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春秋秦明 >第96章:收三城(求订阅)
    “公子,请吧。”

    目光诡诸一行人走远之后,赵任好对着重耳微微一笑开口。

    重耳向着赵任好施了一礼,跟在赵任好的身后向着宫中走去。

    其实重耳对于留在秦国,是并没有什么抵触的。

    重耳很清楚,从秦国回去容易,但是回到晋国之后,肯定会招到骊姬的嫉妒。

    以骊姬的性格,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弄死自己,这一点重耳是心知肚明的。

    虽然在秦国,自己看起来做为人质,很难回国,但是这对于自己的生命来说,无疑是非常安全的。

    重耳对于权利的迷恋并不是太大,相反对于自己的生命,重耳是非常看重的。

    能不能成为晋国国君,那是天命,自己只能争取,可是对于生命,那就不一样了,自己必须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不能出一点的纰漏。

    重耳留下来了,他的团队也就留了下来。

    ……

    诡诸以战败者的身份,在秦国数百乘的战车护送下,与两万的晋国士兵灰头土脸的回到了晋国。

    不过刚刚渡过黄河没多久,公孙支却是突然来了性格,他不走了。

    “晋侯,你不是答应我家君上要割让谷城以西的三座城池吗?

    如今正好,谷城距离此处不远,我们还是先把城池的手续办了,然后再继续前进吧,你看这样可否?”

    公孙支微笑开口,他原本是晋国的公族,按理说应该为晋国着想。

    可是公孙支的做法是一点都不客气,完全没有要给晋国面子的意思,而是态度强硬。

    面对公孙支的态度,诡诸有些不满,心想自己已经回到了晋国,有了悔意。

    毕竟三座城池可不小,而且谷城以西的三座城池可不同寻常。

    可是不满归不满,诡诸看了看自己的两万士兵,一个个垂头丧气,没有丝毫士气可言。

    而且秦国人也太过卑鄙了一些,在回来之前,自己这两万士兵身上的铠甲,兵器,全部被秦国给收了。

    可以说两万士兵,手中起没有任何兵器的。

    而反观秦国,三百乘战车,人数也有一万多人,而且各个精神抖擞,一脸的兴奋。

    每一个士兵都是长枪耸立,一股肃杀之意无形中散发出来。

    诡诸知道,秦国国君赵任好可以对自己好好说话,但是这些士兵,可就没有那么好的态度了。

    如果自己真的拒绝了公孙支的要求,那么公孙支要是头脑一昏,那自己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就算公孙支不敢杀自己,但是自己手下那些士兵,公孙支是可以杀的。

    如果真的那样,后果不堪设想。

    仔细的掂量了一下双方的力量差距,最终诡诸知道自己毫无胜算。

    公子开笑盈盈的看着,根本就不发表任何的意见,而是双眼看向别的地方,似乎根本就没有听到公孙支的话。

    “罢了,罢了,和一帮蛮子计较这么多有什么用。”

    诡诸最终只能如此安排,在百般不情愿之下,只能跟着公孙支他们去了谷城三城,下令让谷城以西的三座城池,彻底的割让给了秦国。

    得到了三座城池,公子开留下了一百乘战车驻守之后,这才继续保护晋侯去往匠城。

    只不过他们并没有深入,再前行了一百里之后,公子开和公孙支就率领战车回归。

    深入敌国这样的事情,公子开他们是不会做的。

    万一晋国要是反悔割让的三座城池,并且派兵来攻打自己,那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毕竟这里已经是晋国的地盘,自己还是要小心为上,否则很有可能阴沟里翻船,得不偿失的。

    诡诸很生气,很愤怒,但是也没办法,这个时候他是不敢在和秦国打了。

    所谓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或许用来形容诡诸是非常适合的吧,尽管这句话还没有被发明出来。

