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法学生猛 >第1197章 增进了解
    林双拿起杯子放在嘴边,想了一会:“明白了。”

    唐沅说她也有一种对危险的直觉,应该是遗传自林昭,这可能是人的天赋,也可能算是异能。

    林昭之所以能博下这么大的家业,除了她确实天才之外,这个对危险的直感能力肯定是个重要因素。

    也许她炒股的时候也能感受到危险,这就可以避过大的风险,收益也是理所当然。

    “您觉得什么地方不对?这里?”

    “这里没有,但不是很强烈,比较淡,我还没确定,但肯定是存在了,是在我这边内部。”

    林昭拿起手机,“另一个我们内部用的,也给你一个账号,就当你是个新来的姐姐,你跟大家一起在里头可以工作,然后有些任务你跟着去。”

    林双看着她:“我以为你们这已经很完善了。”

    “防微杜渐都是必要的,而且也不确定会不会有人变了。”

    “......卧底吗?”

    “不一定,商业间谍什么的其实都有可能的,我不像你,有那些本事。”

    林昭轻轻叹了口气,“毕竟只是个凡人。百密一疏都是可能的,正好现在要建一些新区,肯定要调人过去,这些就是作为参考因素。”

    “唔....”

    “不为难吧?”

    “还好啊,怎么说呢,如果真的有,你会不会难过?”

    “怎么说呢....如果真的有,我会有一点点情绪,说不上难过,最多就是反省一下,浪费了一些资源吧。”

    “倒也是,别人其实很难伤害到你。”林双看看她,“什么时候开始?”

    “等你考完试吧。”

    林双点点头,他跟林昭合作建各地的庄园与国与民,与人与己都有好处,林昭本来是个低调不出头的性子,但现在又偏偏得半身出场,所以更加小心也是必要。

    这些毕竟是普通女人,不像自己能打能杀,猛起来可能是人形高达。

    “其实我也一直在想说,真的就那么...”

    林昭眼神示意他不用再说:“竹山这里,还可以收购一个智能温室项目。”

    “智能温室?”

    “对,我给你看一下。”

    林昭所说的智能温室项目是前些年开始遍地开花的。

    当时各地到处都在建。

    发到林双手机上的就是一份资料。

    这些智能温室棚体高大,棚体之上设有遮阳网,用遮阳网降温。棚体内顶部有反光膜,夜间保温。

    底部有暖气管道加温,南壁有多个大型排风扇,夏季排风降温,北壁设有水帘流水降温,棚内半空,设置有自动喷雾灌溉设施,灌水、喷药,确实是全自动、现代化的智能设施。

    然而,科学规律并不依某些人的意志和凭空想象为转移。

    多年下来,大家已经知道这些智能温室大棚其实是一种高耗能、保温性能差;光照弱、湿度高,易发病;高额投资、高成本,生产能力差,只要生产,就要赔钱的形象工程。

    所以,建设之后,多数都废弃不用,有一大批变成了生态餐厅、住宅、办公场所,只有少量的进行高产值的育苗、花卉生产、科研温室、高科技示范园、生态观光温室尚可,其他则是勉强惨淡经营。

    “竹山这一家就是已经变成了生态餐厅,但餐厅他们也经营不下去了。”

    “拿过来怎么改?还是接着赔钱运营?”林双根本不在乎赔钱的事。

    这些温室内光照,要比自然环境下减弱30—50%,大田生产,强光之下,作物不需遮阳,弱光条件下设置遮阳网,岂不画蛇添足也,增加投资落个减产低效益。

    排风和遮阳,同一温室内的光照强度,不同高度之间差异显著,随高度的下降,光强降低显著。温室高度达8-10米,则地面至1.8米高处的光强,仅有自然光强的40%左右,这么低的光照强度,又怎能高产优质?

    冬季仅靠室内顶部反光膜保温,四壁无保温设施,反光膜又没全封闭,夜间红外线向四周辐射,怎么保温?

    靠锅炉燃烧柴油、煤炭加热暖气管道,增温保暖,夏季须众多大耗电量的电风扇排风、水帘流水降温,消耗大量电能,生产产值大大低于能源消耗,怎么持续发展?

