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征魔演义 >第四十七章:陵睢起兵;黄州备战
    且说这陵睢驾起八万兵马,命其属下一万夫长,率领三万铁骑为前部先锋,着其先至黄州府将其包围,若是黄州反贼据险守城,则等步卒大至之后,再强攻城池。

    而京师所派之三十名雕奴,则四散撒开,探听各州府消息,看黄州反贼是否已四处攻城掠地。

    那雕奴皆回报,除黄州府外,其余黄州府附近,如姑苏,嘉兴,松江皆未见反贼,甚至黄州城内,黄州府衙亦未被攻破。

    那陵睢听了此讯后,心下大定,看来这黄州反贼虽有三十万,然皆乌合之众,乃是趁述慎、端宁无备突然起事乃至如此,连一区区府衙皆未能攻下,其又能有何战力,等大兵一至,骑兵一冲必散矣,而凭着骑兵优势,反贼绝难逃脱,步卒随后收割首级即可。

    若此次大胜,定可再升一级,或入京师兵部,或入户部,为左右侍郎,皆极有可能也。

    那前部先锋名曰孛可耳乐、勒赐,此人乃金陵城三万铁骑中,其中之一万夫长,因其在三位万夫长之中资历最高,而功夫亦最高,所以陵睢封其为前部先锋,其他二将为副,此二万夫长倒亦不敢有何意见。

    那金陵至黄州之官道上,三万骑兵,率领六七万匹高头大马,在官道上飞驰,马蹄踏出漫天灰尘,遮天蔽日,饶是金陵至黄州之官道宽阔平整,可五六骑同时行进,但首尾亦绵延四五十里,远远观之,几如一条巨龙,在官道上快速蜿蜒而进。

    诸位看官!为何如此啊?三万骑兵为何须六七万匹骏马?难道一骑兵还需配二马乎?

    是也,须知这魔族乃是马上民族,昔日乃是靠骏马良弓取天下。其骑兵皆每骑二马,一匹载人,一匹载刀枪箭镞干粮水袋等可不用随身携带之兵器、补给。二马轮换而骑,某些大将甚至有三四匹马轮换而骑,如此即可省马力,亦可省人力,其重甲骑兵日行可接近两百里,可谓神速。

    南方本来产马极少,盖因若须养得良马,必须有辽阔草场,供马匹奔跑觅食,且亦须小麦,谷粉等精料,着专人精心喂养,马方神骏,奔驰如飞。概因南方皆是种植水稻之良田,无有马场,所以人族若只剩半壁江山之时,因无马匹,无法组织出一支精锐骑兵,面对魔族铁骑之时,皆无法以骑制骑,与之交战往往常败。

    而魔族统一天下后,因在淮东杀戮极重,导致城镇破败,乡村荒芜,田地皆无人耕植。真可谓千里无犬吠,举目无炊烟。

    那魔皇干脆将错就错,将淮东大半州之地全部辟为马场,将剩下人族居民全部移出,从北冥及大漠调来良驹数万,着专员在此养马,至今此地已有良驹骏马二十余万匹矣。

    历代魔皇皆知,欲想这大一朝如磐石之安,魔族代代皆锦衣玉食,则必须奴役牛马人族。

    而此大一朝东南五州之地,乃是人族聚居之处,钱粮财帛极广,历代魔皇亦皆极重视此地防务,所以在黄州建有铁厂,武库,制造箭簇铠甲刀枪。而又在淮东建此马场,皆是为了防备此地人族突然作难,京师兵马无法及时赶至,可以发动此五州魔族百姓为军士,马匹铠甲战具皆是现有,无须另外置备矣!

    而将马场和武库分开,亦是为了防备万一人族突然发难,若马场与武库皆在一起,则人族可同时得武库马匹,如此则难制矣。

    当然,亦是地理使然,这黄州有铁矿,有森林多大木,木炭因有尽有,大可烧炭冶铁炼钢,制造刀枪等武器,且又靠近运河,武器可装入大船送至京师,装备京师中各部兵马。

    而淮东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草势旺盛,亦是绝好牧场。

    如此妥善安排之后,历代魔皇皆以为,这大一朝东南五州之地,勿须处处驻守重兵,只须将淮东马场及黄州武库牢牢掌握手中,那人族即使有偷天换日之能,又能何为?

    而金陵地处东南五州之中,在此驻守三万铁骑,无论何地生乱,重甲骑兵三五日即可至而击之,如此兵力,纵有三五十万人族蛊惑造反,亦可一击而定也。

    须知人族皆是奴隶,非但无一匹一骑,就连刀剑弓箭皆无,纵是有数十万众,亦若一筐鸡卵也,一筐鸡卵又岂能击破一拳头般大之顽石乎?所以历代魔皇对于此种布置皆以为妥当之至,东南有磐石之安。

    当然,亦有看官不解疑惑曰:那魔皇若在金陵布置三十万兵力,岂不更加稳固?

