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匡扶唐史 >第39章 僻野山村来恶客(1)
    孙思邈兴致很高,又向李泉传授了一些诊脉和针灸的基本医理。中医脉络所谓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李泉原来也跟着爷爷了解过一些,只是对于脉络、气穴知之甚少,也感应不到从脉门反映出各个脉络和气穴的通达情况,经过孙思邈的点拨,李泉只觉茅塞顿开。尤其尝试着把气息贯在银针之上,于手少阳三焦经上各个气穴流转一遍后,另有一番收益。

    不知不觉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李泉这才陪孙思邈回家休息,两人走在路上,李泉蓦然发现,自己在夜色之中视物竟然清晰了很多,他欣喜地向孙思邈说起这个状况。孙思邈笑道:“古书记载三千年一返骨洗髓,二千年一剥皮伐毛,真正达到那个境界,自然可以却食吞气,目生青光,能见幽隐之物。汉时的东方朔曾经自称达到了伐毛洗髓的境界,他号称已三洗髓五伐毛。为师自诩没有达到东方先生描绘的那种境界,但是耳聪目明远甚于旁人,但是为师在初习引导术,哦,寻龙诀之时还不曾如此。泉儿你天赋异常,过耳铭心,过目成诵,此刻你目力和耳力已经有了明显提升,今后的成就必会远超为师。但你要切记,一是不可燥进,其余经脉没有圆润成熟之前,不要冲击任督二脉;二是此法是助你为国尽忠、为民效力、为家尽孝,不可恃此为祸,如若你走上歧途,那就伤透为师之心了。

    李泉点头称是,一一记下,孙思邈相信自己这双识人之眼,只是太过喜欢李泉,竟然也变得有点婆婆妈妈起来。

    回到李泉家的院子,高氏和田婷都在等候,孙思邈对高氏表示,晚上不回镇上药铺,要和李泉抵足而眠。虽然感到自家的农舍招待孙思邈住下有些怠慢,但是高氏更为孙思邈对李泉的亲近而高兴。

    用过晚饭,孙思邈又在油灯下看了李泉抄写的《孝经》、《礼经》等书卷,对李泉的小楷赞不绝口。翻看了一会,孙思邈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兴致突然转低,李泉在旁边伺候,看到师尊面色不愉,连忙询问缘由。原来孙思邈想到自己的《千金方》基本撰写完毕,可是如何流传天下却是费神,官府专门有从事抄写书卷的书吏,自己的医书却如何誊抄。孙思邈倒不是想着给自己树碑立传,他的《千金方》除了医学理论之外,有很多实践药方,以及很多疑难病症的专项治疗方案,如肿痈、伤寒、消渴等,对于临床有很强的的指导作用,堪称是一部医学的百科全书。这部著作如果能够推广,会使很多医术一般的医生也足以应对诸多病症,就如同天下多了无数的“神医”,老百姓看病自然就方便了许多。

    李泉明白师尊的这个想法,这也是妙手仁心的孙思邈被尊为“药王”的主要原因。他一开始也陪着发了一会会小愁,转念一想,心下释然,谁说只能手抄,我们可以早个几十年推出雕版印刷啊,这个技术到底是在隋朝出现还是在唐朝出现,又不会影响历史进程。

    李泉心下有底,对孙思邈嘻嘻一笑:“师父,您放心,只要您的大作撰写完成,弟子自然能给您抄出千百份,让它流传天下,让老百姓都能受益。”

    哦?孙思邈先是一愣,很快就笑了,拍拍李泉的手:“你虽然手快,可是又能抄录几份?再说,做一个日复一日埋首案卷的书吏,也不是徒儿该做的事情,到时候再说吧。”

    少年老成的李泉童心泛起,难得一见的拉住孙思邈的手撒起娇来:“弟子不管,如果我要是能做到,师父可要好好奖赏弟子。”孙思邈哈哈大笑:“好好好,如果泉儿真能做到,我自然有求必应。”

    两个人说说笑笑之间,夜色已深,李泉正要请孙思邈安歇,却见孙思邈站起身来,拉着他又要出门。

    李泉有些不解,孙思邈拉起他走出门又往尧山走去,孙思邈边走边说,讲了一件事情的始末缘由,让李泉感到非常兴奋,也消解了李泉心中一个隐隐的疑问。

    原来,孙思邈精于制药炼丹,配置了一些特效的丸药。他的身体状况一直很健康,尽管须发花白,但面色宛如童子,固然是导气术修炼得道,但也跟炼丹、服药有关。以药物增补气血,提升身体机能,也是世家培养子弟的重要手段,所谓的穷文富武,并不只是说练武要在马匹、器械、拜师、访友等方面花钱,丹药的耗费也是其中一个巨大的开支。

    孙思邈几年前遍阅古籍,得到一个可以强化气血的炼丹方子,只要不是外伤导致的难以活命,其他譬如血脉枯竭、器官衰败之人在危难之时服下,均可以激发潜能,吊命七日。这对于普通人虽然重要,毕竟多活一刻也是好的,但是对于那些王侯将相、豪商巨贾更有价值,七日可以完成很多事情,最起码能把身后事安排的妥妥当当。

    这个方子所需的药材中,其他倒还不难,但是有一味名叫“尧光”的草药,始终没有配齐,据说只产在赵郡的尧山,五年才能一熟。所以他才让自己的同样醉心与医术的弟弟来赵郡开设药铺,既是为百姓坐堂行医,也方便在尧山寻找这味药材。苍天不负有心人,在去年,弟弟孙思飘带回讯息,在尧山柏乡县境内的一片山崖上,发现了尧光草,大概已经有四年的生长期。孙思邈此次来赵郡,既是为了与河北大儒刘炫相聚,也是为了来采尧光草。

    李泉在知道孙掌柜是孙思邈的弟弟之初,就有过些许不解,孙家本在陕西,怎么会来到河北的一个无名小镇上开设药铺,只是当时杂事纷纭,没有往深处想罢了。

    两人脚步轻快,不一时便来到尧山深处,孙思邈屈指按照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的八卦计算方位,领着李泉兜兜转转来到一片山崖之前。李泉抬头望去,这正是尧山最险峻的“舍忘峰”,山峰虽然只有十几丈高,但是在缓坡的背面,山崖峭壁如同刀砍斧剁,几乎没有落脚之地,光溜溜的峭壁上只是在缝隙中稀疏生长着一些灌木。

    孙思邈用手指向崖顶,对李泉说道:“泉儿你看,离山顶三丈左右的那株灌木丛里,有几株草药,白天吸收日光之后,此时会有微光泛出,此药需要连根拔出方能有效,待为师采下来再与你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