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征魔演义 >第六章:赤龙戮毙;魔皇伤重
    只见一人一剑,如冲天发射的利箭一般,直冲云宵。

    约到十几丈高度时,那魔皇上冲之势似已用尽,乃就势来个老鷂翻身,头朝下,脚朝上,手持戮龙宝剑,自上而下向那孽龙极速冲来。

    据说,在十几丈高度上,往下扔一个鸡蛋,可以击碎人类的头盖骨。

    而那魔皇手持的是无比锋利,无比坚硬的戮龙宝剑,在自身两百多斤的重力加持之下,由十几丈高度急速而下……

    那孽龙也发现了来者不善,虽被天蚕丝神网绑缚,但仍可潜水移动,它拼命地把头往水下潜,保护好要害部位,只可惜巨大的龙身被网缠住,无法全部潜下水里。

    那就刺龙背吧!

    “铛!”

    又一声脆响,不出所料,坚硬的龙鳞被戮龙剑轻易刺破,那龙背部被魔皇的戮龙宝剑刺入,直没剑柄。

    龙血喷涌而出……

    “嗷……”

    赤龙似乎忍不住巨痛,条件反射般把龙头抬出水面,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

    好魔皇,且看他站在龙背上,奋力从龙背上拔出戮龙宝剑,使了一个小法象功的大神通。

    (小法象功与法天象地功类似,但威力要小很多。法天象地可以把人变得“身高万丈,头似泰山,”小法象功只能将身体变本身的几十到一百倍般大小。)

    那魔皇,把腰一扭,大呼一声,大!就变成了头如大筐,身似铁塔,腿如石柱,身高十丈,手中戮龙宝剑亦变成了两三丈长短的巨剑,乃高举手中巨剑,奋力往那孽龙头上一劈。

    “嗤……”

    只听一声如利刀斩肉的声音,那龙坚硬的鳞片在此巨剑之下,如腐木般脆弱,可怜了这条大龙,如大牛般的龙头被魔皇劈去了一半,血流如注,染红了整个海面。

    同时被这巨剑斩开的,还有那缚在龙头上的,无比坚韧,不惧水火刀兵的天蚕丝神网……

    须知道,这天蚕丝神网乃是人间神物,虽是无比坚韧,不惧刀兵,但如果哪怕只一条网线被神兵割断破坏,整张网便废了,所有网丝便会散开。

    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那孽龙虽然脑袋都被劈去了一半,但仍然没有立时毙命,那巨大的尾巴因为没有了天蚕丝神网的束缚,乃奋力向魔皇抽来……

    那魔皇手持宝剑劈去了半个龙头,正威风凛凛地站在龙背上,高举宝剑欲再劈一剑,不料后面孽龙巨大的尾巴甩了过来,向魔皇如铁塔般的身躯抽来。”

    “啪……”

    只听一声巨响,那魔皇被龙尾巴抽下海来。

    “救驾,救驾……”

    众文武将相正在观魔皇屠龙,正被魔皇那小法象功唬得呆若木鸡时,哪里料到祸福就在瞬间,那孽龙临死了还能奋力一击,伤到魔皇。

    雕奴们俯冲而下,去拉魔皇,那魔皇亦收起了法术,恢复了原本模样。

    两个雕奴一人架起魔皇一边手,从海面腾空而起,飞到了魔皇御舟甲板上。

    那孽龙在海里翻滚了半柱香时光,终于如死蛇般不动了,海水一片赤色。

    那魔皇被雕奴扶回到御船甲板上,在贴身太监扶持下站立,脸色很差,想是受伤颇重。

    他面前早黑压压地跪下了一大帮前来探视的文武大臣,包括大司马:包罗特.台吉,禁卫军指挥使:赤术金.哈依;水军统领,孛儿吉根.布策;端贵妃;小公子:悖尔刺金.福盖;镇北将军满楚古德.伯特等一干文武。

    这些个文武见魔皇受伤,个个面如土色,战战兢兢。

    只见大司马台吉开口道:

    “微臣等护驾不周,恳请陛下降罪。”

    众文武亦同声道:

    “微臣等护驾不周,恳请陛下降罪。”

    那魔皇因为受了那龙尾重击,虽有飞天宝衣护身,但那孽龙乃是临死前致命一击,使尽了平生力气,极其刚强猛烈,魔皇五脏六腑受创仍然甚重,但魔皇此时不敢面露病态,仍自强颜欢笑对众大臣说道。

    “众爱卿平身,小小微创,不足为虑。朕受此创,乃自恃勇力,不听谏阻,所备不周故尔,非汝等护持不周之罪也。

    传旨,此孽龙食我百姓,伤我将士,实乃十恶不赦之孽畜,虽死尚有余辜,着众将士将此孽畜拖将上来,去鳞扒皮,开肠破肚,取出龙心龙肝给朕与众大臣宴饮,龙肉给众将士们下酒,今晚我与众爱卿宴饮同乐,姑且叫做食龙宴。”

    那魔皇强忍着体内不适,传旨要食此孽龙,刚言毕,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一黑,哇一声喷出一口鲜血,倒将下来,左右近侍急忙扶入御船上寝宫休息。

    众文武大臣皆跪在甲板之上,看着魔皇在贴身太监的扶持下,进了船上寝宫,都不敢起来,面面相觑。

    “大家起来吧,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圣上龙体一向安好,体魄甚健,这小小微创,绝不妨事,吩咐军士把那孽畜拖将上来,着御厨按圣上吩咐,把它烹食了,晚上陛下还要与我等宴饮取乐呢。”

    那大司马台吉毕竟经过无数风浪的重臣,见众人不敢起来,故意轻描淡写地说上两句,冲淡紧张气氛。

    众文武之所以如此紧张,亦是因为大一朝军纪极严,两军交战中,百人小队之百夫长若队长阵亡,而军士伤亡不及半,勿论胜败,则全队皆斩;若军士伤亡过半,队长无事而又败退,则斩队长;千人队亦如此,万人队亦如此。

    原来大一朝立此军纪,乃是两军争战之时,无论人族,魔族,都有一大固疾。像百夫长之类的下层军官,立功心切,打仗时往往身先士卒,极为用命。

    而最底层的士卒,当兵纯粹就是为了混口饭吃,打仗时能不冲就不冲,能往后躲就往后躲,贪生怕死者极众,所以大一朝才立此酷法,就是为了纠正官勇兵懦的邪风。

    若日之势,如果魔皇就此驾崩,随行的文武大臣,以及三军将士,按律皆当斩。

    所以难怪跪在下面的众文武大臣面如土色,战战兢兢。

    此时,“皇上吉祥”可不是随口说说的口头语,乃是众大臣心中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