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异世大明科学教父 >第九章 原始资本
    这时代,百两银子不是什么小数目,就是哪怕放到现代去,按一克10块钱的平均银价计算,百两也要好几万,十来天的时间赚到这么多钱,这个压力不可谓不大。

    而且方程思考的,不仅仅是赚够钱这么简单,他需要一条能稳定来钱的渠道。

    求学是一件很花费金钱的事情,在真正开始学习之后,势必是要脱产一段时间的,他不能坐吃山空,也没有坐吃山空的资本。

    百两银子说难也不难,虽然这时代在修炼上极度发达,可在基础工业上却比上一世的大明还要薄弱。

    如果他的想法在十天内实在赚不到多少钱的话,就卖点冶炼技术给那些大户地主好了。

    反正世道越来越乱,很多大户家中也有了对抗乱世的准备了。想必更好的武器质量对他们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所以方程想到了更稳定一个办法来赚钱。

    最赚钱的生意,无非就是衣食住行这四样。

    方程就准备从这方面入手。

    衣食他暂时是不考虑了,没什么搞头。

    因为灵气的缘故,粮食问题从来都不会成为主要的社会矛盾,这世界上大部分人都不会因为缺少衣食而被迫成为流民。

    所以在有能大规模量产的技术出现之前,想靠衣食赚钱不是很现实。

    方程选择的方向是住和行。

    住,这年代的人很多还住的是茅草屋,只有在城里才住木质结构的屋子。

    所以方程准备拿出一个杀手锏来。

    水泥,就是他的杀手锏。

    调配好的水泥,在建筑方面,就是bug一样的存在。

    而且水泥还兼有很好的防潮作用,凝固后坚固的水泥外层,甚至能抵挡住入品强者的攻击,这实在是居家旅行的必备良品。

    尤其是当灵气失衡,又没有及时调整的时候,坚固的水泥房屋能挡住更高能量的灵气冲击,无疑将生存率提高了很多。

    这个年代哪怕衣食充足,百姓的生存率还是不高的。

    原因,就在于灵气失衡。

    门所产生的灵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改变,或者量变大,或者量变小。

    一旦灵气发生改变,和周围其他城市的门保持的脆弱的平衡就会打破,会产生灵气失衡的结果。

    这种灵气失衡很可能会造成灵气风暴,产生灵气冲击。

    而且世上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产生新的门,一旦产生新的门,就会发生灵气暴动的情况。

    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其所产生的灵气冲击,已经不仅仅限于风暴之类的。

    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地震,火山爆发等等灾害。

    所以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一个能抵御灵气失衡的房子,不亚于给生命加了一层保护伞。

    迂腐的百姓可能不会愿意花钱让自家孩子求学,但是绝对不会舍不得在这种,能保护家族的建筑上消费。

    方程的第二个想法,就是在行。

    信件的传播有专门的传令兵,驿站里的传令兵通常会接一些送信之类的活计补贴家用。

    一些士子会经常性的外出游历,寻求精神力的提高。

    甚至还有些外出行商的商人,为了金钱什么地方都敢去。

    这些生意他不想沾,他准备给这些人做保险。

    分宜虽然不大,但是每天经过这里南来北往的商旅驿兵却是不少,他准备给这些人推销一下人身意外保险的概念。

    至于理赔,方程没怎么考虑过。

    方程算算时间,这几年应该就会爆发大规模的起义了,而且还有北方后金的威胁,这分宜,能有几天安生日子还说不准呢。

    等到战争爆发,谁还能找到他让他理赔不成?

    方程嘿嘿一笑,古人们,来感受金融的力量吧。

    不过呢,他还需要一个合作伙伴,一个能给他做背书的合作伙伴。

    他一个外乡人,人生地不熟的,想让别人相信他,买他的保险,很难。

    这个人必须是要在当地有名望,而且有资产的才行。

    宋应星不行,他虽然是江西人,但是毕竟是有品级有功名的官员。

    保险的危害他不会看不到,一旦出了事,哪怕理赔慢了,也会对他的名声产生影响,想必不会愿意干。

    不过水泥,他应该不会拒绝的。

    毕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还可能拯救不少百姓,不管在名声还是财富上,都对他有百利无一害。

    想到就做,方程准备去宋应星那里谈一下合作的事情。

    方程打开房门,天已经黑了。

    天色已晚,也不方便找人谈事情。

    古人在这方面相当讲究,大家谈的是正事,大好事,就要白天谈,说明大家都是光明磊落的,不是什么鬼鬼祟祟的小人。

    既然时间也不方便,方程准备第二日再去找宋应星,也不差这一时半会的。

    “方公子,这是您的晚餐,我给您送来了。”

    方程开门一看,是宋应星的小书童。

    将饭菜放下,书童倒是没有离开,反而对方程行了一礼。

    书童开口说道:“公子,我家老爷嘱咐我带几句话给你。”

    “何事?”

    方程有些诧异,宋应星有什么话白天不跟自己说,还要让小书童传话。

    “我家老爷说了,他在第一次见到公子的时候就看出来公子不曾修炼过,不过没想到公子是从无灵气之地来的。

    公子言谈举止都异于常人,但也不像是什么不曾接触过书本的粗鄙之人。”

    “老爷说,他十分看好公子,认为公子定有一番成就,公子若是有心,可随老爷学习儒术,这科学之道,可当作日后闲暇时研究的娱乐,但是若真是以此为主业,日后成就不会太高。

    来老爷这里学习科学的,都是些大户庶出的子弟,本来就没有什么前途可言,可公子不一样,能得到他老友的看重,想必和这些人不一样的。”

    传完话,书童就转身离开。

    方程一听,宋应星这还是不看好科学的发展啊。

    儒家统治人心太久了,儒道执修炼界牛耳的时间也太久了。

    与其选择一个前途不明的陌生修炼道路,还不如修炼已经成熟的儒家之道。

    方程撇撇嘴,不准备接受宋应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