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少帝成长计划 >番外:《新史记·逢商陵武列传》
    蛊逢,本名为虫达,砀人,住在曲城,以善长剑术而闻名一时,为当时之人所尊。

    高皇帝起兵反秦,蛊逢在曲城率领三十七位能战之卒,于砀地加入到了高皇帝的麾下。进军至霸上的时候被封为执珪,以二队将的职务,归属周吕侯吕泽,参加还定三秦之战。以都尉之职参与了楚汉战争。

    汉六年三月庚子日(公元前201年),蛊逢以战功受封曲城侯,食邑四千户。

    孝怀皇帝驾崩之后,吕后暂行太后摄政之事,又四年,吕后驾崩;周勃、陈平等人与齐哀王合谋诛吕,事成之后,又曾打算暗害皇帝,以立哀王。

    在这个过程中,虫达以卫尉保护了太宗皇帝的周全,一直到齐悼惠王诸子之乱,虫达都是太宗皇帝最信任的将领。

    在此期间,故郎中令曹岩曾受命于陈平、周勃,隐瞒太后尚在的事实,使得太宗皇帝未能尊孝惠皇后为太后,孝惠皇后就一直居住在深宫之中,太宗皇帝却一直以为母亲去世了。

    直到虫达与故安侯申屠嘉、义安侯田叔、曲周侯俪寄、博阳侯陈濞一起上奏,建议太宗皇帝尊立太后,孝惠皇后才得以入主东宫。

    吕后驾崩第二年九月,虫达病逝,被太宗皇帝追尊为皇帝太傅,特许以诸侯王的礼仪下葬。

    在离世之前,虫达将自己的长女许配给了后来的大将军,时为卫尉丞的秦牧;后来二世曲成侯涉嫌谋反时,时任卫尉的秦牧百般回护,才保住了曲成侯一脉的传承。

    最终,虫达被谥为‘武’,为曲成武侯,其忠义之心,在民间广为传播。

    但虫达之子涉嫌谋反的事,却成为虫氏一门虎父犬子的证明。

    ·

    曲周侯郦商,陈留高阳人。

    在陈胜起兵反秦时,郦商招兵买马,得到数千人。

    高皇帝攻城夺地到陈留,郦商带领将士四千多人投归高皇帝;在跟随高皇帝攻打长社后,高皇帝赐郦商信成君的爵位。

    后又跟随高皇帝攻打缑氏,封锁黄河渡口,在洛阳大破秦军。

    跟随高皇帝攻取宛、穰两地,另外平定十七县,并自己单独率军攻打旬关,平定汉中。

    高皇帝元年,高皇帝被项羽封为汉王,高皇帝赐给郦商信成君爵位,并以将军职位担任陇西都尉。

    后来,郦商又单独率军平定北地和上郡;击败雍王章邯、周类、苏驵所率军队。

    后出兵巨野,因激战有功,高皇帝授予郦商梁国相印,又增食邑四千户,以梁国相国的职位,随高皇帝与项羽作战达两年三个月,攻取胡陵。

    高皇帝六年,燕王臧荼谋反,郦商以将军的身份随从刘邦去攻打臧荼。

    在龙脱大战时,郦商冲锋陷阵,率先登城,在易下击败臧荼的军队;因杀敌有功,被升任右丞相,

    赐给他列侯的爵位,和其他诸侯一样剖符为信,世世代代永不断绝,以涿邑五千户作为他的食邑,封号为涿侯。

    以右丞相之职单独带兵平定上谷,接着又攻打代,高皇帝授予他赵国的相国之印。

    以右丞相加赵国相国的身份带兵,和绛侯周勃等人一起平定了代郡和雁门郡,活捉了代国丞相程纵,守相郭同,将军以下到六百石的官员共十九人。

    凯旋之后,以将军的身份担任太上皇的护卫一年零七个月。

    十月,又以右丞相之职攻打陈豨,捣毁东垣城墙;又以右丞相之职,跟随高皇帝进攻反叛的英布,郦商领兵向敌人前沿阵地猛攻,夺取了两个阵地,从而使汉军能够打垮英布的军队。

    后来,高皇帝把郦商的封邑改在曲周,增加到五千一百户,收回以前所封的食邑;总计郦商一共击垮三支敌军,降服平定六个郡、七十三个县,俘获丞相,守相,大将各一人、小将二人、二千石以下到六百石的官员十九人。

    到吕太后病逝之时,郦商已经赋闲,不再在朝中担任职务,但在太宗皇帝与陈平、周勃之间的斗争之中,郦商同样站在了皇帝这一边,不与陈平、周勃为伍。

    在离世之前,郦商将世子郦寄叫到了身边,交代道:王师北上,踏平胡虏的时候,不要忘记,在家祭的时候告诉我。

    这个交代,对郦寄后来的执政方针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在朝任职期间规矩本分,在军中领兵时小心谨慎,并以上将军的职务,在汉室收回河南之地的战斗中立下战功。

