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少帝成长计划 >第0342章 以文乱法
    刘弘一个‘召’字,老王忠本就吓掉了的半个魂,算是彻底出了窍。

    ——自打‘刘弘’六岁开始,王忠就鞍前马后的伺候着,可从来没看过有哪个人,将刘弘气的用出‘召’这个字眼!

    就算是在去年、前年,陈平周勃为祸朝堂的时候,眼前这位爷那也是规规矩矩,但凡没撕破脸,那都是用‘请’。

    哪怕是周勃的太尉之职被罢,双方撕破了脸之后,刘弘在大臣请见时,用到过的最严厉的字,也不过是一句四平八稳的‘宣’而已。

    这个‘召’字出现在刘弘嘴里,意味着什么?

    作为在宫里沉浮数十年的老人,王忠心里再清楚不过。

    ——这个‘召’,跟‘押’相比,也就是留了那么一点公卿体面!

    “陆大夫此番,怕是要掉一层皮咯~”

    暗地里心语一声,王忠便赶忙踏着标志性的小碎步,来到了宣室殿外。

    都不用仔细寻找,朝着长阶下的广场一扫,王忠就瞥见了一个跪倒在地,略有些摇摇欲坠的年迈身影。

    “唉···”

    “终是自作自受啊···”

    看着眼前的上百阶石梯,王忠苦笑一声,便拾阶而下,来到了那道跪着的年迈身影旁。

    “陆大夫。”

    “陆大夫?”

    连着好几声轻唤,都没有引来陆贾侧目以对,王忠犹豫片刻,终是伸出手,轻轻推了陆贾的肩膀一把。

    “陆大夫,陛下于宣室召见···”

    听着王忠低微的招呼声,在耳边断断续续的响起,陆贾迷迷糊糊的侧过脸,眯着眼,仰头直盯着正‘呼唤’自己的王忠。

    不知过了多久,才见陆贾又似是‘神魂归位’般缓过神,费力的扶地而起,朝着石阶上的宣室殿深深一拜。

    “臣,谢陛下之恩!!!”

    看着陆贾满含热泪的一拜,又在禁中侍郎的搀扶下走上阶梯,王忠暗地里摇了摇头,便赶忙超了过去,赶在陆贾走上石阶之前,来到了殿门处。

    看着陆贾如蒙大赦般来到殿门处,在寺人的侍奉下脱下布履,王忠心里又摇了摇头。

    “只怕这回,太中大夫是躲不过晚景凄凉了啊···”

    目送着陆贾夸张做作的跪行于殿内,王忠心中想到。

    ·

    当陆贾‘一步一步’跪行到殿内,又满含热泪的叩首拜喏时,刘弘却是不动声色的从御榻上起身,来到了御阶最上面那一层,大刀阔斧坐了下来。

    看着刘弘这幅毫不顾忌形象的架势,王忠又是一惊,赶紧沿着御阶侧面来到了刘弘身后,将下巴紧紧靠在前胸,根本不敢抬头。

    “王忠啊~”

    刘弘一声轻微的呢喃,却在宣室殿特有的扩音设计下,传出了一种犹如神明降旨的放外音!

    可怜老王忠刚稳下来的心,随着刘弘的呢喃又是一跳。

    “老奴在···”

    战战兢兢的应答一声,王忠便嘚嘚瑟瑟的上前,朝刘弘又靠近了些。

    就见刘弘满脸疑惑的侧过脸,目光依旧直视着御阶下的陆贾,嘴上,却似是问着身后的王忠。

    “太中大夫,在殿外跪了多长时间?”

    闻言,王忠自是如惊兔般一嘚瑟。

    “禀陛下,自辰时,太中大夫便跪于殿外,等候陛下召见···”

    却见刘弘似是‘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自语’道:“哦···”

    “竟有如此之久?”

    说着,刘弘还极其认真的抬起头,看了看宣室殿的顶棚。

    那栩栩如生的神态,就好像正是在看天色似的!

    “如此说来,陆大夫可是跪了三个时辰了?”

    听着刘弘发出自己的‘疑惑’,王忠也只得是苦着一张脸:“回禀陛下,确如此。”

    “今日艳阳高照,太中大夫自辰时起,便跪于大殿之外。”

    “值此未时,太中大夫,确已跪了三个时辰···”

    闻言,刘弘又是极其‘迟钝’的长哦了一声,终于是将身体正对向殿中央,望着殿内依旧瑟瑟发抖,却不敢抬手拭汗的陆贾。

    “朕要是没记错,陆大夫今岁,已然是六十有二,年过花甲?”

