城,董承顿时喜出望外,他连忙起身朝韩湛深施一礼,说道:“如此,董某就多谢主公了。待长安的百姓一撤完,董某就放火烧掉此关隘,随大军一同撤回邺城。”

    对于董承准备烧毁函谷关的说法,韩湛并没提出什么反对意见。他心里想,反正这个鬼地方十几二十年内都不会有什么人烟,留人在此看守,真的没有什么必要,一把火烧掉是最省事,免得有强人占据此事为非作歹。

    又饮了一会儿酒,董承忽然有些为难地说:“主公,属下有几个故交,那是昔日白波帅的属下。属下打算招揽他们加入冀州军,不知主公的意下如何?”

    一听到白波帅,韩湛便知道是黄巾军的余部,没有立即表态,而是反问道:“董国丈,不知是哪几位故交,不妨说来听听?”

    “他们分别是韩暹、李乐、胡才三人。”董承见韩湛听到白波帅,脸上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连忙接着说道:“他们的手下约有四五万兵马,若是能招入麾下,冀州军的实力又能大大加强。”

    如果是旁人,听说有四五万兵马的加入,肯定都高兴地找不到北了。但韩湛考虑的是这些人都是黄巾军的余部,里面的成员良萎不齐,若是贸然接受,对冀州军的形象恐怕会有影响。因此,不免踌躇起来。

    见韩湛迟迟不回答,董承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尴尬。在说这事之前,他就曾经仔细考虑过,根据他的经验,但凡是一名有称霸野心的主公,听说有四五万兵马的加入,会立即表现得欢天喜地。而韩湛听后,不管没有什么喜悦之色,表情反而变得凝重起来。他试探地问:“主公,假如您不愿接收他们也无所谓,属下回绝他们就是了。”

    虽然韩湛对收容这批兵马,心里有些不情愿,但他转念一想,若是对这支兵马不闻不问,听任他们在冀州地界活动,早晚必成祸害。与其将来派兵去清剿他们,但不如暂且收入麾下,然后再重新整顿一番就是了。想到这里,韩湛冲董承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是国丈推荐的人,想必不会太差。但不知国丈打算如何联络他们啊?”

    见韩湛同意收容韩暹、李乐、胡才等人,董承不禁长松了一口气,听说韩湛急于想见到三人,连忙说道:“主公,说来也巧,三人昨日来到本关,说想拜见主公。不知主公可否现在见他们三人?”

    “董国丈,既然他们三人在你的府中,为何不早点让他们前来相见。”韩湛笑着对董承说:“快点请他们出来相见吧。”

    董承向韩湛告了一声罪,起身走进了后堂。片刻功夫,就从里面带出三名顶盔掼甲的武将。三人在董承的带领下,来到了韩湛的面前,同时抱拳施礼:“韩暹、李乐、胡才见过亭侯!”

    “三位将军免礼!”韩湛连忙伸手虚扶了一下,随后对董承说道:“董国丈,请吩咐下人给三位将军准备酒菜,本侯要与他们开怀畅饮。”

    众人坐下后,韩湛在脑子里仔细回忆关于三个人历史,根据科普读物《三国演义》的记载,三人都是黄巾军的余部,特别是李乐,更是啸聚山林之辈,如果不是实在无兵可用,董承等人也不会将他们招来。

    “董国丈,既然他们三人在你的府中,为何不早点让他们前来相见。”韩湛笑着对董承说:“快点请他们出来相见吧。”

    董承向韩湛告了一声罪,起身走进了后堂。片刻功夫,就从里面带出三名顶盔掼甲的武将。三人在董承的带领下,来到了韩湛的面前,同时抱拳施礼:“韩暹、李乐、胡才见过亭侯!”

    “三位将军免礼!”韩湛连忙伸手虚扶了一下,随后对董承说道:“董国丈,请吩咐下人给三位将军准备酒菜,本侯要与他们开怀畅饮。”

    众人坐下后,韩湛在脑子里仔细回忆关于三个人历史,根据科普读物《三国演义》的记载,三人都是黄巾军的余部,特别是李乐,更是啸聚山林之辈,如果不是实在无兵可用,董承等人也不会将他们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