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的父母重生了 >174:预料之外,情理之中
    一个周时间转眼飞逝。

    李江河接到了齐汉源的电话,他效率还挺高,真给找到了,约在下午详谈。

    “喂,爸?”,李江河走在上课的路上,接到李军的电话。

    “儿子啊,给你买了个小礼物”,李军的声音传来,“顺风的快递,你回来记得收一下。”

    顺风从93年创立以来就以送快件著称,当然这时候比以后还是要慢点,直到03年与扬子江快运签下合同,成为国内第一家使用全货运专机的民营速递企业,这才真正有了顺风速度。

    “什么礼物啊?爸”,李江河边走边说。

    “哎,说了就没有惊喜了,总之是你需要的”,李军呵呵笑道。

    “不是什么大件吧?”,李江河警惕道。

    “不是,包装不大,你肯定喜欢”,李军说道。

    “那好吧,爸,我先去上课了”,李江河寻思这节课自己再迟到,老师肯定又要密集提问自己一段时间,“我先挂了啊,爸。”

    “快去上课吧”,李军挂了电话,

    “我以为你又不来了呢?”,王崎把书包从桌子上拿开,给李江河腾出地方。

    “f**k,你说的跟我总不来一样”,李江河拿出课本。

    教语言学概论的老师从李江河身边溜达过去,想了想又溜达回来,翻了翻李江河的课本:“小李同学,我这上节课讲了什么啊?”

    “额.......讲的语言的民族性?”,李江河尴尬一笑。

    “这节好好听讲”,老师把书还给李江河,上讲台写板书去了。

    “你说的好像你总来一样”,王崎表示自己笑了。

    ........

    跟齐汉源约的地方也是咖啡馆。

    生意适合在酒桌谈,这种高科技人才还是在咖啡馆谈合适一些。

    当齐汉源领着人来的是时候,李江河下巴都快掉了。

    “全学长”,李江河站起身子,“又见面了。”

    “啊?啊,李江河,李总,学长我不敢当,叫我伯连就行”,全伯连穿着连帽衫,胡子有一点没刮干净。

    “伯连,你没事了?”,李江河意有所指。

    “刚没事,这还没来的及太收拾,李总见谅”,全伯连看着有些憔悴,以前的那种年少轻狂的傲气肉眼可见的,被磨掉了一层。

    “哎,你也叫我江河吧,咱们没那么严肃,按照学校里的称呼来吧”,李江河递过去咖啡单。

    三个人都点了美式,坐下来闲聊。

    李江河忍不住看看齐汉源又看看全伯连。

    这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李江河想找个便宜又有技术的计算机人才来当主管,但是有技术的基本不便宜,也就刚从看守所里出来的全伯连完美符合。

    全伯连在应天本地的互联网圈子还是有点名气的,以前做过黑客,黑客拔旗比赛经常赢钱,后来自己搞工作室倒也不怎么混黑客圈了。

    很多搞技术的业余都玩玩黑客技术,据说小马哥以前也干过。

    但是全伯连的工作室也不是无名之辈,物美价廉一直是他的标签。

    齐汉源又是应大的老学长,找来找去找到全伯连也似乎是不值得惊讶的了。

    全伯连主动提起自己的看守所生活:“还是年少轻狂啊,以为那边定位不到我的,没想到钱没赚多少,先吃了几碗牢饭。”

    “这也幸亏你钱没赚多少”,齐汉源笑道:“要不然一时半会可就出不来了。”

    几个人天南海北的瞎侃了一会,终于回到正题。

    “伯连要不要来做这个技术总监?”,李江河抛出橄榄枝:“待遇肯定从优,以前也合作过,有基础嘛。”

    “江河的人品我是信得过”,全伯连话锋一转,“但是我毕竟还在读研,你那个卖书网站齐学长跟我说过了,技术上不难,但是网站维护活计不轻松,我的时间上可能协调不了。”

    “我记得,伯连,你不是有个工作室嘛,可以以工作室的名义先行承包下来我这个活儿”,李江河转转脖子,“学长你不会真想走科研那条路吧?”

    “那倒不是,只是想再跟着导师学学技术”,全伯连喝了两口咖啡,“我是野路子,当时觉得黑客酷,这才入的门。”

    “不是为了科研,那学习最后的结果不就是为了工作赚钱嘛”,齐汉源拍拍全伯连,“过来做总监,能赚大钱一步到位呗,盖茨不也是退学了。”

    “那是盖茨”,全伯连摇摇头,不过没拒绝:“承蒙李老板看重,我就腆着脸先兼职吧,刚从里边出来,以后怎么走,我还要再想想。”

    “否极泰来,小全也别太担心了”,齐汉源笑道。

    “具体要求我晚上邮箱发你”,李江河举起咖啡杯:“咖啡代酒,合作越快。”

    “合作愉快”,全伯连和齐汉源也举起咖啡杯。

    晚上回学校,李江河把之前整理好的资料发给全伯连。

    虽然卖书的某当已经成立来,但要说21世纪初,大概还要数到贝塔斯曼。

    95年这个传媒巨头就进入华国,建立了沪城贝塔斯曼文化实业有限公司,注意,是实业。

    97年建立来沪城书友会,到了2000年,贝塔斯曼就宣布自己有了150万华国书友会会员,这个数量很厉害了。

    它采用邮寄的方式寄书,合作的快递还是邮政,慢的要死,几乎得了一切国外大公司进入华国市场以后的大企业病。

    比如强制会员买书,就是所谓的“会员义务”,很多时候,可能本来想买,但你告诉我这是作为会员应尽的义务,那不好意思,就不想买了。

    每隔三个月会寄给会员书单,推荐一些畅销书,但也就只是畅销书,他们选书的品味越来越一言难尽,很像现在的标题党,在书单里介绍的天花乱坠,你以为自己买到了《了不起的盖茨比》,没想到最后收到的却是《小时代》。

    再过一段时间还会给会员强制推书,霸王买卖嘛。

    有人说这都是因为贝塔斯曼模式超前,但是到了2020年,他这模式也还没看见成功可能呢。

    但是2001年,还没几个人预见到贝塔斯曼的衰亡,因为他的各项指标还是很漂亮的。

    李江河的网站决定也搞这种会员功能,不没有会员义务,而且推书也是靠邮箱。

    要搜集每一个会员住址等相关信息以及按时寄件,那工作量也不是个草台班子能干的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