    若此则是不解强干弱枝之治国大道也,魔族入关之时,总人口共才三百余万,总兵力方三四十万。

    虽然此时魔族总人口已经繁衍至千万,但总兵力亦只七八十万,这大一朝中,一直奉行精兵政策,曰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兵士待遇皆是极好,大一朝连禁卫军,京军,西域兵马,及驻守各地城池,关隘之地方兵马,总共才七八十万兵力,若此地即驻守三十万,那岂不是尾大不掉?

    若此三十万兵马统帅心生异心,手中有兵有马,有银有粮,则京师又何以制之?所以安排五万兵马在此,乃是最优之选也,其势下足以震慑此处人族,其力上不足威胁京师。

    三万骑兵,六万余匹骏马,在那官道上扬起漫天灰尘,二十四万余只马蹄踏向大地之嗒嗒闷响声,震人心魄。

    这勒赐骑一匹高头大马,身着玄盔玄甲,走在队伍前列,往后看时,却看不见队伍尾巴。队伍前面,众雕奴正在低空盘旋探路,看前面有无埋伏。

    此人身高八尺余,体魄甚健,亦颇有勇力,手持一对单支六十八斤重狼牙棒,此棒乃硬木与玄铁混合打造,其棒头大柄小,除柄之外,其棒浑身皆是玄铁打造之利刺,磕之则伤,撞之则亡,让人望而生畏。

    勒赐此时满面春风,一脸得意,看着这漫天灰尘,听着这马蹄嗒嗒之声,及探路雕奴所驾之银翅大雕偶尔传来之尖啸,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如此之重甲铁骑,所击有何不灭者哉?这勒赐甚至想,都无须等步卒至黄州,只需这三万铁骑,加三十雕奴,亦足以踏破黄州城。

    话休繁叙,刚好第三日,这勒赐骑兵已至黄州城外二十里处,探路雕奴回报,前方有一人工挖出之沟渠,沟渠宽若五丈,深只一丈,长度极长,无法绕行。渠内无水,且渠沟坡度不陡,马踏可过。

    那勒赐闻报,为稳妥起见,亲纵马前去查看,见果如此,笑曰:

    “苦力就是苦力,纵手持快刀利剪,强弩硬弓亦有何用。军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难道凭此一浅沟,就能阻吾大军哉。”

    于是传令,今晚在此扎营,等后面队伍全至之后,在此休息一晚,明日早食后,出击黄州。

    话分两头,且说自那晚七头领奖惩士卒之后,除留下部分人马监视黄州府衙兵马外,即将所部兵马全部重新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营兵马,以及中军刘大元帅亲自统领之中军,共六营兵马,每营约五万余人,共三十万人马。

    其手下士卒之划分,大体是按各人所长而定,若是出生于湖滨,善于骁水划桨,深知水性,则划分为“水”营士卒。

    若是矿工出生,善于挖土打洞,排淤清渠,则安排为“土”字营士卒。

    而“金”字营部则分为两部,一部全由骑兵组成,皆由弓马纯熟之骑士镞成,金盔金甲,盔甲面前护心镜亮如铜镜,且每人手持一铜镜,唯一缺陷是此黄州城中只缴获有三千匹战马,但亦调拨二千匹予那“金”字营。

    另一部则负责打造各类铁制兵器,全由铁匠组成,且因黄州城外有一铁矿,及武器制造局,里面工匠亦全是人族苦力,那黄州城中魔兵被杀败之后,那护卫武器制造局之魔族兵士亦不战而逃,全部逃至姑苏城中去了,七头领兵不血刃即已接手矿山及武器制造局。

    那武器制造局及矿山之苦力自是欣喜若狂,虽然彼等算是技术工匠,未受如何鞭打虐待。

    但每日辛苦工作,亦是只得一日三餐裹腹,连薪金亦无。而七头领接手之后,当时即每匠赏银十两,而后对于里面工匠量才使用,技术高之老师傅给予高薪,学徒亦有足以养家之薪金,又从“金”字营调拨一帮兵士为师傅学徒,增加武器产量,提高武器质量。

    木字营则大多由木工,猎户组成,除了制造攻城器械之外,还制造运粮车,各类战车、战船。

    火字营则大多数由烧窑工,烧炭工组成,深知火性,除了平常训练熟悉各类火器性能之外,还负责烧炭炼硝,制造火药。

    此五行神兵五头领,各带领所部,按五行神兵训练之法训练士卒,因在前朝武库内不但所获武器战备如山,还获得前朝大兵家书写之《五行神兵训练之法》,各头领依法训练即可,其中各类装备如何制造,如何运用皆有详细说明,虽然训练时间短促,尚未敢称之为精兵,但临阵磨枪,不利也光,五行神兵呼呼操练之声,亦有模有样,已得其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