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征魔演义 >第二十章:台吉占卜知详情;跃乐守关拒鲁蛮
    且说这台吉确如哈依所言,非但智谋深远,见事洞达,且深明易理,曾得异人传授八卦占卜之术,百占百准。只是此行乃泄天机之事,有损阳寿,非关国家大事,紧要关头,不敢占卜。

    这台吉乃叫宫人取出艾叶水净手,焚香三注,取出阴阳钱三枚,八卦盒一个,将阴阳钱放入八卦盒中,默念咒语,心中暗祝,祝毕摇上三摇,揭开盒盖后观其象,曰:

    “吾将神魂出游解卦矣,汝等切记不可高声喧哗,闲杂人等更不可入此殿中。”

    言毕,那台吉即闭上双眼,须臾,乃开言曰:

    “是那照皋奸贼,从刑部天牢要出一人族江洋大盗,助彼等开锁,此人开锁之后,并未被灭口,已逃往南方去矣!

    封条乃是某次陛下发给外部州县之不甚重要之圣旨,封条其未贴上,留存下来,这次宝匣封条乃是其启过重贴之。

    剪断圣旨乃照皋,重新绣补乃二皇子殿下宫中巧匠,已被杀之灭口,报与其家时曰在宫中得恶疾暴毙,恶疾有传染性不敢留,尸体已火化之,其家属亦已得重赏。”

    台吉解完卦后,已是满脸大汗,约一盏茶功夫,才睁开双眼。看来卜卦耗费人之精力颇深,台吉搽完汗后,已是一脸疲态。

    不过哈依听了台吉解卦后,却是无一点疲态,反而两眼放光,其神态倒像是狼群看见猎物一般,曰:

    “那厘斯,照皋奸贼,竟敢篡改先帝遗诏,朝中众大臣皆知台吉大人极善卜筮,百卜百验。即已知彼等如何做奸,可立即修书与太后,福王,揭发其奸。福王聪明敏睿,必知此诏乃先帝圣意,只是苦于无有实证,指明彼等篡旨,今即已知二贼如何作伪,福王必信吾等之言。”

    那台吉看了看哈依这个二百五,气不打一处来,心想这个家伙,也就是个武夫,提出的意见像三岁小孩一般可笑幼稚,不过台吉还是耐着性子说:

    “哈依大人,汝只知真伪,却不知利弊,汝所言者,真伪也;福王所虑者,利弊也。若有利于国家,假亦做得真,苟有害于国家,真亦认做假。

    汝须知,夫国家立君,若大厦立柱,其柱未立之时,则此木可,彼木亦可。而一旦其柱已立,则不可另换。

    若欲换柱,轻则大厦根基动摇,重则大厦倾塌。

    先帝下遗诏之时,若彼等未篡诏,由大皇子殿下继位为君,则天下无事,大臣皆安。

    今彼已篡诏成功,太后已下懿旨,众王公大臣皆已认可,二皇子殿下正准备择日登基,吾等再言彼等篡诏,则并非仅针对厘斯,照皋二贼,而是针对满朝王公大臣,以及二皇子殿下和太后了。

    若太后,福王实认彼等篡诏,调查刑部天牢,调查二皇子宫中绣匠死因,调查照皋未贴封条之诏,若一一查实,则我大一朝廷官场将大地震矣!会有多少人头落地?那二皇子殿下又如何处之?所以,哪怕明知彼等乃伪,亦已只能认做真了。

    所以与其让太后,福王知之难处,倒不如让其不知。那福王在朝廷当众布置军务,乃是不欲诛我等,告知我等不可回京之意也。”

    那哈依,小皇子,伯特听了此言后,目瞪口呆,想不到这二贼篡诏,知晓此事却不能言明,但三人却是知道,台吉之言乃至理也。

    “台吉爱卿所言极是,若如此,吾等如何处之?”

    小皇子殿下亦是聪明绝顶之人,虽恨极那厘斯、照皋篡诏,但却亦识大体,知道此事木已成舟,不可再言,言则将兄弟束甲相争矣!

    “吾等如何处之,福王殿下已给吾等指出明路,福王派辽远总兵率一万兵马来扼北关,其一是惧吾等真反,以护送先帝梓宫为名,至京师而急发难,警告吾等京师已有备矣。

    其二亦是告知吾等,不可再入京师,若欲入京师须辽远兵营之兵勇挟吾等归,则吾等皆为楚囚,为案上鱼肉矣。

    但福王不欲攻我等,固矣。须知哈依所部禁卫军有一万五,加上布策所部水军三万,原镇北将军伯特部兵马两万。吾等手上接近有七万大军。

    而三大营之兵勇,若一对一绝非禁卫军对手,更何况我等手上还有一百余雕奴,岂有用一万兵勇攻七万大军之理乎?

    吾等只需尊照福王钧意,并尊先帝遗诏,奉小皇子殿下王此北冥三州之地可矣!

    还请镇北将军,传令扼北关守将,若京军来,紧守关门即可,若彼等不强攻关,不许出战。”

    那镇北将军伯特听此言后,自不待言,立刻修书传令,着雕奴持令去讫。

    且说那辽远总兵花不刺、鲁蛮,接到太后懿旨后,即率领旗下一万兵勇,往东北逶迤前进。

    那京师距扼北关约一千五百里地,幸好所部兵马皆是骑兵,七八日已达扼北关,却见此关已是关门紧闭,关城上刀枪雪亮,剑戟如林,早已防守森严。

    原来这扼北关守将乃是镇北将军伯特之大儿,名曰:满楚古德、跃乐,这跃乐早收到其父军令,略云朝中有变,奸佞已蒙闭圣聪,若有京师中兵马至,切不可放其入关。

    但只要其不武力攻城,亦不可主动出击。

    扼北关,乃是华夏人族所建之抵御魔族入侵之长城,在东北方向之唯一雄关,长城依燕山山脉而建,极其险峻,当年魔族欲入中原,曾屡次率领精兵强将攻打此关,每次皆损兵折将无数,却依然只能望关兴叹,只得绕道千里,走大漠跨长城入中原,大肆劫掠而归。

    若非后来因内乱,守关之将将此关拱手相送,魔族是否能得人族之天下,尚未可知。

    此关非但从东北面攻关,想从北冥三州进入中原极难,从西南面攻关,想由中原进入北冥三州同样极难,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甚至可以说,雄关在那族手中,天下就在那族手中,因为此关进可攻,退可守。

    当然,此时魔族已取天下,此关已成国中之关,其重要性已无前朝那么明显了。但魔族仍在此地派有精兵强将镇守,以保万全。

    那辽远总兵鲁蛮开拨到关下后,大声朝关城上喊曰:

    “吾乃辽远总兵:花不刺、鲁蛮,奉太后懿旨,前来交接此关防务,扼北关守将速速开门迎吾等入关,不可迟误。”

    谁知道那跃乐听言后曰:

    “某等乃是奉镇北将军令镇守此关,非是奉太后懿旨镇守此关,某等只识镇北将军将令,不识太后懿旨,若太后需吾等交还此关,还请太后下懿旨给镇北将军,将军下令我等撤出,我等立刻奉行。”

    那鲁蛮名字中虽然又鲁又蛮,似不识文字,力大无脑之辈。其实此人亦是个文武双全之有识之士,朝中那日朝会讨论之详情,虽然其为外将,并未参与,但其中曲折其亦清清楚楚。听见跃乐如此说词后,亦不攻城,乃勒兵离关至十里外之扼北关镇下寨,且写书一封言明详情,着传信雕奴送至京师,看圣意如何裁处,而后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