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匡扶唐史 >第34章 说破身世痛煞人(1)
    听着孙思邈的话,李泉尽量让自己保持平静,还好,后世的沧桑经历虽然没有养成他“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超级厚黑能力,但是内心波澜壮阔,表面静水无波还是能做到。

    不会吧,这也能看出来?是自己表现的太妖孽了?李泉正琢磨如何圆转这个话题,就听有人说话:“道长真是神人神算!”原来是母亲高氏从门外走了进来。

    孙思邈站起身来稽首道:“十几年不见,李夫人神采清减了很多,想必操劳了不少。”

    自从李泉来到这个时代,还是第一次听人叫高氏为“李夫人”,其他人都是以高氏夫人的娘家姓氏称呼,看来也是母亲有意弱化自己父亲的影响。

    高氏眼圈泛红,感慨道:“世事无常罢了,李夫人三个字再也休提,也以免连累道长。”孙思邈点头称是,然后又摇头:“李夫人此言虽然有理,不过时过境迁,曾经的事已经淡化了,李夫人不必担忧。再说当今圣人再没有任何敕令,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高氏点头称是,两个人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反而是高氏让李泉给孙思邈行叩拜大礼。李泉虽然不明就里,但也按照娘亲的吩咐磕了一个响头。孙思邈呵呵大笑,受的心安理得。

    高氏这才对李泉说出原委:原来,当初李泉出生之时也是难产,当然没有前几天在柏乡县街头救下的那位孕妇已经危急到了假死的程度,但是如果没有孙思邈出手,母子二人都难幸免。

    孙思邈神色转为哀伤:“如果贫道在贵府多住几天,也许还能救下李公子。”高氏安慰道:“这都是时也命也,即便道长在,也改变不了什么,也许还连累您。”孙思邈也不再坚持,无言的叹了口气。

    还是高氏把话题拉回正轨,把李泉说过的,溺水之后得遇祖先护佑那套嗑跟孙思邈唠了一遍,着重强调应该是李泉的外祖父有灵验。

    孙思邈仔细打量了一番站在高氏身边的李泉,连连点头:“难怪我总是觉得小郎君面熟,经夫人一说,不但是王爷护佑,这相貌虽然有贤伉俪的影子,却像王爷更多一些。”

    李泉听得一头雾水,自己的父亲被尊称一声公子也就罢了,怎么又有一位王爷外祖父?

    高氏见李泉一脸蒙圈,正色对孙思邈说道:“原来我担心泉儿幼小,时局也并不稳,所以不曾对他明言,今日道长仙趾驾临,要请道长做个见证,将家世讲说一番。”孙思邈点头,连说倍感荣幸,愿意效劳。

    高氏在一个木箱的夹层里,找出两幅画像,悬挂在堂屋北墙上,焚上了一炉香。又喊了田婷进来,和李泉一起在跪在画像之前,行完参拜祖先牌位的大礼,高氏这才对着两人分说了李泉的身世。

    原来高氏出身北齐皇族高氏,她的曾祖父,乃是北齐真正的创立者,北魏的大丞相高欢。

    高欢在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十月,立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从洛阳迁都邺城,建立东魏,原孝武帝西走关中长安,是为西魏。

    高欢病逝之后,其子高澄继任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坐镇晋阳。高澄英明神武,对内励精图治,对外收复河南等地,势压江南的梁朝,威迫宇文氏篡夺西魏之后建立的北周,一时之间声威大振。可惜在受东魏禅让的前夜被家奴厨师兰京暗杀,逝世于武定七年(549年)。

    高澄的儿女中,最著名的是第四子高肃,字长恭,性格温良,心智坚毅,文采斐然,武功卓绝,难得是容貌更是俊美无匹,以至于冲锋陷阵之时,需要带上面具以增威势。他北迎突厥,西拒北周,战功赫赫,从无一败,积累军功封爵兰陵王,历任尚书令、录尚书事、大司马、太保、太尉等。军士上下皆服,作歌赞颂,就是著名的《兰陵王入阵曲》。

    高长恭的亲叔父高洋受父兄的萌荫,受禅建立北齐,追赠父亲高欢为神武皇帝,庙号高祖。追谥兄长高澄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

    高洋死后,其长子高殷即位,登基六年后,高殷被自己的六叔高演废掉,并在次年被杀,史称齐废帝。

    北齐孝昭帝高演乃是高欢六子,高长恭的六叔,他自忖自己的儿子难以服众,临死前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九弟武成帝高湛。

    武成帝高湛贪恋酒色,在565年传位于太子高纬,自称太上皇,最后也因为酒色过度而死。

    这位高纬,是北齐的最后一位皇帝,史称北齐后主。他比高长恭小十五岁,非常忌惮这位功高盖世文武全才的堂兄。在有一次兄弟们的闲谈中聊到兰陵王以少胜多率五百铁骑冲阵的“邙山之战”,高纬假惺惺的劝告高长恭不要再像以前那样一马当先冲进敌阵,要注意安全,免得出现意外,大家都很关心你(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高长恭情深意切的对自己的这位堂弟皇帝说都是为自己家做事,不知不觉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家事亲切,不觉遂然)。结果这句话引起了高纬的猜忌,认为高长恭太不拿自己当外人,既然能“以国为家”,恐怕哪一天在“化家为国”,于是就在武平四年五月(公元573年)赐毒酒给高长恭,兰陵王悲愤莫名,伤心之下并不分辨,服毒而死。

    高长恭的妻子是名门之后,荥阳郑氏,经学家郑玄的后人,深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道理,于是就连夜吩咐两名忠心的家仆,各自带着最小的一子一女分头逃出府去,浪迹天涯。其中的女儿一岁多点,刚刚蹒跚学步。这就是李泉的母亲高氏。

    果然,就在兰陵王高长恭服毒自尽的第二天,后主高纬下旨查抄了兰陵王府,郑氏不愿受辱,横剑自刎,其余在府的子女,全部流放。满朝文武还在庆幸兰陵王不至绝后之时,没想到狠毒的高纬在流放的途中布下兵马,冒充盗贼,杀死了高长恭所有的子女。

    查抄府邸之时,高纬已经得知高长恭有一子一女在逃,于是他一边暗下海捕文书,缉拿二人,一边假装后悔莫及,追封高长恭为追赠太尉,谥号武。

    就在兰陵王高长恭被杀,北齐自毁长城,加上政治腐败,军力衰落,4年后,北齐就被北周所灭,太上皇的高纬和太子高恒在逃亡途中被生擒。北周这才统一了北方,后来又被杨坚篡朝,建立大隋。