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名录天曹 >第119章 华美花轿
    乳白色的雾气随着湍急的碧水,自重叠错落的山峦间飘出,又在朝霞中消散。

    一面险峻山壁,其下有奔涌的滚滚江水。

    一声呱的闷响,蛙妖庞大身躯驮着刘景等人,从山壁下钻出。

    “呼~,终于出来了!”

    无论是刘景,还是石鸿都很狼狈,满身潮湿的伏在蛙背上,再无开始时的洒脱。

    他们全都小瞧了峡谷水道的危险程度。

    举目皆是飘忽浓雾,所见尽是古藤垂蔓的陡峭悬壁,水下到处是汹涌的暗潮,回旋涡流。

    刘景刚接着御风异能攀上石壁,辨别了方向,蛙妖又一不小心被卷进恐怖漩涡。

    峡谷水面时而狭窄逼仄,蛙妖一丈多宽的身躯只能紧贴遍是苔藓的墙壁,时而浩荡奔流,蛙妖只能被洪流裹挟着随波而去。

    本以为乘坐蛙妖,能体会到一叶扁舟纵江流的神仙意象,或如传说隐士般的超脱旷达的情怀。

    可惜全是妄想。

    前方入眼是一条壮阔大河,这侧是雾气缭绕的错落山峡,对岸则是一片起伏的雄峰。

    大河便是沧江,对岸就是东鸣山。

    沧江自西向东,大河尽头与天相接,万簇金箭红霞漫天迸射,云层如鲜红夺目的花丛,江面流光溢彩,好似淌着金粉。

    东鸣山以东,大江河岸以北,一片气宇非凡的城池座落在朝霞中,鳞次栉比屋宇建筑从江边一直蔓延到山间。

    临近城池的江面上,勤劳的渔夫在四处撒网捕鱼,一条条高大的浆轮商船开始驶出港口。

    余城,也已经随朝阳醒来。

    “呱”

    东鸣山脚,蛙妖将刘景两人送上岸,恢复原身趴伏在刘景肩上,满脸疲倦。

    驮人渡江并不累,累的是在峡谷中与暗流漩涡斗智斗勇。

    “劳烦小福仙长了。”

    蛙妖的辛苦,石鸿看在眼里,真诚的朝蛙妖道谢。

    被成为仙长,蛙妖很满意,眨巴着眼珠道:

    “你这人不错,知道感恩。”

    小半时辰后,石鸿领着刘景,沿江边来到余城外的码头。

    余城内城不大,但外城广阔,囊括着商区市场,平民住宅,官府税关,货栈码头,以及花柳巷子,寻欢作坊。

    踏上河岸码头,便已经进入外城,天刚亮,已是人头攒动,车马川流,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

    刘景突然惊奇发现,余城竟然同时祭祀着河庙与城隍。

    远处码头的后方,一座红砖绿瓦的庙宇伫立河岸,庙前高高的牌坊上,赫然写着“沧江庙”。

    越过内城的斑驳城墙,其内还有一股浓烈的香火气息,与那河庙的气息遥相呼应。

    “城内的城隍庙应该是属于东鸣山府,而这沧江庙,怕是垂涎余城的繁茂人气而建的。”

    刘景一想,便将背后缘由猜的八九不离十。

    东鸣山君的事,那河庙主持知晓么,是个什么态度?

    宋家在余城内有宅邸,不过宋瑗被关在城外的宋家庄园里,由几十名护卫看守。

    余城东面十里有一片坦途,分布着广阔的梯田,十来个农庄,以及城中大户们的庄园。

    刘景他们刚看见稻田,另一个方向上,一个热闹长长队伍相向而来。

    临近了,便见雄壮大汉高举灯开路,震天的锣鼓唢呐,惟妙惟肖的金红舞狮紧随。

    八匹套着金红流苏的高大青骢马,拉着沉重的礼车,车上堆集着金银宝玉,珊瑚玛瑙,绫罗绸缎。

    俏丽的侍女挎着花篮,随着车队两旁,不停撒下香气扑鼻的鲜花,铺出一条奢侈花路,

    一座楼阁般的华美花轿,在漫天飘洒的花瓣下,缓缓而来。

    迎亲队伍后面,跟着络绎不绝的人群,个个探头探脑的望着奢华车队。

    闹哄哄的人群里,不停传出“宋家小姐好福气”“山君大方”的艳羡话语。

    看来,这便是东鸣山君迎娶宋瑗的队伍。

    “我们还是来晚了!”

    绵延的喧闹车队过去,石鸿满脸沮丧的看向刘景。

    “晚了么?”刘景望着队伍末尾,忽而一笑:“我怎么觉得刚刚好呢。”

    石鸿惊疑的盯着刘景,忍不住问道:

    “刘景兄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迎亲队伍的末尾,有两个年轻的身影,一身利落装束,一个背长剑,一个挎短刀,与前方队伍相比,低调而朴实。

    但刘景的目光,却只落在那两人身上。

    他一眼就认出,这俩人才是迎亲队伍的护送人,或者说,他们来自东鸣山府。

    “动静搞这么大,是要显示所谓的明媒正娶?”

    刘景嘴角泛起冷笑,眼神不屑。

    “想体面?让我偏不让你如意。”

    “石大哥,你且躲好。”

    吩咐完,刘景扭头看向肩上红蛙:

    “小福道友,你恢复了吧?”

    石鸿惊疑不定的问道:

    “刘景兄弟,你要干什么?”

    刘景展颜一笑,指指前方:“闹亲啊。”

    ......

    “江哥,你说山君为啥非要娶个凡俗女子?”

    迎亲队伍末尾,挎刀的方脸年轻人,双手搭到脑后,回头与同伴闲聊。

    背剑年轻人徐江训斥道:

    “山君之事,莫要嚼舌。”

    见挎刀少年只是撇撇嘴,毫无敬畏,不由得暗自头疼,怀疑把这位堂弟弄上山府,恐怕会是个糟心事。

    这位堂弟的武艺天赋非常惊人,十几岁的年龄,一身刀法已然压过家族所有教头,甚至连从边军退伍的表叔都对他素手无策。

    之所以把他弄上山府,一来是这小子仗着高超武艺四处行凶,几次刀下见血,差点闹出人命。

    家里人制不住他,没法子,只能求到在东鸣山府担任巡山游徼的堂兄,即徐江身上。

    二来,东鸣山君发现芽丹妙处后,雄心万丈的企图用芽丹打造出一支私人亲卫,正是用人之际。

    山君座下有好几位亲信,徐江只是其中一位。

    他想在山君未来的宏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便将勇武的堂弟领上山,作为帮手。

    挎刀少年虽然凶悍好斗,但确实功夫了得,敢打敢拼。

    虽然挎刀少年没有修为,不过有芽丹在,修行不是问题。

    而且,不是神仙道修士,反而更让山君喜欢。

    东鸣山君要的,就是没有进入神仙道体系,身世清白的少年。

    这样的人,才最适合培养成亲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