    “陆大夫这一跪便是三个时辰···”

    说着,刘弘不忘发出一个长长的托音,就好似真的在思考什么。

    “是何等罪过,竟使太中大夫以此花甲之年,于殿外跪了这许久?”

    “若传将出去,天下人莫不都以为,朕乃暴君嬴政转世,以苛厉之政,薄待朝中公卿乎?”

    说到这里,刘弘地语调中,已然是带上了一丝压抑不住的火气。

    听闻此言,殿中央的陆贾自是头都不敢抬,只不住地发抖。

    就连刘弘身后侍立的王忠,也是不知道在何时,就已经悄无声息的跪了下来,学着殿内陆贾的样子,对着御阶上的地板猛挥冷汗。

    见陆贾这幅模样,刘弘却是将双手分别往膝盖一撑,好整以暇的从御阶上站起,慢悠悠向着身后的御案走去。

    “太中大夫不愿说啊···”

    喃喃自语着,刘弘便淡然的从御案上抓起一卷竹简,漫不经心的单手摊开稍许,目带戏谑的望向御阶之下。

    “太中大夫不愿说,那朕不妨一桩桩、一件件,说给太中大夫听听?”

    言罢,刘弘不顾陆贾的‘意见’,便自顾自对着手中的竹简,以一副颇带玩意的语气,一句句诵读者。

    “秦南越王赵佗,敬拜汉皇帝在上!”

    只此一句,殿内顿时轰然跪倒一片!

    待刘弘面带戏谑的抬起头,望向陆贾依旧颤抖不住的身影时,整个宣室殿之内,除刘弘之外,已然是没有了第二个站着的身影。

    御阶上持卷傲立的刘弘见此,却只是深深凝望了陆贾一眼,便甩了甩手,将竹简又多摊开了些。

    “二世暴虐,天下群雄并起,共逐秦失之鹿。”

    “终沛公起于草莽,得天下、立社稷,位登九五之尊。”

    “此虽非人臣所为,然亦属顺天应命之举,故今天下归汉,亦当乃天下苍生黎庶之幸···”

    念到这里,刘弘胸中的滔天怒火,已然是有了些许迸发的征兆。

    但刘弘地脸色,却依旧勉强维持着先前那一丝戏谑。

    “嘿···”

    “赵佗老儿,也不怕岭南风大,闪了他的舌头!”

    怒到极致,刘弘甚至吐出了一句上一世的口头禅,那双锐利的眼眸中,也已是带上了无法掩饰的怒意。

    “朕虽已加冠亲政,然年齿不过一十有六;南越王书中之意,朕甚为不解。”

    以一副还算淡然的口气说出这句话,刘弘便满是轻松写意的直起身,将手中的竹简向御阶下的陆贾晃悠了两下。

    “莫如,太中大夫屈尊,为朕解此数言之惑?”

    说着,刘弘便做出一副果真‘困惑不已’的神色,指着手里的竹简,对着御阶下的陆贾问道:“敢问太中大夫。”

    “吾汉得天下,乃承先周之社稷,于暴秦何干?”

    “何以南越王字里行间,竟以暴秦共主之身,同朕言以天下大事?”

    满是困惑的提出一问,刘弘不等陆贾答复,便有指向竹简的另外一处。

    “再者,今天下归汉,秦之暴政已然做古;南越王佗,乃暴君嬴政所任之故南海都尉,得朕先祖父太祖高皇帝恩德,方得承吾汉之南越王印。”

    “何以如今,南越王怀揣吾大汉王印,反称其乃秦之藩属?”

    “南越王于奏疏之上,发如此祸乱江山社稷之语,太中大夫贵为朕所遣之使,竟不知稍加拦阻?”

    听闻刘弘此语,陆贾再也沉不住气,正要抬头应答,就闻刘弘轻笑一声,便打断了陆贾的辩解之语。

    “非也,非也,此朕失语。”

    说着,刘弘又是戏谑一笑,扬了扬手上的竹简。

    “此,非奏疏也。”

    “南越王乃言,此,乃南越举国,托太中大夫带回之国书也···”

    “呵呵呵呵···”

    听着刘弘冰冷刺骨的笑声传入耳中,陆贾再也无法抑制住反驳的冲动,直起身,对着御阶上的刘弘沉沉一拜。

    “陛下!”