    室内频繁在半空处喷雾灌溉,室内空气湿度高,作物营养体不断存有水膜水滴,为病菌孢子侵染、病害发展创造了最优质的温床,即便频繁喷药,病害亦难以控制!

    智能大棚加湿水帘,增加大棚湿度,但自动喷水增加大棚湿度,增加病菌侵染爆发。

    智能温室大棚是以色列人的发明专利,以色列地处亚热带沙漠地区,盛产石油,干旱少雨,该国冬季温暖,加温时间短,耗能时间少,蔬菜价格高,是我国蔬菜价格的3—10倍,产值高,油价低,他们用得起,且利润高。

    以色列有着地中海气候,夏季阳光强烈、高温干燥,作物需要适当遮阳、增湿、降温、采用这种智能温室是科学的。

    而我国不同于以色列,能源缺乏,菜价极低,北方地区冬季严寒,且时间长达4—6月,夏季多雨湿润,阳光不足......

    “不需要赔钱,可以改,我再发给你一个改造方案。”

    “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

    “都可以解决掉。而且跟之前的桑基鱼塘项目互补。”

    “互补在哪?地点在附近吗?”

    “空间上的距离不太远。你知道时间剥削这个概念吧?”

    “知道,你是说农民时间很多?可以进去温室务工?”

    “总体来说,农业如果是靠天吃饭,就是闲一阵忙一阵,整个生产链条人在里头发挥作用是不均衡的。

    桑基鱼塘就算是改造了,短时间内也不太可能达成理想工厂的生产效率,所以温室工厂就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确实。”

    林双很干脆:“好啊,您看着办。”

    “我一会再给你一个手机,那个是安全手机,你用那个上我的内部系统。”

    林昭说完起身回楼上。

    林双看着她的背影。小歪给自己的那个任务,今天进展很大,却仍然没有到可以提交的程度。

    关于林昭,还有很多未解之迷。

    他也不知道不断揭下去是好还是不好,风很大。

    做在这里人很舒服,衣食无忧,钱几辈子都花不完。

    这是他自己的状态。

    可农业真是越来越难了,林双看过一些调研文章,说现在在农村开展农林项目,有钱也不容易雇到人。

    有时就算雇来农民干活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由于干活的都是年龄大的农民,只能让他们干一天就得休息几天不干活。

    出现这样现象主要是因为农民干其他工作挣得更多,例如在市政干一天绿化就能挣120元,活也比干种植基地轻松很多。

    再加上农业确实利润低,特别是承包土地的种植基地的利润更低,很多种植基地无法支付更高的工资,他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所以在种植基地打工的农民的积极性并不高。

    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对于农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解决问题其实办法很简单,就是在农村建设适合的工厂。

    最理想的生活,不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吗?

    这种事,因为投入大,也要动脑子,还要考虑市场,除了政府动手,也就是林昭这种资本家才敢玩。

    林双登录系统,突然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两个提案邀请自己点评,主提案人是丽菲。

    提案之一:在合适的地方多挖水塘和水渠。

    提案之二:把居住小区的围墙改成笼墙生态体。

    “这个丽菲,还真的是聪明....”

    林双看完两个提案,心中暗暗吃惊。

    唐古丽菲的第一个提案说到,她想让人在很多缺水的地方提前开挖塘渠系统,这样如果出现雨量丰富的情况,就可以把水留住而不是平白流走,又水土流失,下游又可能出现洪灾。

    第二个提案,丽菲想改造现在的围墙。

    现在的墙只是墙,如农业园那样,在墙两边像建房子一样搭格子架,配套上合适的作物,可以把流浪动物放进去养,由围墙所属的物业居民自发管理。

    提案时间就是刚才十分钟之前。

    不但有文字,还有图。

    手机响起。

    “丽菲,我看到了,很好....是初步方案吗?”

    没过一会,唐古丽菲兴奋跑过来:“怎么样?”

    “很好很好,我可以夸一万遍,然后呢?”

    “然后就等啊,这只是初步方案,还要把所有细节都考虑到,然后要做设计,把需要的材料做出来,再挑些地方做试点,”

    唐古丽菲转身跑开,“我去找昭姨要钱。”

    “我也有钱的。”

    林双喊了句,只得到一个背影,无奈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