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征魔演义 >第二十八章:欲登基照皋谋划;为全局兵力三分
    且说那小皇子殿下在奉天自立为王,布告三军将士,为先魔皇发丧,却并未布告天下,虽有雕奴暗中传讯至京师,京师中重臣及王公业已知晓,然此事至关重大,事关皇家脸面,大臣们皆缄口不言,只装做未闻。

    因为来日乃钦天监为二皇子登基所择之黄道吉日,这厘斯、照皋奉二皇子口谕,又至王府,密谋来日方略,二皇子先开言曰:

    “承照皋爱卿良谋,孤乃得登帝位,登基一切事宜礼部皆已准备妥当。

    然吾三弟已自称智王,王于北冥,先皇所带之随驾之臣,及哈依、台吉等辈皆已成智王之臣,且已为先皇发丧,布告三军。虽京师中禁卫军已严禁此事传播,但孤料想二卿业已知晓。明日孤即登基,此事当如何处之?讨之乎?抚之乎?还盼二卿替孤谋划。”

    照皋听二皇子之言后,乃开言曰:

    “某等久侍殿下,早已与殿下君臣一体,荣辱与共,为君分忧乃臣子本分,北冥之事某等已闻知矣。

    ,那台吉、哈依二贼竟桀骜谲诈若是,未得朝廷明旨亦敢不归京师,奉小皇子殿下僭位王于北冥,且最可怖之是,彼等虽僭位,却只布告北冥三军将士,并未布告天下,亦未发兵讨吾等,乃是为彼此皆留体面,未愿捅破最后一层纸,至不可收拾,使彼此不得不刀兵相见也。

    彼等所率兵马,除先皇所带之一半禁卫军,全部水军。以及原镇北将军所部兵马外,并无其他人马,若要发兵击彼等,凭京师另一半禁卫军,加拱卫京师之三大营兵马,在兵力上吾等仍有绝对优势。

    只是未知,那大皇子殿下,镇西大将军处态度若何?可否发镇西大将军之兵讨那僭位之贼?”

    二皇子听了那照皋之言后,不由得摇头苦笑。计虽是好计,只可惜,那大皇子可绝对不会入此道,都不用试即可知晓,想到此处,那二皇子对照皋曰:

    “吾大兄见太后懿旨后,已发奏章至此,昨日刚到,未曾与汝二卿观之,今汝观完再议。”

    言毕即持大皇子奏章与那厘斯、照皋观之,只见奏报云:

    “启禀太后及二皇子殿下,孤镇守西域,昨日惊闻北冥传来噩耗,吾父皇急崩于北冥,将传位于孤。孤不胜惶恐狐疑,孤只习冲锋陷阵之道,不习安邦定国之理,天下所共识也,为何大位从天而降,而观其书非吾父皇亲笔,虽有三弟修书为证,孤亦不敢造次,乃耐心等京师音讯。

    今日方收到太后懿旨,言明其中曲折,且已将伪诏发至此处,孤已将此诏着专人看验,其中拼接痕迹无疑矣!孤虽愚鲁,亦知祖宗法度,即是朝中王公大臣公议,太后懿旨立吾二弟为君,孤定谨尊奉令。

    哈依、台吉等随驾之臣,如何处置,及吾三弟有罪无罪,皆无定论,其中或有曲直,朝中大臣从长计议之,此亦非朝廷边关守将所当言。

    然孤乃先皇长子,二弟三弟长兄,若朝中有奸人,挑拨离间,蛊惑吾兄弟同室操戈,手足相残,则孤必亲提兵至京师,诛奸人,清君侧!

    呜呼哀哉!吾父皇千古!”

    那厘斯、照皋观完此奏章后,沉默良久,乃开言曰:

    “如此,则调大皇子之西域兵马攻打北冥台吉、哈依所部兵马之计不可行矣!来日殿下登基,须如此如此,方是良策。”

    那厘斯、照皋与二皇子商议良久,直至深夜方散去各归各府。

    原来这大一朝中,为避免前朝蕃镇割据之祸,防地方武将尾大不掉,割据造反,一直采取强干弱枝之道治天下之兵,天下之精兵强将基本集于京师,除哈依所部三万禁卫军,另有拱卫京师之辽远、丰台、沧州三大营,其余地方兵马总共虽亦有三十万,但其战力比之京军,二不及一、比之禁卫军、三不及一,且此三十万兵马分散于全国各地,各紧要城池关隘,例如镇北将军伯特所部即是地方兵勇。而布策所部水军,只能算是魔皇游于海上之时掌舵起帆之水手耳,皆无甚战力。