    “此间之事,乃系江山社稷之大事也;其内由错综杂复,还请陛下容臣,稍作读解!”

    见此,刘弘饶是早已气的牙根痒痒,却依旧做出一副好整以暇的表情。

    “既如此,朕便擅请太中大夫,不吝赐教了?”

    听着刘弘明显带有深意的‘自谦’之语,陆贾忙到一声不敢,便将早就打好的腹稿,向刘弘一一道来。

    “陛下得继大统虽已有六载,然年齿···”

    刚一开口,陆贾便感受到一股摄人冷意传来,下意识抬起头,目光就和刘弘那双不带丝毫温度的眼神,不偏不倚的撞了个满怀。

    只片刻之后,刘弘便又恢复到了先前,那副看似平易近人的神情。

    “太中大夫但言,朕,洗耳恭听。”

    看着刘弘在片刻之间,恢复到方才的模样,陆贾满是苦涩的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再一拱手。

    “陛下得继大统已六载,然先有吕氏乱政,后有陈、周乱国。”

    “于朝政之事,陛下虽多有老成之举,然伐谋伐交之事,臣自问所得,略胜陛下一筹。”

    说到这里,陆贾不忘抬头,看一眼御阶上的刘弘,以确认自己的‘自谦之语’,没有惹来小皇帝的雷霆震怒。

    就见刘弘依旧是那副松散的模样,神情中,甚至隐隐多带上了一丝兴致盎然的意味。

    那略有些不羁的神情,似乎是在说:继续,我听着呢。

    勉强定了定神,以‘眼前只是个孩子’安慰了自己几句,陆贾便重整面色,继续摆着自己的龙门谱。

    “陛下不知,自太祖高皇帝之时,南越割据一事,便乃吾汉家朝堂首重之大事!”

    “时高皇帝在朝,朝中屡有武夫出言,称北蛮匈奴,乃吾汉家之首敌。”

    “然朝中有识之士无不以为:匈奴,疥癞之疾也,虽于吾汉家多有侵扰,终不过掠夺钱粮而已。”

    “南越,方乃吾汉家之肺腑之毒,骨肉之痛也!”

    说到这里,陆贾脸上已是全然不见片刻之前的狼狈;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真伪难辨的庄严,肃穆。

    “太祖高皇帝之时,南越王佗便毁道堵涧,割据岭南;高皇帝闻之大怒,欲将兵伐之。”

    “当此之时,便乃吾等有识之士,随吕太后一同谏高皇帝:南越肺腑之毒,当以药石慢去,万不可急迫也。”

    说着,陆贾略有些拿捏的直起身,傲娇的朝御阶上一拱手。

    “彼时,便乃老臣奉太祖高皇帝之命,孤身往南越之土,言说赵佗俯首称臣,承汉王印。”

    看着陆贾一副骚包的模样,刘弘不忘适时的发挥出自己‘捧哏’的角色。

    “太中大夫孤身言说,为吾汉家去一大患,于国有大功也!”

    说着,刘弘煞有其事的站起身,朝着御阶下的陆贾稍一拜。

    待等陆贾略有些得意的捋其胡须,刘弘话头嗡然一转。

    “既如此,前岁南越王谋逆称帝,太皇太后遣太中大夫言说,自也乃应有之理···”

    闻刘弘提起此时,陆贾手顿时一紧,就连那花白的胡须,都被拽下来几根。

    果然不出陆家的意料,刘弘接下来的话,将陆贾方才建立起来的信心冲的是‘丢盔卸甲’,‘伤亡殆尽’。

    就见刘弘又摆出一个困惑的面色,望向数十步外的陆贾。

    “太皇太后即遣太中大夫使南越,何以太皇太后驾崩之时,南越王又复行称帝谋逆之事?”

    “去岁,悼惠诸贼为祸关东,南越王又何以屯粮蓄甲,似有不轨之举?”

    “朕亦思太中大夫往日之大能,遣太中大夫往南越,行言说之事,以使天下黎民苍庶,免遭战火荼毒之难。”

    “太中大夫携朕之善念,何以自南越,带回如此一封‘国书’邪?”

    说到这里,刘弘脸上已然是隐隐带上了凶色。

    “太中大夫于南越之事知之甚多,又何以自去岁一往,便于岭南滞留数旬之久?”

    说到这里,刘弘面带着冷笑,再度扬了扬手中的竹简。

    “半岁啊···”

    “足足半岁之久!”

    “太中大夫给朕,给吾汉家带回者,便乃南越王佗与朕之国书一封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