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我的老子是崇祯 >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对峙
    朱慈烺详细将这份会审的结果,从王应熊和薛国观俩人身上查出了什么,其实朱慈烺从锦衣卫那里已经知道了一些。不过,现在是当着百官的面将会审的结果公布,自然不同。

    看完这份奏疏,朱慈烺也早已预料,薛、王二人确实不是什么正直清廉的好官。这上面一件件的,贪污受贿,私相授受等罪名,哪一条按照大明律法都是可以杀头的。

    “祥子,把这份三司会审的奏疏递还给谢爱卿。谢爱卿,你就站在文武百官的面前,把这份奏疏上的所有内容一字不差的念出来,让大家都听听。”

    谢升接过奏疏,从头到尾将会审结果念了出来,众臣百官当中,不乏有与薛、王二人交情颇深,或是依附此二人的官员。他们大多心中都惶惶不安,很怕会被牵连到。不过,等到谢升把奏疏念完,群臣百官们也没有听到除了王应熊和薛国观二人以外的名字。这样的结果,让所有人都十分意外。

    “诸位爱卿,你们都听到了,经过三司会审,薛、王二人的树种罪行已经审判出来。按照我大明律令,这二人其罪当诛,就是满门抄斩也不为过。但鉴于此二人在朝为官数十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朕就不下旨对其满门抄斩了。将其二人府上的奴仆全部遣散,亲眷子弟,悉数发配辽东屯田。其家资,全部抄没充入国库。”

    “吾皇圣明!”

    有些本来还想落井下石的官员,见天子已经对处置二人有了决断,也不再多言。其他朝党之人,在听完谢升的奏疏后,也想着上奏要恨恨地惩处薛、王二人,但天子如此礼待臣子,格外开恩,就完全把他们的嘴给堵上了。其实只要薛、王二人死了就行,其他人等都不重要。

    “朕这样做,也是想让诸位爱卿知道,在朝为官者,只要用心为国家办过事的,朕都会予以善待。尽管他们二人犯下的罪足以千刀万剐,但朕却不会那样做。他们是官,是臣,更是我大明的子民,是大明的百姓。朕对任何大明百姓都很看重,不管是不是罪犯。诸位爱卿可明白?”

    “陛下乃千古圣君,犹过三皇五帝!此乃我大明之福,天下百姓之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管天子说的这话到底有几分是真的,但作为臣子,百官们都应有所表示。

    “朕是不是千古圣君,是不是能胜过三皇五帝,自有后人去评说。朕现在最想做的便是让我大明重现太祖盛世,天下太平,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意,不再饱受战乱之苦。”

    很显然,朱慈烺现在要达成这个目标,一年半载是很难的。百官们也没有开口附和,天子能这样想固然是好的,但现实是何等之残酷,等到他们他们位小陛下碰壁之后,自然就会明白。

    “说到这里,现在战事结束,发展改革署和投资银行均筹办完成。朕决定立即展开试点,就跟杨爱卿的赈灾一同进行。具体试点的县,就定为从被鞑子攻陷过的良乡和房山俩县。这俩县此次遭受鞑子的肆虐,百姓必定是苦不堪言。朕以为,就借此机会,重整这俩县。清点人口,重新丈量土地,将一些流民迁到这俩县落户。”

    还没等朱慈烺说完,底下就有大臣站出来奏道:“陛下,万万不可啊!”

    朱慈烺目光一瞥,这人好像是户部左侍郎侯恂。

    “侯爱卿,你说说到底是什么不可?朕所说的这些,均是利国利民之举,莫非爱卿你觉得朕说错了?”朱慈烺不是很讨厌这人,但他讨厌打断自己说话的人,这很不礼貌。

    侯恂的背后不自觉地吓出一阵冷汗,他不曾想到自己会在这位小陛下面前会如此失态。但他稍作镇定后,恭声道:“陛下,陛下您说的没错,也确可利国利民。但良乡和房山俩县的面积不小,原住民户就有数十万之众。若将流民安置到俩县,不仅不能解决流民的问题,还会加重俩县的负担。所以,以此俩县作为试点,微臣以为还有待商讨。”

    户部掌管着大明的钱粮赋税,以及土地和人口等事项,侯恂有资格说这些话来劝谏天子。

    虽然侯恂说的是实情,但朱慈烺也知道,这良乡和房山俩县离京师北京不过数十里路,几乎可以说是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越是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这各地土地兼并的情况就越是严重。当然,这被兼并的土地当中,有一部分也跟大明皇室有关。朱慈烺也清楚皇室的农庄在整个直隶境内不下十数万顷。可那是皇室的农庄,也就是他朱慈烺的私人产业,也不是靠兼并的手段夺过来的。

    有些皇室亲贵,还有世勋贵族们,打着皇室的旗号,兼并当地贫苦百姓的土地,这样的事,经常发生。朱慈烺就是要借这次机会,狠狠地打击一下那些吃肉不吐骨头的主。打着皇室的旗号兼并土地,好处光让你们得了,恶名就全落到了他朱慈烺和皇室的身上,这样的事,他朱慈烺能答应吗?

    “陛下,微臣也附议。现在还是以赈灾为第一要务,试点和战后恢复生产的事,还是先缓一缓。”周延儒站出来为侯恂发声,上前附议道。

    “臣等附议!”大部分殿上的大臣都支持侯恂方才所言,觉得现在就开展试点,有些操之过急。而且,这背后牵扯到的人肯定不少,哪能一时间就顺利的开展下去,必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百官纷纷在心中暗道:他们这位陛下还是太年轻了,少不更事啊!

    不过,这些官员当中,不包括帝师姜逢元。不管怎么说,他都是皇帝的师傅,就算不支持天子现在办这件事,但也不能当即站出来反对朱慈烺。而且,姜逢元的心里跟其余大臣们想的不一样,以他对朱慈烺的了解,既然天子已经将此事提了出来,那肯定是不会轻易跟群臣妥协的。

    他在等,他在等天子朱慈烺接下来该如何应对群臣的劝谏。在群臣眼中,当今天子年纪尚小,许多事都是想当然,带有一丝孩童的天性。但姜逢元可是知道,他们这位天子年纪是小,但小是小,可在一些大事上,从来不会犹豫,当断则断的决心比先帝可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