    唯一一处极有战力之地方兵马,乃是镇西大将军处,因妖族人极其桀骜难驯,复降复叛,恃西域万里皆草原沙漠,驰马纵横,居无定所,难以彻底剿除,所以西域兵马一直亦是军中精兵,特别是大皇子居于镇西大将军之位后,连雕奴亦拔了一百名与他。须知这些个雕奴在地方,只有紧要关隘城池中有一二名,供传紧急军情用之,整个大一朝亦仅有三百余名。

    而西域大皇子手下有约二十万强兵,且有一半是骑兵,战斗力极其强悍,若能发西域大皇子之兵马,攻打北冥哈依、台吉,绝对胜券在握,无往不利。

    此时大一朝中,军力大约分为三份,大皇子手下二十万西域兵马,京师一万五禁卫军加三大营约三十万兵马。北冥小皇子处,台吉、哈依所带一万五禁卫军,加三万布策所部水军,及二万伯特所部镇北军。

    其实那二皇子何尝不想等登基后,以哈依、台吉等篡改先帝遗诏为名,降旨调大皇子及西域兵马平掉北冥哈依、台吉等,将那小皇子关进宗人府,行此一石三鸟之计。

    此计若成,其一可将北冥哈依、台吉等辈篡改遗诏之罪坐实,将彼等一干大臣关入刑部天牢,或是禁卫军诏狱,只要将彼等擒获,想要什么口供就能有什么口供,想要什么证据就有什么证据。

    将先皇遗诏说成全部由魔皇书写而成,原旨乃是传位于二皇子,哈依、台吉等护送先皇梓宫入京师待罪。

    而被这二贼趁魔皇已死,将这遗诏紧要之处全剪掉,着巧匠修补完整,诱逼内侍改成了后来这副模样,又用武力逼迫小皇子修书做伪证。

    只有台吉、哈依等这样篡改遗诏的人证,物证皆出来后,自己这个皇位才能来的真正的明正言顺,塞天下人之口。

    其二可以打击小皇子、台吉、哈依等一帮桀骜不驯之臣,消除隐患,为自己立威。要知道这哈依身为禁卫军指挥使,虽只是三品大臣,却极为嚣张跋扈,仗着先皇宠信,只听先皇圣旨,不奉自己这个监国钧令。

    这台吉亦是,表面上对自己非常尊重,其实也没将自己这个监国放眼里,他兵部可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自己提的两名心腹,欲入其兵部,都被其驳回。

    其实这点倒也不怪这台吉、哈依,但凡掌最高权柄者,对任何人都必须处于一种高度戒备状态,包括自己的母亲、妻子、儿子。

    这魔皇乃深谙此道之明君,二皇子殿下监国日久,和掌天下银子的户部尚书照皋,和掌握三品以下官员任命考核的吏部尚书厘斯打成一片也就算了,用今天的话说,财政和人事大权基本上都被他掌握了,如果再让他掌兵权,那他父皇也可以不用干,直接学李渊让位当太上皇算了。

    那台吉老谋深算,深知如果不想死得早就别和这监国走太近,而那哈依一介武夫,除了魔皇他没把其他大臣放眼里,甚至包括贵为监国的二皇子,所以就构成了一副魔皇理想的最佳权力分配图,魔皇将自己的儿子,大臣们分而治知,没有任何一派能够一方独大。

    其三可以削弱打击西域的大皇子的兵势权力,要知道这大皇子不但武功极高,而且在诸武将心中极有威信,且在西域已盘据十年,其势力已是根深蒂固,魔皇尚在之时,指挥控制大皇子自是毫不费力,如手使臂,如臂使指。

    但他那是父亲指挥儿子,天生有一重威力。到自己这个弟弟指挥哥哥到底还有没有那么好使就很难说了,况且,自己这个皇位得来实在是……

    所以如果能调动大皇子去征北冥,那真是太好不过了,北冥被征服后,这大皇子兵力亦必大损,而且可以让大皇子挪挪窝,离开他根深蒂固的老巢,只要他被调动之后,其所部兵马之战具粮草皆赖京师,只要京师一掐他供给,他就算有冲天本事,难道还能让手下兵士不吃饭,骏马不吃草照样打仗。

    不过计虽然是好计,但还不用使出来,就知道大皇子不会中招,再说白了,大皇子已经明眼看穿了篡诏的定是厘斯、照皋,先皇本来是传位于他的。只不过是为了天下不起刀兵之争,他们兄弟不至于手足相残,而故意装成不知,如果那二皇子还调他去征北冥,可能换来的是大皇子起兵“清君侧”了。

    这是一盘大棋,三位高手捉子而下,二皇子貌似已取得先手,其实另两位高手也早已看清其下一部意欲何为,早提前做了准备,警告其不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