    在柴武离世之后,郦寄成为了上将军,统掌天下兵马;之后丞相申屠嘉卸任,郦寄被拜为丞相。

    八年之后,郦寄的丞相任期满,卸任告老,丞相之位,被御史大夫贾谊继任。

    郦商则于高后病逝后的第一年就病逝,被谥为曲周景侯;太后为了感谢郦寄上奏请尊太后的事,为郦商赐下丧葬用的冥器。

    最终,郦商被葬在了兄长郦食其的墓穴旁,两墓东、西相并,为后人所祭祀。

    ·

    王陵,泗水郡沛县人,为沛县豪族,在高皇帝未发迹时,曾以对待兄长的礼仪对待王陵。及高皇帝起兵沛县,王陵党聚数千人,占据南阳,为穰侯。

    楚汉战争初期,高皇帝入汉中,王陵则据有南阳一带。及高皇帝还定三秦,准备出关击楚,王陵以兵从高皇帝,并受高皇帝之命,与王吸、薛欧所部汉军一起迎接高皇帝的家属,即吕太后、太上皇等人。

    在和高皇帝对峙过程中,项羽意外抓获了王陵的木器,为拉拢王陵,置王陵之母于营中,礼遇有加。但王陵之母最终伏剑自杀;项羽旋即大怒,将王陵之母烹煮,使得王陵一心为汉。

    之后,王陵在楚汉战争中从高皇帝击项羽,建功立业。

    项羽败亡后,论功行赏时,高皇帝仍记着王陵与自己仇人雍齿交厚的事,所以对王陵晚封;高帝六年八月,王陵获封为安国侯。

    在高皇帝病逝之前,吕太后曾以丞相继承之人想问,高皇帝说:王陵为人正直,有能力,但却有些憨直,不合适独任丞相;陈平有才,却略输私德,需要多加雕琢才能为丞相;应该让陈平在旁辅佐王陵,等王陵死去,陈平也就能担任丞相的职务了。

    孝惠皇帝六年,丞相平阳侯曹参病逝,孝惠皇帝按照高皇帝的遗训,拜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

    两年之后,孝惠皇帝驾崩,孝怀皇帝即位,吕氏子弟愈发肆无忌惮,几次三番请求吕后封吕氏子弟为王,吕后不堪其扰,只能将王陵叫到身边,以此事询问,王陵义正言辞的恢复吕太后:高皇帝制,非刘氏,不得王!

    但在此之后,陈平却对吕太后说:“高皇帝掌权,封了刘氏子弟为王侯,如今太后掌权,自然也能封吕氏子弟”;这些话传到了吕氏子弟耳中,使得王陵受到了吕氏很大的敌意。

    看着王陵逐渐被吕氏子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吕太后只能将王陵任命为皇帝太傅,以免遭吕氏子弟的迫害。

    在王陵成为皇帝太傅之后,陈平本以为自己可以成为丞相,吕后却让审食其成为了右丞相,依旧让陈平做左丞相;这让陈平感到十分不满。

    后来,陈平听说了高皇帝驾崩之前说的话,便以为,只要王陵死了,就可以成为丞相。于

    是,陈平伙同周勃对王陵说:“吕氏子弟如今权倾朝野,阁下如今得罪了吕氏,要想自保,就只能谎称自己离世了”。

    听闻此言,王陵彻底对朝堂心灰意冷,便默认了陈平的建议,自此隐居山林。

    待王陵消失之后,陈平便上奏吕后:王陵在山林间失踪,应该是已经去世了。

    就这样,陈平在王陵还没有离世时,便为王陵上了第一个谥号,为安国武侯。

    后来吕太后驾崩,陈平、周勃等人密谋暗害皇帝,说太宗皇帝非刘氏血脉,王陵便第一个站了出来,毫无顾忌的呵斥陈平:“当年,阁下劝我隐居山林,免遭吕氏迫害,现如今,阁下已经成为了比吕氏更可恨的贼子,我已经不能再置身事外,坐视高皇帝的江山被祸乱了”。

