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玄幻小说 > 秦时明月之大秦天庭 >第105章 大军开拔
    秦王政九年,一月一日。

    河内郡,秦军大营。

    幕府,主帅大帐。

    白起高坐帅位,桓齮居右,王翦居左,白亦非,李泽,李信等一干将领坐于两排。

    白起道:“今日商议我军北上攻赵之事,王翦,你有何看法?”

    王翦起身,一礼,道:“禀主帅,末将以为赵国漳水以南的城池我军需要全部夺下,保证大军后勤粮道无忧。”

    白起满意的点了点头道:“继续。”

    王翦又道:“二十五万大军可分为左右两翼和中军三路大军。既能快速攻城拔寨,又能相互呼应,确保大军不会中了敌人的埋伏被各个击破。”

    “三路大军由何人领军为好?”白起问道。

    “左翼大军由杀神军白亦非率领五万大军,夺取撩阳,中牟等三十多城,中路由主帅率军十五万直取安阳等城,右翼可让桓齮老将军率领五万大军取屯丘等城。”

    白起很满意王翦的作战部署,令道:“桓齮,白亦非,王翦听令。”

    “末将在。”三人起身来到帅案前拱手道。

    白起下令道:“令白亦非为左翼大军主将率军共五万,三万步甲,一万骑兵,五千弓弩兵,五千攻城兵,夺取中牟等城。桓齮为右翼大军主将,统领三万步甲,一万骑兵,五千弓弩兵,五千攻城兵,夺取屯丘等城。王翦为中军先锋,率军五万往前方攻城开路。”

    “末将领命。”三人拱手道。

    白起又道:“我军此次便是要以大势碾压赵国,逼其退无可退,唯有决战一路,灭其主力,我军才能一年之内覆灭赵国。宁缓战,以求全胜。”

    “诺。”众将应道。

    十日后,二十五万大军开出河内大营,白亦非和桓齮各率五万士卒离开大军。

    白亦非的左翼大军所需要拿下的大城有中牟,撩阳,防陵三大城池。中小城池还有三十五座。

    白亦非率领五万大军来到必经之路的一座小城外,大军攻势摆开,白亦非和其余几位将领站在云车之上,眺望城池。

    这座城池大概五万人左右,守军不足一千,不过以赵人对秦国的恨意,城内青壮大概会有四五千人参与守城。

    这就是两军交战和灭国不同的原因,秦欲灭赵会让秦国战线拉长使军粮物资消耗加倍,而赵国守城军卒和百姓是本城之人基本不需要粮食运输,此为一。有的城池虽只有一千守军,可百姓加入守城会变成五千,八千,上万等,从而加大了秦军攻城难度,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将士会战死,此为二。

    而秦国之所以有底气派出五万大军攻伐三十余城,原因有三,一,两翼皆是精锐老兵;二,秦国装备之精良,天下第一。三,赵国守城没有多少老兵,经验不足。

    白亦非派出一万大军攻城,一声令下,大军兴奋的朝着城池冲去。

    攻城大战开始,秦国大军先是惯例的几轮羽箭发射,赵国守军和参与守城百姓死伤不少。

    云车上的白亦非面容冷酷,一身白衣,红色披风很是鲜艳显眼,静静的看着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手一挥,战鼓擂鸣,一万大军前方的弓弩兵、大型攻城机械兵推动云梯向城池进发。旁边还有手持盾牌,拿着长戈的将士,五人一伍,一排是五什,共有十派,二百五十人护卫着,缓缓的逼近城池之下。

    床驽也被装在车驾之上由将士推着前进,和弓弩一同压制着城墙上的守军,让其不敢冒头射箭,以护卫攻城兵的安全。

    “攻城——”

    率军攻城的将领一声大喝。

    秦国将士用尽全身力气,推动着攻城设备。在前排的是二十架大型云梯,云梯是兵车,有四个轮子,轮子上方有一个空间,由厚木板隔成,里面可以躲藏士兵,为了保护其不被伤害,让他们保持体力,可以很快攀爬云梯,上了城墙和敌人交战能多坚持会,守住云梯让同袍攀爬上来,从而达到夺下城墙的目的。

    云梯到达城墙下,仓内的士兵立马出来,将云梯架起,让云梯顶部的勾子勾住城墙,勾子是铁制的,敌人一时半会也破坏不了。还有一种就是将云梯靠在墙上,下方固定在兵车上,敌人更本就推不动,更别说推倒。

    云梯搭建好,秦国将士望着城墙上的守军,双眼发光,对他们而言那是‘闪闪发光’的军功。

    将士们一个接着一个的顺着云梯朝上爬去,二十架云梯有三架被毁,十七架成功勾住或者搭建好,上面都爬满了人。

    能看到许多人都是背朝地的坠着向上爬,这样做能减少自己被敌人的滚木和落石头砸中的几率。可见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之人,已经摸索出了一套保命之法,当然这也只是大几率的保护好自己,并不是说一定安全,也能看到有一些被城墙上倒下的滚油和落石烫伤,砸中掉落摔死。

    云梯上的小队全军覆没,后面的小队又再一次接上,不畏生死的向上爬去,一个掉落,下面又是一个接着上,他们只有一个目的,攻上城墙。

    有一云梯上的将士攻上了矮墙,可是却被赵军三人合力给杀死,摔落下来。

    如此的周而复始,不知何时有一位猛士攻上城墙,稳住阵脚,后面的将士相继踏上了城墙,加入了厮杀。

    这位猛士是一位百夫长,人如其名,叫赵猛,是位猛人,他带头攻上城墙的记录不下十次,每次攻城,刀剑无眼,更别说独自攻上城墙所要面对的是十几名赵军的围杀,可见其人多么的不凡。

    由于赵猛带人攻上城墙,其余之处赵军见状,急忙来援,从而使那处的防守薄弱,又有人趁机攻上城墙,战争的天平开始朝着秦军这边倾斜。

    城楼上的守将见状,带着救援队赶来,赵猛见状迎了上去。

    赵猛身材魁梧,十分强壮,一身黑甲更是让其霸气凌然,无数赵军见了,先在心底里畏惧三分,交手时难免会畏手畏脚,从而被赵猛斩杀。

    他之所以能有如此的功劳战绩就是他会几招杀人和防身的招式。

    一名守将竟然还不敌一位百夫长,一个交手,敌人守将就被赵猛震退,赵猛见状咧嘴一笑,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敌军守将却是背脊发寒,他见赵猛那嗜血的笑容,想也不想,转身就跑,竟然被赵猛残忍的笑容吓破了胆,哪里还敢停留。

    其人本就是此城中的贵族子弟,能有勇气上战场,见到这种残肢断骸的场景还有勇气领军救援,就能看出赵国的尚武之风是何等的让人惊叹。

    赵猛将长矛一掷,直接从守军将领后背刺穿,摔倒在地,已死。

    秦军士气高涨,赵军士气低落。

    赵猛上前一步,赵军将士握着武器后一步。赵猛就这样没有任何武器,将其逼退十步外,敌军胆气已丧。

    赵猛将守军将领的人头割下,提在手中,其身上的血迹和脸上的鲜血,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如同魔神,面目狰狞,让人畏惧。

    “守将已诛,降者免死。”

    一声大喝,响彻云霄。

    秦军听了,面露喜色,大声叫喊起来:“守将已诛,降者免死。”

    “守将已诛,降者免死。”

    赵国军卒再无抵抗之心,纷纷放下武器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