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异世大明科学教父 >第七章 考试
    等到来参加考试的人都来齐了,香却还没有燃尽。

    方程看到周围稀稀拉拉站着大概有十几人的样子,想必这些就是全部参加考试的人了。

    看衣着,都是些富贵人家的子弟,只看穿着,他应该是参加考试的人里最穷的一个。

    宋应星看人都来齐了,就开口说道:“研究百科一学,需要的是钻研的精神,我并不鼓励临时抱佛脚的行为,百科不同于儒学,需要书读百遍,笔下生花,个人有个人的见解。

    百科之学,就是一条路,你懂了就是懂了,看再多书,不懂还是不懂,死记硬背并没有什么作用,能活学活用才是最主要的。

    我的新书发布了也已经有月余,想必大家也都看过了,里面的东西不复杂,所以此次我也不想给你们太多复习的时间,就此开始考试吧。”

    宋应星没说太多废话,领着众人进了县学讲课的课堂。

    “就在这里考试吧,题不多,一共十题,对五题即可留下。”

    书童抱了一沓卷子进来,分发给众人。

    方程气苦,“唉,合着穿越了,还是需要做题啊。”

    考试自唐以来,就是国家的主旋律,历朝历代,除了开国功臣以外,得封官身的,无一不是在考试中大放异彩的那群人。

    听说本朝有个天才才子更是连中六甲,堪称考神是也。

    “第一题,请写出火药最佳配比,并简述其可运用的范围。”

    这是第一题的翻译版,文言文太复杂,方程懒得一字一句推敲,看个大概意思就开始作答。

    当然,若是真一字一句的推敲,按方程跳脱的性子,怕是做跑题的概率很高。

    方程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答案:“火药最佳配比是火硝,木炭,硫磺,按照……的配方进行配比,此配方下黑火药中的各物质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反应,从而达到最大效果,其应用范围为……”

    方程的毛笔字写的不好,歪歪扭扭的,虽然在后世可能算是不错,不过在这时,大部分十岁以上的孩童大概都比他要好很多。

    第二题翻译过来就是,简述陶瓷的制作流程。

    方程落笔回答。

    “第十题:你认为百科之道将如何发展。”

    方程答完,放下笔,整理好书案,检查了一遍有没有错别字,就交了卷。

    至于书法,他是在是无能为力了,只希望这个宋大科学家不要和这时代的考官一样,喜欢根据书法字体取用人才吧。

    方程是第一个交卷的,不过交了卷子,他也没敢出去,又回到座位上乖乖坐着。

    宋礼看方程这么快就答完了题,有些惊讶,因为人不多,也是给自己选弟子,没那么多繁文缛节,就拿起方程的卷子看了起来。

    一拿起卷子,宋应星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这是何等丑的字体啊,跟随自己的小书童字都比他好看。

    不过一想到老友信中所说,方程是来自无灵气之地的乡野鄙夫,因为仰慕百科之道才没有学习儒术,估计也没有什么纸张练习书法吧。

    压下心中不适,宋应星开始翻阅起方程的试卷。

    他对于这些学子其实都是颇为看好的,在这种儒术空前繁盛的时代,愿意学习百科之道这种不入流的人都很可贵,只要不是太过于无可救药的,他准备全部收入门。

    可没看多久,宋应星的眉头又紧了。

    火药配比自己在《天工开物》里面已经明确写过了,这也能写错?

    驱动冶炼的动力,可以不需人力水力?这不是异想天开?

    还有最让宋应星生气的,就是最后一题的回答了。

    前面的他做错了,宋应星也能理解,毕竟书籍的传播也需要时间,他一来就被安排考试,没看过书这也是正常的,只要态度好,其他的都无所谓。

    可最后一题,看看方程的回答,宋应星差点没气的大骂。

    忍住怒火,宋应星又看了一遍。

    “我认为百科之道,其发展应是无穷无尽的,最终必将取代儒学,成为唯一显学。”

    就是这句话,让宋应星怒火中烧,他虽然喜欢研究百科,但是对于儒家的敬畏,那是存在于骨子里的东西。

    他觉得这些能帮助儒家更好的统治天下,让人民富足,所以非常有必要去研究,他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走在儒家最前端的改革者,就和百年前立地成圣的圣人阳明公一样,成为儒家的另一个标杆。

    可方程的思想却和他截然不同,他想要的不是改革,而是取而代之。

    继续往下看。

    “在我看来,科学,也就是百科之学,是可以包含所有种类学问的学科。

    儒学充其量,只是其中一科,或者是其中一科的一部分而已。

    无论是农学,工学,理学,动物学,天文学等等,都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说科学所包含的范围是极其大的,取代儒学成为唯一显学是必然的事情。

    ……”

    宋应星又仔细思考了一会,竟然觉得,这老友介绍来的年轻人,竟然说的有那么几分道理。

    等到所有人都将试卷交了上去,宋应星便把方程的试卷放到一边,批阅起其他人的试卷。

    众位学子们坐在书桌前,也不敢乱动,不敢交头接耳,就怕影响了宋应星的思路,到时候把他们赶出去就不好了。

    在场的众人,除了方程,都是些大户人家的子弟。

    他们和他们的家长,在读过了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之后,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前景。

    再加上最近朝中的局势有些动荡,又有消息说宋应星得到了西方传教士的新道的修炼方法。

    他们也就想来搏个前程,或者说来赌一把,要是赌赢了,就和追随阳明公的那群人一样,立地成为儒学大家,晋升上三品,还能流芳百世。

    而方程不一样,他来就是为了完成系统任务,学习科学的修炼方法。

    他很清楚如果未来的发展能和自己前世一样的话,哪怕有所谓的天地灵气,科学也将一举打败这个世界所有的竞争者,将它们都融入自己的体系之内,成为世上唯一显学。

    所以他将自己后世的理解,取了一部分写了上去,就是想起到一鸣惊人的作用,不过看宋应星的脸色,他好像有点惊过头了。

    将所有的试卷都看完,两个时辰已经过去了,在场的众人都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放下最后一份试卷,宋应星开口道:“方程,跟我出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