    在王陵回归朝堂之后,陈平和周勃不敢太肆意妄为,行为举止都收敛了很多,太宗皇帝所面临的状况也大为好转。

    齐悼惠王诸子之乱起,太宗皇帝御驾离京,陈平曾率领朝臣百官到长乐宫,逼迫太后立哀王子则为皇帝,太后并没有答应陈平,并狠狠地斥责了陈平。

    在陈平走出长乐宫之后,王陵也带着忠于皇帝的公卿,来到了长乐宫外,对陈平破口大骂,斥之为乱臣贼子。

    王陵的一生,几乎都在维护刘氏皇帝的尊严,尤其是在孝怀皇帝,以及之后的太宗皇帝刚掌权时,王陵一直在维护皇帝的威严,为刘汉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曲成侯虫达一样,王陵也病逝于吕后驾崩的第二年九月,被太宗皇帝谥为懿侯,追尊为太师,享万世祭祀香火。

    在之后的百年当中,历任太子太傅,如贾谊、汲黯等人,都将王陵视为自己的榜样,从而兢兢业业的辅佐储君,为汉室后来的昌盛,立下了坚厚的基础。

    ·

    棘蒲侯柴武,是高皇帝平定天下的重要武将之一,在高皇帝心中的地位比周勃还要高,仅次于周吕侯吕泽,舞阳侯樊哙,以及阵亡的大将奚涓。

    秦二世二年七月,章邯围田荣于东阿,柴武与高皇帝救援东阿,大破章邯。

    秦二世二年十二月,高皇帝率兵西进,在昌邑与彭越相遇。于是和彭越一起合攻昌邑,没有打下昌邑。撤兵到栗县,正好遇到柴武大军约四千人,柴武并入了高皇帝的军队。

    高皇帝四年十月,柴武率领汉军进攻齐国,击齐历下军,大破田既齐军,以功封棘蒲侯。

    高皇帝五年,时为汉王的高皇帝率领诸侯军共同包围楚军;淮阴侯韩信在正面,蓼侯孔聚将军在左边,费侯陈贺将军在右边,高皇帝领兵坐镇中军,绛侯周勃、柴将军跟在汉王的后面,同为后将军。

    高皇帝十年,韩王信命王黄等人劝说陈豨,使其误信而反。十一年春天,韩王信又勾结匈奴单于冒顿,率领匈奴骑兵一起侵入参合城,对抗汉朝。

    汉朝派遣柴武带兵前去迎击,柴武先写信给韩王信说:“皇帝陛下宽厚仁爱,尽管有些诸侯背叛逃亡,但当他们再度归顺的时候,总是恢复其原有的爵位名号,并不加诛杀。这些都是大王您所知道的。现在您是因为战败才逃归匈奴的,并没有大罪,您应该赶快来归顺!”

    韩王信回信道:“皇帝把我从里巷平民中提拔上来,使我南面称王,这对我来说是万分荣幸的。在荥阳保卫战中,我不能以死效忠,而被项羽关押。这是我的第一条罪状。等到匈奴进犯马邑,我不能坚守城池,献城投降。这是我的第二条罪状。现在反而为敌人带兵,和将军争战,争这旦夕之间的活头。这是我的第三条罪状。文种、范蠡没有一条罪状,但在成功之后,一个被杀一个逃亡;现在我对皇帝犯下了三条罪状,还想在世上求取活命,这是伍子胥在吴国之所以被杀的原因。现在我逃命隐藏在山谷之中,每天都靠向蛮夷乞讨过活,我思归之心,就同瘫痪的人不忘记直立行走,盲人不忘记睁眼看一看一样,只不过情势不允许罢了。”

    于是两军交战,柴武大破韩王信的匈奴骑兵,攻下参合城,并将韩王信斩杀。

    在将韩王信斩杀,并在白登战役将匈奴人击退出长城之后,高皇帝为北方的匈奴感到担忧,便任命柴武为都尉,领兵一万四千驻扎于飞狐迳,作为长城防线的守备力量,随时戒备匈奴的入侵。

    后来,太宗皇帝将柴武任命为了车骑将军,并总领北方防务的所有权利。

    在悼惠王诸子之乱时,柴武率飞狐军南下,与大将军灌婴、故安侯申屠嘉,以及梁中尉薄昭一起平定了叛乱。

    乱止,灌婴被任命为皇帝太傅,柴武便入朝为大将军。

    世宗皇帝正武五年,柴武的儿子柴奇与淮南王刘长密谋造反,事情败露后被捕,柴武羞愧的请求太宗皇帝治罪。

    最终,世宗皇帝罢免了柴武的大将军职务,赦免了侯世子柴奇的罪,但更换了棘蒲侯世子的人选。

    又过了十一年,柴武病逝于长安,谥为‘刚’侯,侯世子柴直继承棘蒲侯的爵位。

    我将这四个人放在同一篇,作为列传,是因为在太宗皇帝掌权之初,这四人在太宗皇帝身边立下了许多功劳,帮助太宗皇帝从陈平、周勃手中夺回了权力。

    做这篇列传,实际上是为后世为人臣子的人提供典范;所以这个列传,也被我称之为:太宗元从忠臣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