    公子开和公孙支没有直接回秦国,而是来到了谷城。这三座城池虽说如今被晋侯割让给了秦国,但是原本毕竟是晋国的土地。

    尤其是割让的不仅仅是三座空城,而是带着百姓。

    三座空城好办,但是有百姓的三座城,还是有点麻烦的。

    不过这也不需要太过担心,毕竟这一次公孙支是跟着来了。

    进入谷城之后,公孙支立刻就叫来了当地的官员,以一个骄奢淫逸,不为百姓服务的理由直接杀了。

    不仅仅杀了一人,而是杀了一片,只要是口碑不好,做过坏事的官员,公孙支毫不留情,全部杀死。

    老百姓是非常淳朴的,这一点古今中外,尤其是国内的老百姓,他们是没有什么远大志向和目标的,唯一的要求就是可以吃饱,穿暖,一家人好好的在一起过日子。

    谷城的百姓,对于秦国突然来到的公子开和公孙支,是非常不友好的,特别的敌视。

    不过很快这种态度就转变了,因为谷城的百姓很快发现,秦国似乎不像传说中那样是豺狼,吃人不吐骨头,相反的秦国士兵来到谷城之后立刻就杀了那些腐败之人。

    “乡亲们,我们秦国是仁义之师,晋国打我,我们不计前嫌,亲自把晋侯送回来,说明我们秦国国君心胸开阔。

    谷城的官员贪污腐化,不以百姓为本,而我们秦国,百姓享有很高的待遇,一旦有贪官污吏出现,不管是谁,都立刻诛杀,这说明我们秦国国君为人民服务的态度。

    如此国君,难道不值得我们爱戴吗?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他效力吗?

    ……”

    公孙支把谷城的百姓集中起来,自己站在台上大声开口,说的那叫一个口沫横飞,日月无光。

    “最后,我宣布一下君上的命令。”

    公孙支话到此处忽然一顿,停了下来,看了一眼下方人群,觉得人气已经被自己吊起来了,这才微微一笑继续开口。

    “君上有令,开放粮仓。”

    公孙支大手一挥,立刻下令打开谷城的粮仓,每个百姓分十壶粮食。

    这个举动,立刻就让晋。谷城的百姓对秦国迎来了好感,开放粮仓救济百姓,这样的事情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但是如今,这些古城的百姓忽然从晋国人变成了秦国人,正在心中有所抵触的时候,却是突然听到这个命令,顿时一个个对秦国竖起了大拇指,似乎做秦国人,也没有什么坏处,很不错嘛。

    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步骤,在谷城这里迎得了掌声与民心之后,公孙支照葫芦画瓢,又在另外两个城,宣城和阴城做了一遍。

    没有例外,在这两城公孙支也是迎来了一片喝彩,三城得民心就被公孙支如此简单的收拢,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杀一些人,放一些粮,用这么简单的方法,这么小的代价就笼络三城的民心,这一幕让公子开看的是目瞪口呆。

    原本按照公子开的念头,是准备以杀止恶。

    简单的说就是你服不服,不服就打,一直打到你服。

    可是如今看来,自己的想法太过简单粗糙了,根本就拿不出台面。

    收拢三城百姓之后,公孙支立刻就开始了迁移,三城的每一个城池都有一半的居民牵往秦国。

    无缘无故的迁移居住地,自然是很多人不干的,可是对于这一点,公孙支同样有方法。

    “各位,我们出来的时候君上说了,只要去秦国的,那是欢迎,同时给予上好的土地。

    至于耕牛,由国家免费发放,这是大大的有利啊。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去秦国有这样的一天好处,在秦国开垦土地者,免去三年的赋税,每家出一个男子当兵就可以啦。

    至于当兵者,享受国家的待遇每个月都有薪水,虽然不多,但是福利超好。”

    公孙支缓缓开口,此话一出,顿时就有很多人心动了,别的不说。单单是免除三年赋税,这就足以让很多老百姓兴奋了。

    至于当兵有钱拿,那更是在晋国从来没有过的。

    有了这样的诱惑,自然有很多的老百姓拖家带口的向着秦国走去。

    公子开引领战车一百乘护送,担心晋国会来阻拦。

    ……

    十天的时间转眼即过,对于谷城那里发生的事情,诡诸自然知道,但是他却没有阻拦。

    不是他不想,而是他对于秦国有些畏惧了,不知道自己如果真的反悔了,会不会遭到秦国的报复。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些,故而诡诸虽然后悔,但是并没有阻止,而是任由秦国将谷城三城占据,并且把百姓转移到了秦国。

