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都市小说 > 捉婿 >第一八九节 休学
    离开了罗导演的住处,东海林思考了两天,最后还是同意了罗导演的要求!

    一方面,他是真的想跟着这个文艺片导演,长长见识。另一方面吧,改编《放牛班的春天》,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当初,东海林第一次改完之后,自己看一遍都有点看不下去。

    歌曲是凑了好几首。

    可是总是觉得有点牵强。

    尤其是他还想少年合唱团里,每个孩子的故事。想把这些故事,改得有人情味,有感觉。

    那真是让人痛苦。

    这可比改编《搭错车》难多了。毕竟《搭错车》再怎么,也是东海林能直接看懂,能理解,有感受的电影故事。

    而《放牛班的春天》就不一样了。

    想要把这个故事改成合适与乡镇学校的生活形态相适应的故事情节,那就真的得好好研究了。

    毕竟电影里外国的乡村学校都有钢琴,有会弹钢琴的人。

    而在国内好多偏远的乡镇学校里,则未必有。

    东海林也想过把故事放在一些条件好的学校里,未必要放在乡村。

    但是这样一来,一种喜剧的冲突,就完全表现不出来了。

    人们都习惯于城市里学校的孩子,懂一些声乐,会一些合唱,是特别的事情。

    而城市里的“放牛班”,却又未必了!

    真要这样的话,好好的文艺片,那就真就变成都市校园喜剧片了。

    感官上会差上特别多。

    现在的东海林特别理解,为什么那些外国名著做翻译的人,会得到一笔翻译费用了。

    想要把一个外国故事,翻译成一个让本国人能理解的故事,并且用本国人喜欢的文笔,表现出来,那本来就是一个费脑子的事情。

    这可不是“机翻”那种。真真正正是要把一些外国的风俗,俚语,用文字清楚的表现出来。还不能改变原文的意思。

    =

    “什么?休学?”听闻东海林这个要求!班主任王老师那真是瞪大了眼睛:“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给你两分钟的时间,你好好组织一下语言!然后在跟我说!”

    说道这里,王老师的口气已经不自觉的严厉起来:“东海林同学,你不要觉得你现在在其他领域的成绩,十分突出,就以为导演这个专业也很简单!隔行如隔山,这句话,你知道不知道?”

    “哪怕是在导演行业了,不同类型的导演,都有各自擅长的地方,轻易不敢涉足其他的类型的片子!”

    “你呢?你现在是觉得自己翅膀硬了?想要出去飞了?别闹!你这点水平,还不够格!”

    面对班主任的口水喷射,东海林那是大气都不敢出啊!

    没办法!之前补考的事情,就已经弄得班主任大为光火了。

    他老人家带了那么多班,东海林还是头一个,一次挂了三科的人物!这一下,弄得王老师在影视专业里,都出名了。

    =

    所谓的“两分钟思考时间”早就过去了,王老师依旧在滔滔不绝的数落着东海林。

    “老王,差不多得了!”同办公室的李老师,都听不下去了,好心劝道。

    班主任也觉得口有点干了。顺势停了下来,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水后,问道:“怎么样?想清楚了吗?”

    “想清楚了!”东海林点头。

    班主任王雨老师点点头,觉得自己刚刚的心血没白费,总算是又挽救了一个迷途羔羊。于是老怀大蔚的他,又和一口水。

    可惜,东海林下句话就让他把水全喷了出来:“可是我还是想办休学!”

    “噗——”班主任直接往前一吐。东海林巧妙的劈开了主要方向,但是有少数的水溅到了衣服上。

    顾不上舒缓咳嗽。班主任奇道:“合着刚刚我全都白说了?”

    “那倒不是!”东海林赶紧解释道:“王老师,您听我说!”

    “行!你说吧!我看你怎么说服我!”王老师把身子往后一靠,生气道。

    “其实吧,我这次是要跟罗希伟导演,去实地实践一下生活?”

    “实践生活?你想多了!实习是你最后一年的事情!现在还早呐!”王老师不屑一顾道:“你这个理由说服不了我!你还是回去吧!”

    东海林却只是站着不动,没有离开的意思。因为他发现,王老师根本就没听清自己的话。

    过了一会,发觉有点不对味的王老师,回头问道:“对了,你刚刚说谁?”

    “罗希伟!导演!”东海林重重的说道。

    “哟!老王,这不是你同学嘛?”刚刚说话的李老师,再次说话道。

    “你怎么认识他的?”王老师没有回答李老师的话,而是问东海林道。

    “王磊前辈带我去见他的!”

    “那他为什么要带着你去实践?”王老师依旧没弄明白。

    “因为我写了个剧本,他说还不够贴近生活,建议我去实践一下!如果我没有好去处的话,他可以带着我去!”东海林老实道。

    “这个……”东海林说完之后,王老师却开始沉吟起来。罗希伟这人他还是知道,毕竟当初一个班的,只不过自己留校当老师,而罗希伟,一步步坐到了现在文艺片导演的位置。

    而且既然东海林说出了这名字,那么事情估计就是真的了。罗希伟这家伙拍片那都是特别较真儿。

    记得有一次拍一个年底戏,一个路灯不符合年代感,罗希伟就愣是为了这场戏,等了半个月,路灯到了才从新拍摄这场戏。

    而人家制作公司的报价是路灯一个五万,十个起做。

    路灯唉?一个在背景里,一晃而过的东西,说句不好听的,或许都没人会注意到的东西。

    结果罗希伟为了一个路灯,订了十个。还多费半个月的时间。

    这样较真的性格,拍文艺片,那真是合适不过了。

    话说回来。也只有这样的性格的人,拍出来的文艺片,才是赏心悦目。

    =

    难怪这家伙,前几天的时候,询问自己班里有没有一个叫东海林的,学习成绩怎么样?日常表现怎么样?

    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呐?

    真是打听清楚了,让自己的学生休学去帮他吗?

    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