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1979闲鱼人生 >第一章归来仍少年
    五月。

    京城刚刚褪去寒冷,暑气初生,海棠的花香伴着旧时代的斑驳味道,飘在一处四合院的东厢房书室的书案上。

    见一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坐在书案前,那张俊朗的脸再配上了一双有神的眼睛,别提有多么迷人了。

    转而就看他面上很是平和,目光静静的看着院内,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就见他站起了身,用那双发亮的眼眸扫视着整个房间。

    倚窗摆着得是一件海南黄花梨书桌,又以兰花作为其装饰,这让书房显的更有君子之气。

    桌上摆了一件清代渔家乐图竹雕笔筒,高约十五公分许,口较大。

    旁则有提款,写着“之羽”。

    说起这之羽,也仅仅在《竹人录》中有些许记载,之羽原名王之羽,清,字谓韶,自署逸民,嘉定(今属沪海市)人。

    善刻竹。少为徐氏馆甥。徐居槎里,与吴鲁珍仅隔一墙。日从之游,尽得其运腕之法。帮名冠一时。

    善用薄地阳法,精湛圆熟,不见刀痕,堪为上品。

    薄地阳法,是清初吴之璠所创一种浅浮雕技法。

    两把四出的小叶紫檀官帽椅,与之书桌配套。

    书桌两侧摆放一对清代红木长方花几,花几上放着两盆君子兰。

    靠在东墙的是一件明代海南黄花梨罗汉床,上配有黄花梨几。

    北面墙挂了一幅王时敏的山水,一幅徐世昌的对子。

    清紫檀西洋雕八仙桌手椅三件。

    南墙摆列有红木,樟木做的两件书架,高有一点七米,宽是两米。

    樟木书架上放满了,明、清、民国时期的线装书,大约有上百册。

    红木书架上面也是书籍,下面多是砚台三方,笔洗一件,笔筒两件,棋盘一副,围棋对盒一件等杂项文玩,这便是书房的布置。

    出了书房来到正堂,正堂的摆饰就过于简单明了。

    正摆着一套紫檀的桌椅,既古朴清雅,又衬托着沉稳大气。

    再看东墙上挂了几幅近代书画,并没有什么大名,纯然就是喜欢这画的内容,比较清奇,就当个摆饰挂在这以充门面。

    正堂隔壁就是卧室了,里面盘了一个火炕,窗户下仍然有一张书桌和一把禅椅,全是小叶紫檀做就而成,典型的清中期样式。

    靠南墙有一樟木家具,是摆放了一些换洗的衣物。

    旁边一个金丝楠木做的书柜,高不过一米,宽近一米五左右。

    再看里面放了十几个鼻烟壶还有两个未开封的鼻烟。

    另有一幅家传了不知多少代人,且极为珍贵的明代文征明行草书《兰亭序》。

    另还有数幅清代仿文征明行草书《兰亭序》,旁边还有三张兰亭序书法拓片和一方篆刻着“兰亭书斋”字样的和田玉章。

    以上便是这三间房屋主人的所有收藏。

    看着这寸木寸金的宝柜,不禁感慨万千,这么好的东西怎么没人珍惜呢?

    如果没有这般机缘,也不知道会被哪个败家娘们或爷们,给劈了烧火做饭。

    可能还会抱怨木头硬,不好劈,如果不是耐烧都懒的劈。

    啧啧,你们听听,此獠还可人言乎?

    “……”

    月前的骆涛梦回到自己的青年时代,这可是比中六合彩的机率还要难上不知多少倍。

    “……”

    “手机京城新闻头版上,有一行特别显明的标题:今晨特大消息,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富豪骆涛于咋夜病逝于京城。

    更有甚者还报道其尸骨未寒,子女将要陷入遗产风波。

    这可是继某某某富豪之后,即将又一家上演豪门大戏。

    就在吃瓜群众准备搬櫈子看热闹的时候,有不少所谓的砖家和小报记者。

    对此事就开始大肆泼墨,杜撰出了一段段曲折离奇的豪门恩怨故事。

    作为这件事的核心人物骆涛,则荒诞的做了一场大梦,回到了四十多年前,一九七六年祖父骆敬离逝后的某一天。

    其本身正在J县插队,一个突然的电话让这个非常执拗的青年也落下了泪,噩耗传来让他的人生再一次发生了改变。

    随后便一刻不停的去往公社申请回城,以尽人子孝道。

    骆涛从小便和祖父亲厚,其又是做为骆家第三代唯一的孩子。

    真可谓捧在手心里怕碎,含在嘴里怕化,奉为明珠,亦不过此。

    骆涛打小就调皮捣蛋,胡同里能干的坏事全干过。

    比如说公厕里放炮,看谁不顺眼拔个自行车的气门芯,翻墙越院的在房顶穿梭。

    骆涛可是伟人语录中八九点钟的太阳,祖国的好花朵,怎么可能会干坏事,以上顶多算调皮捣蛋,也不过就是被家长揍一顿的事。

    “……”

    读书上大学,对于骆涛来说这辈子是不可能的。

    能混个高中毕业都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努力饿不死这将是他余生要奋斗做的事。

    这人唯一可说的就是作文写的好,第一是生活经历的多,还有就是有一位好的蒙师。

    骆涛的蒙师就是他的爷爷骆敬,他也深得老爷子的喜欢,从会说话起就知道拍爷爷的马屁,他知道只要把老爷子照顾好。

    闯祸了只要往老爷子屋里跑,父母就不敢追着打他,这要被老爷子看到了,那故事就变成另一番场景。

    一家之主也是有老子管的。

    初中的时候知道老爷子喜欢古玩就更加卖力讨好,为此还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这方面的的知识。

    这段时光可以说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为他后来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除了学习传统的知识,他也就这么的混不吝的混到了高中毕业。

    也不知道这货脑子怎么抽搐了,竟然想要插队下乡,要做有为青年。

    “农村广阔天地,青年大有可为”,这句宣传的口号太有号召力了。

    在今天看来,这就是个没遭到社会毒打的小青年。

    在那个年代有太多这样的热血青年,他们生活在那个年代是幸运也是悲哀。

    这想法一提,全家人出奇的全都不同意。

    一个家庭成份也不太差,又作为独生子女的骆涛,是完全可以不用去插队下乡。

    如果自愿就另说了。

    双方交战多次,然后还是去了J县南郊农场插队,因祖父病逝才得以回城。

    处理完祖父丧事,他因悲伤过度大病了一场,在其最虚弱的时候,前世今生便梦回了一场,真可谓是一次完美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