    公孙支没有离开,他的手中还有两百乘战车。

    这其中自然分出一部分守护谷城等三城,但是赵任好给他的命令,是守护三城的同时,在谷城建设关卡,阻止晋国的西进。

    谷城之外的崤山陡峭无比,将。只有一条小路可以通过。

    道路不宽,如果是战车的话,这只能勉强可以五乘战车并排通过。

    除了这个小路之外,并没有其余的道路,也就是说在这里设置关卡之后,晋国想要西进攻打秦国,除非是通过黄河,否则根本没有别的方法。

    虽然谷城三城是谷城,但是这个地方易守难攻,可以说的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在这样的地方,不需要多少士兵,只要数千人就足够了。

    而与此同时,在黄河边,秦国的工程队也立刻展开,延着黄河边修建烽火台。

    烽火台每三十里一个,连绵之下数十个,直接就阻断了一个明哨。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防备,再加上谷城的险峻,可以说是彻底的堵死了晋国向西扩展的道路。

    而且最为主要的是,在谷城三城到手之后,赵任好立刻命令连通了黄河,使得秦国与谷城之中连成一片。

    如此一来的话如果晋国不顾一切的西进,想要和秦国决战,那么只有谷城一个地方。

    而连接之后,秦国对于谷城的掌控已经达到了十足,这样的话,晋国也只能望而叹息,根本没有丝毫的可能西进成功。

    即便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很难突破谷城的防御。

    可以这么说,谷城就好像一个狭窄的大门,只要把门关上,那么外来势力根本进不来。

    即便是人数再多,也根本无法突破,毕竟道路就这么宽,想通过,也只能一个个来。

    而占据了绝对地理的秦军,那防御起来太简单了。

    甚至都不用人下来砍杀,直接一通乱箭之就足够了。

    ……

    晋侯看着秦国的一系列动作,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办法,只能摇了摇头暂时的放弃了针对秦国的方法。

    不打算对秦国出兵,但是东边的国家还是可以欺负一下的。

    毕竟自己这次的亏损,总不能就这么算了,这不是诡诸的风格。

    虽然这一次对秦国的战争让晋国元气大伤,但是晋国家大业大,损伤故而心痛,可却并没有动摇晋国的根本。

    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句话形容晋国是一点都不为过,非常的适合。

    而且和秦国的战争,晋国虽然元气大伤,损失惨重,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在诡诸的深刻反思之下,他对于秦国的战争方法很是有兴趣。

    既然有了兴趣,那么就要学习。

    晋国再学习秦国的作战方法,收获颇为不小,可是与此同时在秦国,也是一片忙碌。

    和晋国一战,秦国得到了不小的好处。

    修建烽火台,打通谷城的通道,建设函谷关,这一切说起来简单,但却都是大工程。

    既然是大工程,那么所需要耗费的人力,财力自然是庞大的。

    好在秦国这一年多的时间内国力增长迅速,各方面都有了很多的储备。

    不过时间太短,即便是有储备,也不是太过夸张,如此一来修建这几个大工程,对于秦国来说也是不小的负荷。

    延着黄河边的烽火台还好说,毕竟烽火台的工程量还可以接受,数十个的烽火台,也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便建好。

    可是接下来的两个工程,连接谷城,以及修建函谷关,这两个工程量就太大了,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各位爱卿,寡人准备打通秦国和谷城的通道,让道路扩宽,从而可以让秦国战车可以兵出。

    不过如此一来的话工程太大,不知如何是好?

    还有谷城,那里地势险俊,易守难攻,若是在此建立关卡,也是非常的不容易啊。”

    赵任好忧心忡忡的开口,把问题抛给了自己的大臣,让他们想想办法,看看应该如何解决。

    PS:今天不加班,有没有打赏加更的,舵主加更。

    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