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人在大唐已成国师 >第77章 数学,真好玩!
    第二天含元殿大朝会。

    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再次接受朝臣以及外使们的歌功颂德,也就是俗称的拍马屁。

    然后这事就完美落幕了。

    至于位居首功的老杨,他表示最近比较忙,长安城的同事们实在是太热情了。

    每天下班后,各个部门的同事都来邀请他喝酒,档期都排到两个月后了,天天赶场,备受酒精的考验。

    同僚们实在是太热情了,那叫一个亲切啊!当然了,还有那些同僚送的新罗婢,也很亲切的说。

    有些家里有未出嫁的妹妹啊!表妹啊!堂妹啊!女儿啊!甚至干女儿啊!通通表示要认识一下杨师道,就问老杨你什么时候有空到家里做一下客。

    至于为什么这么热情?

    因为最近大唐领导班子正在商议要怎么处理斛薛部的人和地盘。

    “杨公,不知陛下和宰辅们对斛薛部的事商议的如何了?”请客喝酒的人这么问道。

    “薛州!”老杨十分得意透露出第一手消息。

    “定为薛州?”

    “正是,斛薛部特勤斛薛术已经改名为薛术,并其族人同改薛姓,归化为汉,安置于狼山以北,辖下设三个县。”

    一州三县,这特么得多少空缺啊?

    众人瞬间就不淡定了。

    边远山区对普通公务员或许没什么吸引力,因为没什么油水,但对不缺钱的豪门世家权贵们可就不一样了。

    那可都是正正经经的大唐编制内公务员岗位,整整一州三县辣么多。

    让家里的小辈们去那里混个三年两载,回来后资历就不一样了。

    把简历往吏部办公室桌子上一扔。

    你们都看看!看看!

    我家那小子响应国家号召,在民风彪悍的贫瘠之地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大无畏精神,为当地百姓谋福利、谋发展。

    这样的大唐好公仆,你们吏部的人不应该表彰一下吗?

    不应该给他一个好的上升机会吗?

    难道你们吏部的人都瞎了吗?

    然而,这一州三县的公务员岗位拿捏在谁的手里?

    不就是眼前这位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杨师道杨都督手里吗?

    所以最近请他喝酒的人很多,想和他成为亲戚的更多。

    就算没有一州三县的公务员岗位任免权,老杨立了辣么大的功劳,极有可能会成为当朝宰辅的候选人。

    这种潜力股,别说自己的女儿或者妹妹想送上门,就是自家老婆都有可能双手奉上。

    至于被老杨抢了功劳的周绍范。

    这会正在丰州玩沙子呢!而且估计要玩好些年,毕竟守住永丰县这点功劳,实在是拿不出手啊!

    不过好在李世民到底没有让他滚回老家,之前只是吓唬吓唬他而已,警告他别轻易玩罢工这一套,暗地里还是给了他一点补偿的。

    就是让他儿子去东宫和太子一起进学。

    也就是俗称的陪太子读书。

    ……

    东宫,弘文馆。

    “太子殿下,这是甚么?”

    “哦,是道务啊,这叫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周道务一脸茫然。

    “那这个呢?”

    “这叫梯形。”

    “梯形?”

    然后看着纸张上的奇奇怪怪符号,周道务更是迷茫了。

    挠了挠脑袋继续问道,“太子殿下,这些能作甚?”

    “先生言此为科学之道,入门级别。”

    “嘶!这就是传说中的科学之道吗?”

    “正是!”

    周道务一脸激动的表情,科学之道他可是如雷贯耳,如今一听这就是传说中的科学之道,忍不住心中激荡,一脸向往。

    “道务对科学之道亦有兴趣?”

    周道务狂点头。

    “来来来。”

    李承乾拉着周道务的手来到了书房内,然后拿起一块羊毛布,在一根尺子上快速摩擦。

    紧接着尺子就能凭空吸附碎屑。

    “这……”

    周道务一脸惊讶,“这也是科学之道。”

    “正是!”李承乾一脸笑意的点头道。

    然后李承乾又不知从哪摸出来一根又黑又长的单筒望远镜。

    “道务知道此物么?”

    “知道,知道,此物名曰望远镜,乃是苏国师用科学之术所造。”

    “不错,此物便是出自苏先生之手,如今本王在苏先生的指点下,有幸初窥科学之道。”

    说完便跟周道务吧啦起了粗浅的镜像原理。

    周道务虽然听的跟天书一样,但依旧难掩眼中散发出小星星一样的神采。

    “苏国师真乃神人也,真想有朝一日也能拜入国师门下!”

    周道务心中暗暗羡慕,脸上崇拜之色也愈发浓烈。

    ……

    而此时,西北地区宝芝林附属医学馆。

    苏格还不知道远在长安有一只骚年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崇拜之情。

    河套战事落幕后,苏格继续回到西北,积极参与到改造大西北的伟大事业中去。

    自从有了水泥后,苏格直接把宝芝林附属医学馆按照前世学校标准盖了起来。

    水泥建成的教室,水泥铺设的校道,甚至在学校门口弄了个石雕伏羲像,一手罗盘,一手尺规。

    后头是一排承前启后的数学大家,比如祖冲之这种,他老人家的雕像是在做割圆术,然后有一排天竺数字苏格刚一进门,熊孩子们便高兴的叫道。

    “先生!”

    苏格微微一笑,还是看到这群熊孩子欣慰些。

    “好了,都坐下。”

    和别处学堂不同,别处学堂先生都是仪态风雅,经史子集娓娓道来,圣人的微言大义,解读的有模有样。

    但!

    这里的教学方式却是一加一等于二,九九乘法表等一切他们没听说过的玩意儿。

    总之很不和谐,很不符合大唐的精神文明建设。

    “尺规作图,你们已经初入门径,相似三角形的特性,你们经过几堂课的学习,也已掌握。”

    然后苏格笑眯眯的拿出一支尺子继续说道,“那接下来,谁能三十等分一尺之长,为师有一个小奖励。”

    只见他突然拿出一支望远镜,又黑又长的那种。

    不过,学生们都是认了出来,顿时一声惊呼。

    “谁最先作图成功,给他一晚上看星星。”

    “噢!”

    一群人又失望了起来,不过能看一晚上星星,还是很有乐趣的。

    对此时的熊孩子们来说,他们一抬头,满眼看到的东西,都是未知的,都是神奇有趣的。

    父母师长们告诉他们的知识,根本不足以解读他们内心的疑惑。

    当他们运用高斯定理从一加到一百得出五千零五十,然后又转化成如何算梯形面积时。

    他们不禁就会开始想,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穹庐高有几何,这四野广又有几多?整个世界,是不是都可以用数学来表达?

    慢慢的,有那么几只熊孩子,几只特别好奇的熊孩子,开始发现了一个很好玩的东西。

    并且有了贞观年第一声感慨:“数学真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