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截教之再起西游 >第九十四章 花果山之变
    话说那孙悟空,被唐僧驱逐之后,便一路向东,急着赶回了花果山,五百余年未归,不知现在花果山是何模样。

    不多时,他便纵云飞到了花果山上空,迫不及待地向下方望去,只见那山上花草俱无,烟霞尽绝,峰岩倒塌,林树焦枯。

    悟空七窍生烟,怎么会是这般光景?

    正当悟空悲戚之时,却突然看到山头上跳出几只猴儿,对着半空跪拜道:“大圣爷爷回来了,大圣爷爷回来啦。”

    悟空降下云头,开口问道:“本王的福地怎么变成这般了?”

    一只老猴窜出来,朝悟空一拜,哭泣道:“自从大圣被天庭擒拿了去后,这山头被二郎神一把火烧了大半,我们藏在井里,钻在涧内这才得了性命。大圣走时,我等尚有共有四万七千儿郎,二郎神走后,死伤大半。待我们出来,山林已毁,我等又无吃食,数百年来,只剩下近千猴儿,好不凄惨啊。”

    悟空闻言,神色一黯,悲切道:“是我对不起大家啊!”

    众猴皆是沉默,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小猴怯懦地问道:“大圣此番回来,便不走了吧?”

    悟空见这小猴子甚是可爱,便摸了摸他的头,问道:“怎么了,你在害怕我吗?”

    小猴子摇了摇头,说道:“我不怕大圣,只是最近山中有许多猎户,常常到这里来围捕我们族人,当真是可恨至极。”

    “猎户?”悟空不解。

    “嗯,这些猎户有弓箭之利,又有狡诈手段,捕杀了我等,死了的拿了去剥皮剔骨,酱煮醋蒸,油煎盐炒,当做下饭食用;活着的便教他跳圈做戏,翻筋斗,竖蜻蜓,当街上筛锣擂鼓,当为玩物。”另外一只老猴解释道。

    悟空听后,大怒道:“这里是谁在管着大家?”

    “马流二元帅,奔芭二将军管着。”

    “且带几人来此。”悟空吩咐道。

    “山中猎户之事,你们为何不管不问?”待几位管事主来后,悟空指着他们问道。

    “大圣,非是我等不管,而是我等怕暴露法术,杀了凡人,又为花果山惹来更大的祸事,只好让大家在猎户来时,尽量藏好,以免身死。”马流二元帅同时道。

    “哼,你们不敢,便看本王行事。”悟空虽怒,却也没有指责他们。

    入洞中休息片刻,悟空召集群猴来到山上,施法变出无数猴儿,窜入山下林中,跳跃嘻戏不休。

    果不其然,第二日之后,无数猎户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悟空站在高处,细数之下,竟有千人之多。

    他冷冷地看着这些人行迹不定,偷偷摸摸,当即吹出一口气,形成一阵狂风,朝山下刮去。只见狂风所过之处,扬尘播土,倒树摧林,掀起飞砂走石,打在那些猎户身上,便是几个血洞。

    见解决了花果山外的威胁,悟空心间一阵愉悦,大笑道:“自从跟了那唐僧,做了和尚,他每每劝我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真他娘的狗屁!我跟着他,打杀几个妖精,他就怪我行凶,今日回来,却结果了这么多猎户,当真是爽快至极啊。”

    “小的们,你们去山下,把那打死的猎户衣服,剥下来洗净血迹,穿了遮寒;把死人的尸首,都推在那万丈深潭里去。”

    “把死了的马,拖上来,剥了皮,做鞋穿,将肉腌着,慢慢的食用;把那些弓箭枪刀,拿来与你们操演武艺;将那杂色旗号,也一并收上来,本王有用。”

    众猴听得此言,皆是一阵欢呼,各自兴奋地下山而去。

    又是一日,他找了一面比较大的旗子,清洗干净之后,在上面写了“重修花果山复整水帘洞齐天大圣”十四个大字,挂在山头最高处。

    做完之后,他便又开始招魔聚兽,积草屯粮,好似全然忘了西行之事。

    又去了趟东海龙宫,借些甘霖仙水,把山洗清了,种上各种果树,施法催生,很快便让花果山重回昔日的景象。

    晚间,悟空在和众猴于水帘洞中饮乐不休,三更之后,众猴皆是醉卧不醒,悟空此时,也有了几分醉意。

    这时,有一小猴上前敬酒,悟空看了他一眼,没有在意,便将酒喝下。

    嗯?悟空表面醉意朦胧,实则心中惊怒不已。

    他喝下的酒有问题!

    “你是何人,为何这般?”悟空暗道。

    “贫道莫须有,不曾想会以这种方式见到大圣!”悟空腹中传来了不知岛六耳弥猴莫须有的笑声。

    .......

    而与花果山同在东海的不知岛,柳贯一此时却是和燃灯古佛再次一起,与门下一众弟子讲起道来,仔细看下去,下方门人皆在此列,唯独少了莫须有,柳贯一新近所收弟子。

    他是怎么从燃灯古佛的眼皮子底下走脱的?柳贯一会心一笑,走脱?不存在的,莫须在燃灯来到之前,便已出岛而去。他与燃灯第一次讲道时,这位弟子也不曾在名单之上。

    难道是燃灯忽视了此人不成?

    不,六耳猕猴行事独立,又悄无声息,就连拜柳贯一为师,除了妖盟,明空等几位知情人外,他人皆是一概不知,更何况在北俱芦洲大战之时,他也很少露过面,没有人知道,这位莫须有是柳贯一的弟子........

    却说那唐僧被宝象国百花羞公主放走了之后,便被八戒和沙僧二人寻到。

    他们一路西行三百余里,便来到了宝象国的都城。

    三人一马在驿馆中稍势休息片刻后,便去往皇宫,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黄门奏事官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

    那国主知道唐朝乃是大国,且来者是个大国圣僧,心中甚喜,当即道:“宣他进来。”

    唐僧入殿之后,一步一礼,十分从容,殿上文武诸官,无不叹道:上邦人物,竟是如此礼乐雍容!

    上首国主问道:“圣僧,你到我国中何事?”

    唐僧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面不改色道:“小僧是唐朝子民,承我天子敕旨,前往西方取经。原领有文牒,到陛下治国,请求理合倒换。”

    国主道:“既有唐天子文牒,取来一观。”

    唐僧双手棒着通关文牒,走上前去,放在国主案前。

    国主拿起文牒,只见上面写道:

    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切惟朕以凉德,嗣续丕基,事神治民,临深履薄,朝夕是惴。前者,失救泾河老龙,获谴于我皇皇后帝,三魂七魄,倏忽阴司,已作无常之客。因有阳寿未绝,感冥君放送回生,广陈善会,修建度亡道场。感蒙救苦观世音菩萨,金身出现,指示西方有佛有经,可度幽亡,超脱孤魂。特着法师玄奘,远历千山,询求经偈。倘到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放行,须至牒者。大唐贞观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

    又见最下方印处,已经盖了宝印九颗。

    国主见状,也不含糊,当即盖了印玺,递还给唐僧。

    唐僧谢了恩,收了文牒后,又道:“贫僧一来倒换文牒,二来向陛下寄托家书一封。”

    国主疑惑道:“家书?”

    唐僧点了点头,回道:“陛下第三位公主百花羞,被波月洞黄袍妖虏了去,至今杳无音讯,前些日子,贫僧路过波月洞,和黄袍妖一番缠斗之下,与公主相遇片刻,受其所托,故寄家书来也。”

    八戒、沙僧听罢,顿觉心间沉重万分,掩面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